《不平等的童年》——遊戲已經開始
這是個人讀書感悟。
《不平等的童年》這本書是在我閱讀《生活的暗面》時所特意尋找且偶然碰到的一本書,當時是在看《生活的暗面》這本書作者的相關書籍的時候,發現北大出版社將這幾本書歸在一個書系類——培文書系。私以為讀書最好是相關的書都一起讀一讀,沉浸在同一語境下,這樣效果會好上一些。
你我皆受制其中
這不是一個關於他人生活的遊戲,這是關於你我的遊戲,規則早已暗中制定好,所有人都在這個規則下。這個生活的遊戲得從童年開始說起,不少的社會學家早已著手關注個人童年的表現,並與未來掛勾,這並非個例。
不同家庭中的孩童日常生活安排看起來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只是在臨近或者相近階層(此處階層並無政治含義,僅指經濟生活水平,社會地位相關)接觸的話,是很難看到於其他階層的生活差異的,這些暫且不表。孩童時候,家長和孩子之間討論問題是中產階級撫養孩子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以一種協作方式在培養孩子長大還是以自然放養式的方式來撫養孩子。
這兩種方式的區別在哪裡呢?
採用協作方式的家長會通過確保他們的孩子擁有更多活動的體驗經歷(一般是通過有組織的業餘愛好活動而實現的協作培養),並在這些經歷中學會與其他相處並以相對等的身份和成年人講話。
採用自然放養的家長與上面截然相反,他們並不太注重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想、觀點和思想(這點看起來似乎尤其重要,在個人崇拜的西方和集體主義的東方確有不同),他們認為孩子和成年人之間有著清晰的分界線,他們認為孩子就是孩子,在長大之前就單純是一個孩子而已,於是他們傾向於下達指令,告訴自己的孩子應該做什麼,而不是給出理由來說服他們其做事情。這個方式在我看來是一種經驗性習得方式,傾向於從外部獲得信息來判斷,而不是自己獨立的在現有的條件下做出決斷,當然也可以說是父母處於對孩子的保護,畢竟有很多危險需要有人告知我們才知道,尤其是關乎生命的我們不可能去試錯。但是對於很多東西的探索,這種非獨立思考性或者協商的方式是不利於成長和獨自面對問題的。
戲劇性的是學校這樣的社會中心機構又是採取協作性培養的策略的,這就導致了與自然放養似家庭的不同步,學校的活動大部分都是有組織的安排的,他不由得你自行自由的去進行某些活動,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會更加的頻繁,這裡暫不討論家庭條件與學習成績的關係(這可能關於智力、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天賦等)。放養式的方式會讓你看起來擁有更多的自由,和更像孩子般的童年,但是對於以後進入到工薪世界來說,協作培養更像是一種提前練習,這是非常寶貴的一種技能。
到了這裡,似乎還是沒有說清楚協作方式的培養到底是什麼?
一些工作對象為兒童的專業人士,會有一些適用於兒童的共同的原則標準,這些原則標準包括與孩子交談的重要性,發展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在他們求學的過程中發揮積極主動的作用。與此相似,家庭教育的指導方針所強調的主要是同孩子講道理的重要性,以及教他們要通過協商而不是武力來解決問題。
這裡想問一下,當你的思維模式傾向於問題上升到武力解決的話,你的行為趨向會是什麼?如果你的解決問題的最終端的值是——武力,那麼在很多能激發情緒的場合下,恐怕事態會迅速失控。自古都在講,以德服人,重點並不是服,而是德。是德而不是武,已經表明了行為傾向。換句話說,動不動就用拳頭說話,社會怎麼穩定呢?孩童是社會化的孩童,最終都是走向社會,成為社會的一員,而與他人共存。
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說,社會自有遊戲規則,武力是這個社會的暗規則,它確實存在,也確實在發揮著作用,但在明社會來說,熟悉明社會的規則並且好好的利用它,完全是值得提倡的。很多時候發生的社會摩擦,只是個人的行為傾向問題。協商方式並非是一種示弱的方式,武力只是一種看起來「孩兒義氣」式的勝利,這也正符合了大部分這類人的成長方式,但是法律卻賦予了非暴力的一方更多的傾斜,更多的只是我們知之甚少。
有點啰嗦~
那些遵從專業人士提出的標準並參與到協作培養中的中產階級家長都會有意設法去激勵孩子的發展,培養孩子的認知技能和社交技巧。而相對貧困一點的階級來說,則要不斷地掙扎在承擔孩子的衣食住行及其他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上,對於活動資源方面的傾斜,不會也很難去意識到。這裡並非要給這兩種環境的孩子成長分出一個高下,因為生活不是工廠,人的境遇也是各不相同的。相比那些直接在起點就高出其他人一大截,或者在經濟上被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擁有大量試錯和探索成本)來說,協作培養會讓孩子獲得更多的軟技能(文中談到像某A和B在他們還是小孩的時候,就學會了和成年人握手並在互動匯總注視著成年人的眼睛,在有關工作的面試中,調研人員們發現,求職者只有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來給僱主留下好印象,因此調研人員強調眼神對視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這裡大家可能會疑問,這不是常識嗎?這還需要有人教?
