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長期生活在一個情感綁架很嚴重的家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該怎樣擺脫這種現狀?

從小到大在家裡聽的最多就是"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都是為你好,為你以後能過上好日子,我們不離婚都是怕對你有影響,你找不到好工作都怪我跟你爸沒本事",這就是我媽對我們說的最多的話,沒有鼓勵,每天都是抱怨,都是負能量。 先介紹一下我家情況吧,在一個小縣城,雖然父母都是農民,不過通過他們的努力,生活過得還算不錯,能在前百分之二十。我還有一個哥哥,讀書挺厲害的,考上南開,我就在省內讀了一個一本的學校!但我媽就永遠不滿足,沒鼓勵過我們兩個,一般都會說你看誰家孩子多厲害,考得好,工作找得好,但她就沒想過農村有多少能像我跟我哥這樣的!小時候家裡邊困難,她每天都跟我爸抱怨,說我爸不努力,這些話從小就像提前錄好的錄影帶,每天都會播放,99年的時候通過他們努力在小村子裡邊第二家建了洋房。一晃15年過去了,家裡邊有過得有聲有色,她開始找其他話題說了,每次回家都聽她說,現在他們苦一點,以後我跟我哥有房子,能很公平地給我們兩個,不過說實話,我一點都不想要這些東西。感覺就像她活了這麼多年都是為我們,每次她說什麼要讓我做,我不同意,馬上眼淚就在眼睛裡打轉,各種抱怨就來了,感覺我就應該完全聽她的,因為我的一切都是她給的! 補充一點我跟我哥性格吧,我外表看著挺開朗的,但內心超級沒有安全感,沒自信,本該這樣的家庭是很多人羨慕的(從物質方面說) ,我哥那就更嚴重了,他長得挺好看的,而且又有學歷,工作能力又強,但就是自卑,就覺得自己不如其他人,沒有自信! 現在好想擺脫這種困境,求各位大神給點意見!


1. 你媽媽是性格問題, 比較強勢,喜歡控制。猜一下,你們的爸爸很可能是個老實容易吃虧的人。沒有你們這個強勢的媽,你們的生活很可能改善不到這一步。而如果你們的爸是個性格很強的人, 你媽也許不會有這麼多抱怨。這些都是改變不了的, 也不要去試圖改變父母; 就如你媽媽也不能老是要控制你們的性格一樣。你們需要離她遠一點, 讓她控制不到你們,最好去別的城市, 或者出國。

2. 追究一下你和你哥哥自卑的原因。你們在家的時候也許還能埋怨父母壓制了性格,在外這麼些年了還這樣就比較奇怪了。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可能是, 你父母太能幹了, 農村人能把物質生活搞得這麼好, 兒女雙雙讀重點大學, 是非常能幹的人。尤其是你媽媽,可能是你家的主心骨,對你們的教育有直接的影響。能幹專制而不懂教育的父母, 會有一個副作用, 就是兒女依賴慣了,會變得很不能幹,而且自主性很差。我說的這個「不能幹」,不是指你們不會讀書, 你們可能很會讀書, 專業很好, 因為這正是你們的媽所不能幹的地方, 但是在闖蕩社會,吃苦耐勞, 冒險方面,你們因為父母做得太好, 這方面的能力被忽略了。人的自主性差, 人際交往方面如果又不太擅長,人就會變得很自卑。

你現在已經到了自由的邊緣了。趕快經濟獨立, 離開家,和父母的聯繫一個星期不要超過一次。然後要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在外闖蕩的時候有意識地磨練自己的,不要老是躺在「都是我父母害我這麼自卑」的想法里吃老本。人在30歲以前的性格受父母影響很大, 30歲以後則主要受自己的經歷影響, 不要過了30還在埋怨父母的毛病,父母毛病再大, 也是父母的毛病,不是你的毛病。


趕緊經濟獨立,搬出家裡,去外地工作


如果你在一段感情中,不斷感受到對方的威脅和施壓,被迫答應對方的要求,多半會感覺很糟糕。這就是《情感勒索》所探討的問題。《情感勒索》是繼《少有人走的路》之後,又一部暢銷20年的心理學經典書籍。

相對於學院派的心理學書籍,《情感勒索》屬於大眾心理學讀物,對親子、伴侶、朋友等親密關係下發生的情感勒索,提供一些指導。

作者蘇珊·福沃德是位從業超過45年的心理醫生,先後出版過多本書籍。她的書都以提供解決方案為主,這大概也是書籍暢銷的原因之一。同樣頗受大眾喜愛,暢銷20年的《少有人走的路》也是出自一位心理醫生之手。

從心理醫生的角度來看,他們可以接觸到大量的心理案例,這是大眾無從了解的。人們在面對自己的問題時缺乏參考,常常陷入無盡的痛苦與自我懷疑。心理醫生將接觸到的典型案例,梳理總結後呈現在大眾的面前,或許可以幫助人們減輕焦慮、尋找出口。

「情感勒索」一詞是由蘇珊定義的,她認為情感勒索是由雙方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整本書也由此展開。

1

好的書籍總是深入淺出,讓讀者輕鬆理解書籍的內容。《情感勒索》有一個條例清晰、邏輯分明的目錄。在目錄中我們就能看到,全書通過What、Why、How三個問題,將書籍的內容串聯起來:什麼是情感勒索?為什麼勒索者會有這樣的舉動?受害者應該如何應對?

對於第一個問題,給出定義其實不難,難的是如何讓讀者了解情感勒索的邊界。書中用一個簡單的案例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兩對夫婦,丈夫出軌,面對婚外情,妻子做出了不同的反應。史蒂芬用懲罰和控制來對待丈夫。米歇爾則向傑克表示,她不會再重提出軌一事作為要挾,但傑克需要保證永不再犯,並且雙方一起接受婚姻諮詢。她沒辦法一直忍受猜疑與不安全感,如果傑克無法做出承諾,婚姻就到此為止。

在事件中,史蒂芬的行為屬於情感勒索。米歇爾的這種情況則不屬於情感勒索。我們看到不同的處理方式有可能促進關係修復,也有可能進一步破壞關係。

2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差異,情感勒索中雙方的都是怎樣想的?蘇珊從旁觀者的角度,帶我們進入不同的角色,了解他們在情感勒索時的心理活動。

情感勒索者常常會把自己看成是受害人,並把這種「傷害」無限放大。他們愛發脾氣、懲罰別人,實際上內心卻充滿了恐懼。他們也不會為自己的行為產生罪惡感,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在幫助別人。

另一方面,情感勒索的受害者,常常過於有責任心。當面對情感勒索者的施壓時,會覺得如果不答應別人的要求就有罪惡感,或是不讓步就會損害雙方的關係。

生活中典型的一類人,因為有求必應被稱為「爛好人」。這樣的「好人」屬性,讓他們習慣性做出讓步,從而培養了情感勒索者。但其他人也會有難以開口拒絕別人的時候,尤其是面對關係越親近的人。書中列出了勒索者與受害者的心理特徵和行為表現,對照這些特徵我們可以進行評估或是對號入座。

了解勒索者的心理活動,就別指望勒索者良心發現停止施暴了。想要終結情感勒索,只能靠受害者改變行動。

3

於是蘇珊針對受害者的特質,制定了SOS解決方案。蘇珊不但給出解決方案,還提前做了售後服務。通過案例給出了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讓大家通過案例了解具體應該怎麼做。

SOS方案有三個步驟:停下來、冷靜觀察、制定策略。但對於受害者來說,第一步「停下來」可能都有些困難。當情感勒索者提出要求時,我們可以說:「我現在還不能做決定,需要時間想一想。」但接下來勒索者就會變得很焦急,繼續施壓。如果受害者頂不住壓力,就很可能妥協。

在情緒中、事情發生的環境下,人們常常會說不清楚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所以在完成第一步之後冷靜下來,回顧對方的要求、自己的反應、內心的感受。自己感到害怕還是挫折,氣憤還是焦慮,對方做出什麼行為時,是自己無法忍受的。

冷靜觀察做出決定後,就是制定策略。這一步蘇珊花了最多的筆墨,給出了四個策略:非防禦性溝通、化敵為友、條件交換、運用幽默。當然每個部分也都配備了案例。

有意思的是,書中同一個案例被拆分開來,分散在各個章節,隨著書籍的脈絡讀下去讀者會看到案例的完整呈現,就像在看一部連載小說。當然,這是蘇珊刻意為之,讓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而方便讀者理解。

回顧這簡簡單單的三個步驟,發現每個步驟實施起來都不容易,受害者內心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與痛苦。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勇於嘗試。反覆地練習也可以幫我們提高成功率。

《情感勒索》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提出了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案,還體現出了一種積極解決問題的樂觀精神。我們可以與書中所有歷經痛苦磨難的人們一起,改善自我尋找出口。辦法總是想出來的,只要你相信它的存在。


不要說父母怎樣怎樣強勢,怎樣怎樣撒蠻,自己最後怎樣怎樣妥協,這些都是懦者給自己找的借口。

你自己有跟他們談過嗎?有表達過自己的想法嗎?有反抗過嗎?