恰好,有些家庭就不教。像C君這樣的貧困家庭中,他們所居住的地方附近,這種直視並且過久的注視別人的眼睛可能是很危險的。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種必要的生存技能(至少在家附近來說),然而,C君去求職就沒有了A和B君的這一優勢了。躲閃的眼神很可能會引起面試官的反感。
說到前面強調的表達感想、觀點和思想,重要嗎?有人喜歡整齊劃一的舞蹈,有人喜歡個性十足的solo,小環境內的個人崇拜,並不影響大環境的集體主義事實,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講什麼,都要講這個東西所處於的環境,這個環境下所推崇的東西。從80年代改革開放走到實現現代化,我們所處的社會處在轉型期,能看到個人相對於集體的衝破,也能看到更多的個人的集體式的相同表象。每個人都想表現不同,但他們各自又太相同。
不知所云~
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感想、觀點和思想難道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信息的傳遞,準確的傳遞帶來良好的互動。無論是語言信息還是非語言的肢體或者服飾、衣著信息,這些都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雖然總是有會外向和內向一點的孩子,這個二分法的結果在哪個群體都是會廣泛存在的,但是,中產階級的孩子都會或者說傾向於做的事情,就是轉化互動並使其對他們有利。與他人良性互動並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很多時候能節約大量的隱形成本和顯形成本。(懶得舉例了)中產階級的孩子在(社會的)遊戲規則中得到了各種訓練,而這些規則都是支配與公共機構的各種代表形式進行交流互動的重要法則,然而,這些孩子對其他很多重要的社會技巧都熟悉,比如說在長長的周末和暑假安排自己的業餘時間,在沒有成年人陪同的情況下發表長篇大論,或是一種服從的,不過分炫耀的方式(炫耀是一種很常見也是很令人討厭的的談話流露)和成年人相處。此外,還學會了如何讓各種規章制度有利於他們並為他們服務。
相比之下工人和貧困階級(再次強調只是按生活水平的區分,無政治意義)的孩子在各種公共機構的場合下與他人互動時則表現出了一種逐漸形成的局促感,他們很少有可能去改變同他人的互動來為自己所用。
這裡談到的局促感也並非是絕對的,知識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因為人是有學習力的,後天的培養是能夠彌補這方面的能力的,但是個人樣本相對於群體樣本來說,顯得微不足道。這裡只是表明了一個大趨勢。
實際上,與承認社會地位的力量相比,美國人能更輕鬆的承認個人的積極主動性。研究表明(不用去看專業研究,看一眼美國電影就知道個人英雄主義有多麼的泛濫),美國人大都相信他們的成就來自於他們個人的努力,只有少於五分之一的人看到「種族、性別、宗教信仰或者階級地位」對「在生活中獲得成功是極其重要的」。難道你會信馬雲、劉強東、馬化騰是白手起家?(我信你個鬼??)然而這種強調個人的美國式的意識形態,卻依然大行其道,人們似乎更願意去相信奇蹟而不是普遍的現實,他們覺得自己也可能成為奇蹟的一部分。
然而奇蹟並非偶然之奇蹟,而乃必然之奇蹟。
回到這個已經開始的遊戲,很多非常寶貴的資源都不是在全社會範圍內均勻的分配的,當然,大家父母的財富肯定不對等,我們生活在一個資源分布極其不均的社會,這個觀點並非是要激起什麼東西,而是在這樣一種因不同家庭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而具有不同特徵的傾向的背景下,看到社會地位的確對塑造家庭生活的日常節奏有著強大的影響力。覺察差異要比反對差異來的重要,因為在受制的規則下,人依然是強大且可塑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