我以前和你們兄弟可能差不多,父母說什麼就得聽,和我的想法相反,大多數我會跟他們談判幾句,最後自己完敗、妥協,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後來我壓抑痛苦完全茫然,在要瘋到自殺的時候選擇抵抗,就是死也要達到自給目標的那種,過程當然很不容易,親戚們認為我不聽話,父母認為我不孝順傷透了他們的心,所有人認為我叛逆認為我無藥可救。

但是我成功了,因為父母是愛孩子的,你到那種頻臨崩潰地步的時候,父母基於愛你,都會在行為上妥協的,當然思想肯定不會

後來的種種事件證明我的堅持是對的。這個世界沒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包括父母。

再後來到現在,我的選擇幾乎父母都尊重,我的話他們一般都會認真聽,我覺得我的思想獨立了。

上面這一段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沒有共鳴,甚至有點逼迫的味道。

但我覺得這就是我自己努力的結果,父母這大半輩子都是那樣過來的,想法做法語言表達都已經根深蒂固。

你能做的,就是表達自己,讓他們知道,你是什麼想法,你是什麼人,他們的養育我們理應感恩,但我們的思想是來之不易的,是不能被左右的。

話又沒說清楚,就醬~


很簡單,去另一個城市工作和生活,不和這些家人生活在一起。

你的感情有了新的重心以後,自然就不會再被原來的人、原來的事「綁架」了。

你是自由的。一個大活人,誰能感情綁架你?只有你自己。

自己邁不動腿,離不開人,無法獨立於別人,說到底,是你自己的無能綁架了你

明白了這一點,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情感綁架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對人的傷害非常大。其實,從長遠看,不僅被勒索者是受害者,勒索者也將會一敗塗地,所以情感勒索是一種雙輸的結局。關於情感勒索這個話題,美國心理學界蘇珊.福沃德寫過一本非常好的書,叫《情感勒索》。書中詳細介紹了情感勒索的來龍去脈,而且還提供了很實用的應對情感勒索的方法,非常棒,強烈推薦!

——分界線——

情感勒索: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文/諸神的恩寵

前幾年,電視劇《歡樂頌》風靡全國。其中,樊勝美一角成為該劇最大的看點。樊勝美有學歷有樣貌,還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按說她應該春風得意才對。然而,命運偏偏狠狠地捉弄了她。樊勝美的原生家庭極其糟糕,父母重男輕女,哥哥不學無術,全家人都把樊勝美當成了提款機。而一旦樊勝美有絲毫抱怨,就會被扣上不孝子的大帽子。樊勝美的遭遇引發了很多觀眾的共鳴,很多人都表示,在生活里,他們也遇到過像樊勝美父母這樣的人。通常,我們會把這種人叫吸血鬼。

其實,這種吸血鬼不光中國有,外國也有。美國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經過45年的研究發現,在人際互動中,人與人關係越近,越容易發生情感矛盾,而這種情感矛盾又大多伴隨著威逼要挾的成分。蘇珊給這種現象起了個新名字叫「情感勒索」。後來,蘇珊和另一位心理學家唐娜?弗雷澤合著了《情感勒索》這本書。《情感勒索》一經出版,就成為了全球暢銷書。20年來,這本書幫無數人脫離了情感苦海,並引領他們走向了新生活。

01情感勒索的本質是對他人的控制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能聽到這樣的話語:「你真是個白眼狼,我算是白養你了」、「你敢離婚,我就死給你看」、「你看你把我氣成什麼樣子了」等。說這些話的人,可能是父母長輩、丈夫妻子或者是上司同事。這些話語雖然各不相同,但背後的邏輯卻出奇的一致。什麼邏輯呢?那就是,「你竟然敢不聽我的,這還了得!」這些說法都是典型的情感勒索語言。

在接觸了大量心理治療案例後,蘇珊發現,情感勒索往往發生在熟人之間。因為熟人對我們的弱點一清二楚,所以當他們想要利用我們達成某個目的時,就很容易拿這些心理弱點來要挾我們,以逼迫我們就範。說白了,情感勒索的本質就是熟人對我們的控制。

大體來說,情感勒索者分為四種,第一種是施暴者,這種人性格暴戾,會毫無顧忌地對我們進行各種威脅;第二種是自虐者,這種人有一定程度的被害妄想症,習慣於把過錯推在別人身上,自己卻像長不大的小孩;第三種是悲情者,這種人很擅長演苦情戲,總是將自己扮成無辜者的樣子,然後用隱晦的語言暗示我們,請照著他的意思辦;第四種是引誘者,引誘者像馬戲團的馴獸師,他會拿出各種誘惑物,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並不斷告訴我們,要想得到誘惑物就得乖乖聽他的。

無論是哪一種情感勒索者,他們身上都存在一些共性。這些共性包括:一懼怕失敗。情感勒索者無法接受挫折,哪怕是一丁點兒挫折,也會讓他們徹底崩潰;二缺乏安全感。情感勒索者表面強勢,內心卻極其脆弱,他們非常害怕被他人拋棄;三喜歡吹毛求疵。情感勒索者特別喜歡給人挑刺,尤其愛小題大做,他們通過拚命打壓他人,來彰顯自身的存在感。正是由於這些共性,才使得他們變為了情感關係中的吸血鬼。

了解了情感勒索者的類型和人格特質後,那麼,要怎樣判斷一種行為是不是情感勒索呢?說到這裡,蘇珊分享了一個訣竅,那就是看這種行為里,有沒有脅迫的成分。如果有,那就是情感勒索。反之,則不是。

剛才說過,情感勒索的本質是控制。為了控制我們,情感勒索者會使出四種手段,它們分別是:二分法、病態法、聯合陣線和消極比較。二分法指,情感勒索者會把自己扮成完人,然後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責我們的種種不是;病態法指,一旦我們有把柄落入情感勒索者手中,他們就會一再舊事重提,反覆在我們的傷口上撒鹽,以此來羞辱我們;聯合陣線指,情感勒索者會拉攏和我們關係親近的其他人,從而在情感上孤立我們;消極比較的意思是,情感勒索者會故意將我們與某人進行對比,以此來貶低我們。

通過這四種手段的混搭運用,情感勒索者就掌握了主動權。然而,光有四大手段還不算,情感勒索者還有一個慣用套路。這個套路包含六個步驟,依次是:要求、抵抗、施壓、威脅、屈服、重啟。下面,我們來簡單解釋一下這個套路:首先,勒索者會向被勒索者提出一個很過分的要求。在遭到被勒索者的本能抵抗後,勒索者會向被勒索者施壓,並逼迫被勒索者就範。這時,如果被勒索者比較軟弱,就很容易會向勒索者屈服。而一旦被勒索者屈服,情感勒索就完成了。最可怕的是,如果情感勒索者一次得逞,他今後就會經常對被勒索者進行情感勒索,由此形成惡性循環,這一步就叫重啟。

情感勒索猶如鈍刀割肉,它不會馬上要了我們的命,卻會把我們折磨得痛不欲生。

生活中,面對情感勒索時,很多人只是本能地覺得很不爽,卻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被情感勒索者蠶食。所以,要想徹底走出情感勒索者布下的陷阱,我們首先要能敏銳地覺察到情感勒索行為,否則,等待我們的很可能將是漫漫黑夜。

02勒索者與被勒索者的關係是雙人舞

情感勒索者固然很可恨,但蘇珊認為,從本質上說,情感勒索行為其實是一場「雙人舞」。勒索者和被勒索者之間的關係,類似於周瑜打黃蓋。也就是說,假如被勒索者不參與這場舞蹈,那麼任勒索者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實現情感勒索。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被勒索者又不傻,為什麼要參與呢?其實這是因為,被勒索者已經被勒索者強加給他們的想法洗腦了,他們已經失去了獨立判斷事物的能力。蘇珊發現,在生活里,有五類人最容易淪為被勒索者。哪五類人呢?他們是:過度渴望被外界認同的人、委曲求全的人、自卑者、聖母心和自我懷疑者。這些人身上也有一些共同點,比如他們都有很強烈的自卑感,責任心重,喜歡給自己不斷施壓,遇到壞事常常自責,有強烈的負罪感等。

被勒索者的以上人格特質,都被勒索者牢牢掌握。於是,當勒索者想要控制被勒索者時,就會利用勒索者的這些「軟肋」,不斷給他們施壓和洗腦,最終讓被勒索者徹底放棄自我,成為被他們利用的工具。

情感勒索對人最大的危害在於,它將嚴重損毀我們的自我完整性。所謂自我完整性,指一個人的人格尊嚴、價值觀、自我認同感等。有研究表明,長期遭受情感勒索的人很容易產生低自尊感,患抑鬱症的概率明顯大於普通人,更嚴重的話,還可能還會引發自殺行為。

說到這裡,蘇珊將情感勒索的危害做了進一步地剖析。首先,情感勒索會對降低我們的自尊程度。比如我們前面提過的,勒索者會利用消極比較手段,故意拿我們和他人進行比較,從而讓我們產生自卑感。這時,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地看待問題,就會不自覺地認同勒索者的觀點,覺得他們說得對。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已經掉進了勒索者精心布置的陷阱里。其次,情感勒索將剝奪我們的幸福感。被勒索者常常會產生焦躁、憤怒等負面情緒,但這些情緒又沒有合理的宣洩渠道,於是被勒索者的內心常常會感到很壓抑,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幸福感可言。最後,長期遭受情感勒索,會讓人越來越自閉,越來越自卑。如果你以為自己的妥協退讓,會換來勒索者的適可而止,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還記得情感勒索套路的第六步是什麼嗎?對了,是重啟!我們的一次次忍讓,不但不會換來勒索者的收手,反而會讓他們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由此可見,面對情感勒索時,我們除了要有敏銳的覺察力之外,還要能對自我的弱點進行深刻的剖析。當一個問題被暴露出來時,其實它已經不再是問題,而最可怕的是,明明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卻總是想方設法地去遮掩問題。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個問題將永遠都是大問題,永遠不會得到真正的解決。

03要想擺脫情感勒索,必須從改變自我做起

情感勒索是毀滅人際關係的重磅炸彈。面對情感勒索,如果不想淪為被勒索者,我們就要在認清情感勒索真相的同時,必須對自我有全面而深刻的認識。仔細想想就不難發現,情感勒索者之所以能得逞,主要是他們掌握了我們的心理弱點。洞悉了這一點,一切就變得簡單多了。在面對情感勒索時,當我們的弱點被他人揭露時,如果我們能做到不驚恐,不自卑,不在意,那麼此時,情感勒索者的那些伎倆就會統統失靈。

當然,面對情感勒索,只是防守也許還遠遠不夠,有些情感勒索者相當兇殘,當他們情感勒索套路被我們拆穿時,他們很可能會再想其他陰招來對付我們。所以說到這裡,基於45年心理治療實戰經驗,蘇珊給我們提供了一整套應對情感勒索的方案。

這個方案簡稱為SOS策略。SOS策略分三大步,分別是停下來、冷靜觀察和制定策略。

我們先來說第一步,停下來。停下里的意思是,我們不要被勒索者帶歪節奏。當遭遇情感勒索時,對方向我們提出要求時,通常會擺出一副霸道姿態,並不斷催促我們趕緊答應。其實,這是勒索者為我們設置的第一個心理陷阱。勒索者把自己擺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卻從沒有想過別人會怎麼看。別忘了情感勒索是雙人舞,當我們不再配合勒索者時,情感勒索行為就無法實現。

所以,下一次,當情感勒索者以威逼利誘的手段強迫我們做某事時,我們可以鄭重地告訴他,這件事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我們需要想一想才能做決定。如果對方逼問要想多久,我們可以說「該想多久,就想多久」。別小看這幾句話,它們可以幫我們扭轉局勢,化被動為主動。

SOS策略的第二步是,冷靜觀察。冷靜觀察主要指,我們要能從情感勒索的迷局中抽身,從旁觀者的角度梳理出整件事情的脈絡,挖掘情感勒索者的真實目的,然後就能更客觀地給出應對方案了。需要注意的是,在冷靜觀察時,我們要尤其尊重自己的真實感受,比如,我們可以試著問問自己,當對方對我們進行情感勒索時,我們內心是怎麼想的?我們當時的情緒反應是生氣、恐懼還是羞恥?

通過冷靜觀察,我們可以發現,情感勒索者所使用的一切手段,都無非是要激起我們的羞恥心和自卑感。然而,世界上的人,誰又沒有羞恥心和自卑感呢?情感勒索者的行為,恰好暴露了他自身的卑鄙。如果我們看不透這一點,就很容易一頭栽進勒索者布置的第二個陷阱里。

SOS策略的第三步是制定策略。在這個步驟里,蘇珊為我們提供了四種可行性很強的戰術。第一種戰術叫非防禦性溝通,這種策略說白了就是打哈哈。不管對方使出何種手段,我們只需牢記一點,那就是,別把他的話當真。無論他說什麼,我們都可以用一句話回應:「你說得對!」。這句話有四兩撥千斤的妙處,它表明,情感勒索者即使軟硬兼施,也無法激起我們一丁點情緒的波瀾。在聽完這句話後,大多數情感勒索者都會很抓狂。

第二種戰術是化敵為友。當面對氣急敗壞的情感勒索者時,我們可以反問他們,為什麼會怎麼生氣?請他們聊聊他們是怎麼想的。這樣一來,談話的重心回到了勒索者身上,他們會感受到壓力,而我們則會放鬆很多。這種化敵為友的策略,如果運用成功的話,也有可能會促成勒索者進行自我反思。

第三種戰術是條件交換。天底下最難的事之一,就是去改變他人。如果想要改變被情感勒索的境遇,我們不應該把希望寄托在改版勒索者身上。正確的做法是,我們自己得先做出改變。唯有這樣,才有可能促使勒索者做出相應改變。這就是條件交換。

SOS的最後一招是運用幽默。面對情感勒索時,當我們用一些半真半假的玩笑或者有趣的段子來作為回應時,既能減輕我們的心理壓力,又能緩和緊張的氣氛,同時也等於是在暗示勒索者,其實我們真的不怕他們。

我們每個人打一出生起,就會陷入各種情感關係,比如親屬關係、朋友關係、上下級關係等。良好的情感關係能滋養人,而糟糕的情感關係能毀滅人情感勒索是人際關係的毒藥,能殺人於無形。同時,情感勒索也是一場博弈,在這場博弈中,無論是勒索者還是被勒索者都會很受傷,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想遠離情感勒索,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培養獨立自信的人格,勇敢地維護自我完整性,最終才能擁有和諧的關係和幸福的生活。


很累,我很愛她,但是感覺越來越累


有時候感覺,上一代人始終沒有脫離生存恐懼。他們的一生,就是為了吃飽穿暖,我的意思,不是說真的有生存危機,而是那種對無法生存的恐懼戰勝了他們對生活、情感的需求。

所以哪怕是衣食無虞,他們還是希望你職場上、社會上越高越好。

他們不能理解我們這一代人對於情感需求的判定是高階於生存的,這是時代背景,至少我是,寧可明天餓死今天也要買束花給自己;哪怕只能維持溫飽也不能諂媚性騷擾的上司換取更好的物質條件,這些話,從來不敢倒給父母聽,所以每次聊天都是:今兒天氣很好哈哈哈,吃了么哈哈哈。

然後,痛苦自責自己對父母的淡漠和不寬容........


哈哈,看到一開頭,還以為題主寫的是我家呢!

不過我就比你慘多了!我家的經濟條件還很差,爸爸因為腿疾現在還在醫院。幾十歲的人了還跟個孩子似的,因為疼痛不肯配合治療!我姐也是個很直的人,動不動就抱怨!我媽就是從小就跟我灌輸負能量,除了抱怨就是抱怨!而我也是自卑慣了的人,腦子開竅也晚,性格中也各種缺點,一直努力在改吧!

我爸是典型的在外很懦弱在家動不動就打孩子出氣的人,我姐姐畢竟是女孩子,所以打我最多。很多事上來就揍,不允許我發表任何意見,不然就是頂嘴,揍得更狠!關於他,我只說三件事:

第一件事大概是我這輩子最早的記憶,我爸爸拎著我從家門口扔到幾米外的泥坑裡。那時候我還太小,小到我都不敢確定這件事是否發生過。但腦子裡卻記得那是個冬天,我穿著小時候那種手工的很厚的連體棉褲,所以沒有摔傷。門口的泥坑是土路下過雪後,被各種車壓出來的,有水但沒凍死。疼不疼不記得了,但卻清楚的記得跌進冰水裡那種刺骨的冰冷,以及我坐下泥坑裡放聲大哭!

第二件事是我在外和夥伴發生矛盾,想打架但沒打起來,夥伴看到我爸突然出現了,就立刻假裝哭起來。我爸拉我回家,我正要解釋,他二話不說就一巴掌扇過來,打得我耳朵嗡鳴了好久。

第三件事是我十歲的時候,有位叔叔輩的親戚結婚,前一晚上很多人都過去忙,我爸媽都在。我後來過去的時候看到在場的都是大人,先去找媽媽,她正在和幾個嬸嬸說話,讓我去找爸爸。找到爸爸的時候他「嗯」了一聲,然後就不理我了。後來我一個本家的弟弟過來,我爸爸抱起他逗著他玩。那時候我十歲,看著自己的父親,抱著別人家的孩子玩,而自己只能羨慕的看著,什麼都做不了。

說實話,我媽媽嫁到我家,是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委屈的。因為我爸在外懦弱怕事,所以媽媽扮演起了當家者的角色,為家裡費了很多心,在其他本家那裡,也是形象不好。媽媽有了委屈,就經常向我和姐姐說,抱怨其他人因為我爸的無能對我家多不好,欺負我家。就跟題主描述的差不多。不可否認,這給我帶來了很負面的影響,再加上經常嫌棄我不如別人家的小孩做的好,讓我從小養成了很自卑的心理。所以題主描寫的那種不正常的自卑,我多少能理解。因為我以前就是那種就算看到了再人渣的人,都能覺得比自己強!而最近因為我堅持不肯隨隨便便找個女人結婚,我媽媽說了更過分的話,過分到我每次一想起來,心裡就氣得顫抖。這裡就不多說了。

我姐嘛,一直以來對我蠻好,充當了照顧我的角色。因為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十五歲的時候就外出打工補貼家用了。後來上學的錢,幾乎都是姐姐出的。很多衣服也都是她給我買的,我永遠虧欠她。但是讓我想不通的是,我姐特喜歡嘲笑我。有一次在和一個親戚接觸的過程中,我犯了錯誤。我姐在回去的過程中,當著表妹的面嘲笑了我一路,回到家還和家人說。就在前一陣子,姐姐已有了孩子,還出現了拉攏著家人一起嘲笑我的現象。那時候我被氣得口出罵言,事後回憶,竟然完全記不起自己罵了什麼,應該是到了失去理智的邊緣了。

其實後來自學了心理學之後,我已經能解釋他們的大部分行為。但是我真的不願意用惡意去猜測自己的親人。因為在他們的認知里,他們並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何惡意,甚至可能是「愛你」的表現。而你,也不應該有反抗的情緒。

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對我的傷害,他們用他們所認為的「好」來對我,並覺得我所有的抗爭只是「不懂事」。這就是我那個階層最普遍的家庭觀念!

但是,你能說他們是罪惡的么?生活在封閉的時代接受了封閉的思想,這是那一輩人的原罪!而遭受到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成了我們這一輩的原罪!

如果我們生在他們那個時代,不見得會比他們做得好!同樣,如果你擁有其他人的教育和資源,也不一定會比他們做得差!

我很能理解題主所說的自卑心!這種自卑心其實就是你的原罪,時時刻刻壓在你身上造成的!它不依附於任何其他條件,所以只要你還背負著自己的原罪,任何情況下,你都會自卑!

之前的時候,我這輩子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不要讓我的孩子再經歷他們的環境,受到我以前受過的任何「教育」。所以我一直在抗爭,時而堅持時而妥協,但我的唯一底線,就是不隨便結婚!也許是天意,即使媽媽拿斷絕關係來要挾,我還是堅持下來了!

後來我接觸到泡學(泡學在知乎上名聲並不好,但我希望你能看完),先是被洗腦,以為真的碰到了能改變自己的東西。跑到南方學習,在夜店和一個醜女發生了關係,破掉了26年的處子身,還以為自己真的發生了蛻變!回到家鄉後才發現所學的回到自己的環境根本沒用,而且當家人和周圍的朋友知道我花了六千多(那時候一個月工資不足三千)去學習怎麼建立自信後(沒敢說是學泡妞),對我表現出了極大的嘲笑和打擊。我為了逃避家裡的壓力,過年都沒回家!

大年初一晚上,給家裡打電話又經過一番爭吵後,我睡不著躲在被窩裡想,想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想小時候的所有記憶,想家庭給我帶來了什麼!然後越想越絕望,越想越絕望,突然間就想到了死,然後發神經似的爬起來,找刀子!我要割腕!我要自殺!我活著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題主看過《盜墓筆記》,一定記得最後吳邪自殺那段。其實我那時候的心理差不多,都是「你一直苦苦尋找某個答案,曾經你以為自己找到了,最後卻發現只是一個笑話,你仍然看不到任何可以前進的道路」!我就是抱著那種心理,一心想要殺掉我自己!

結果找來找去,只找到一塊擋門的厚鐵片,菱角特別鋒利!我的水果刀被室友借去不知放在哪裡了,我又不能吵醒他!

但是我已經等不及了!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結束這黯淡的一生,便拿鐵片的一角對準手腕,狠命一划······

卧槽,真TM疼啊!

我立刻就清醒了,借著手機的光看了看,發現手腕割破了,只不過傷口很淺,有點寬,血是慢慢的滲出來的!

還留得不慌不忙的,真不給面子啊!

我只好無奈的鑽回被窩睡覺,臨睡想起來厚鐵片是生鏽的,會不會得破傷風啊!這樣想著還用唾液消了消毒!

還好,我沒得破傷風!

後來厭惡的離開泡學好久後,我又開始學習了。不過我所關注的永遠只是成長!在經過一系列的掙扎和墮落後,我終於進步了!雖說不是脫胎換骨,但至少蛻變很多!

我不想為泡學洗白,但它的確幫了我不少!但又不全是它的作用!想要蛻變,需要改進的還很多很多,而我也一直在努力!

關於方法,我不知道我的方法是否適用於你,但也算幫助了一些人!題主如果感興趣可以私信我,我不是閑人,只是看到了曾經和自己一樣迷茫的人,想要幫一把!交流過程中如果有所不愉快,敬請見諒!

祝好!


把你哥介紹給我…


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只要她再抱怨的時候,你默默走開,一次又一次默默走開,她就再也不會喜歡控制你了。因為任何一個控制型的人都敏感地知覺到誰容易被控制。

如果你做不到走開,那麼只好問問自己為什麼容易被控制。


題主,經濟獨立是你情感獨立的基礎。

經濟獨立了,你就會有更多的資本去抗衡情感的束縛。


只有經濟獨立,人格才會獨立。人格獨立,審美才能獨立。


典型的情感綁架,題主和我很像,我認為最有效的辦法還是自己平時多喝媽媽溝通,讓她明白子女間不該有這麼沉重的感情負擔,這樣對大家都不好。

你媽媽應該是改不了了,唯一就是你和你哥不斷地暗示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我和你哥情況很像,本身自己不算差,但總覺得不夠好,稍微看到別人比自己好的,心裡那種危機感,嫉妒感立馬就來了,現在性格內向,玻璃心,悲觀感嚴重。同學都說我很呆,太沒趣。現在也是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我覺得別無他法。


1,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一個客觀條件,就是當你獨立生活的時候,也就是說哪怕你在上學,也要自己去打工賺錢,自己花自己的錢租房子住而不住在父母家,這樣你供養自己的衣食住行的時候,這個問題才能解決。

2,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一個你的內部條件,就是當你自力更生時,發自內心地感謝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時,愛會讓你學會忽略他人的缺點,聚焦優點。

這兩者缺一不可。


等你媽哪天躺在病床上無法開口講話甚至認不出你和你哥哥,你一定會哭著求她發牢騷的。到時候你再來看這個問題和答案里那麼多人一副同病相憐、握手擁抱、組團一起擺脫家庭的姿態,你一定會哭笑不得。

從小到大我媽也是這樣不停抱怨,我爸經常被她氣得大晚上一人出門散心。你看,我爸就找到了散步這樣的排解方式,而不是選擇離開這個家。至於我,雖然我常和我媽頂嘴,但我心裡其實很清楚,我媽也是苦過來的,她已經把最好的都給我了,儘管她常在家裡愛說別人家的小孩多優秀,在外人面前我卻始終是她的驕傲。每次吵架的時候她也會高分貝強調「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小時候我都會毫不示弱地回一句「誰tm要你對我好」,而今想想也實在是年幼無知。

特別是現在我離家求學,遠離了爸媽,慢慢的和我媽溝通起來也變得容易了許多。畢竟生活中的摩擦少了,溝通的機會和時間都變得寶貴了。偶爾打電話視個頻,聽聽她噓寒問暖,也是給自己漂泊的心一點撫慰。

雖說大學之後接觸了更大的世界,我時常也會自卑,覺得自己見識少眼界窄,但更多的是感恩自己出生在這麼普通的一個家庭,爸媽卻用心地給了我這麼多。

我沒有心理方面的專業知識,但平心而論,你哥在這麼好的一個大學環境中,家裡物質條件不錯,生活中也少有父母干預,如果真如你所說他的性格比你還糟糕,只能說是他自己沒有把握好人生的黃金時間,掙脫家庭「牢籠」的幾年根本沒有「自由自在」地成長,不能怪你媽頭上。人家從農村一路奮鬥出來爸媽連大字都不識的小孩還沒自卑呢,你們活在「前20%」從小被你媽嘮叨了兩句就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未免太玻璃渣。

我剛剛特地去百度了一下「情感綁架」,從題主的問題描述看,你媽的主要問題是無窮無盡的啰嗦,並沒有實際操控你的人生,何來綁架?你不和媽媽溝通,怎麼讓她尊重你的想法?如果你沒有能力證明自己,你離開了你媽,離開了這個「前20%」的家,你混得下去嗎?

最近看了《重返二十歲》,女主說,如果人生再來一遍,她還是會選擇這樣的人生,因為這樣,她才能是他的媽媽,他才能是她的兒子。

你都不知道電影里女主有多啰嗦………

我哭得稀里嘩啦的,好想牽著我媽的手一起再看一次這部電影。

希望題主永遠不要忽略媽媽的出發點,她是愛你的。

也希望題主不要成為在ktv里對著女友唱《真的愛你》的人。

以上 /微笑臉


經濟獨立才能情感獨立,有經濟基礎在父母面前才有話語權。不然說再多,他們都會認為你沒有接觸社會,不懂掙錢的艱辛。

不過在每個階段,父母都會有不同的說辭,那是他們基於他們人生閱歷給出的答案,不是給自己的。理念不可能相同,反抗反抗就習慣,別給自己太大的孝道壓力

同時也說給自己聽


一樣的 不知道該怎麼辦 苦惱中 坐等答案


雖然情況跟你不是完全一樣,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很多父母常常給我們一種「我活著就是為了你呀」、「我說的話你都該聽啊」的感覺。而你正好在20歲左右,是心智飛速成長的階段,又開始上大學,接觸外面的世界,對很多事逐漸形成自己觀點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你們之間的矛盾是很明顯的。

我能體會到你這種很累的感覺,可是父母親人是我們唯一不能選擇的,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也是他們。我的建議是在不過分傷害他們的情況下離這樣的家庭遠一點,少回家,每周電話聯繫一次就可以了。儘快經濟獨立,一定要多交朋友。因為很明顯,你還不具備改變他們的能力。你現在所能做的重要的事就是不要讓自己變成第二個你父母那樣的人。

別看你對現在的他們深惡痛絕,但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


有效的溝通,溝通是打開心靈的大門。理解,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推薦閱讀: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