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得了癌症,晚期,醫生說還有半年,我要如何做好心理準備?

我從出生便和爺爺奶奶姑姑生活在一起,我小的時候基本對爸爸媽媽沒有感情,爺爺腿腳不便,小的時候奶奶經常帶我去串門,帶我去玩,接送我上下學,負責我的家長會、我的學習成績、補習班、學校太差辦轉學、找學校……都是奶奶,我就是這麼被奶奶帶大到現在十七歲。小時候奶奶最愛說的話也就是對我最大的懲罰就是「再不聽話跟你爸媽回家」,我就會哭好幾個小時;再大一點爸媽想讓我和他們住了,雖然還是常回奶奶家,但我就是每天沉浸在對爸媽的不滿和對爺爺奶奶姑姑的思念中,他們為了這事吵了不知道多少回架;十六歲的時候我要去外地上學了,奶奶把我送到宿舍,淚流滿面的離開,每周六日我坐高鐵回來,每周走的時候奶奶都是滿眼淚光。三年前,醫生說奶奶病重,只剩三個月時日,奶奶不知道。像是天賜予的三年,奶奶生命順利地延續到了現在,去年我已經考上大學,我很感恩上天多給了我三年的時間去做好生死離別額準備,可是兩個月前奶奶去複查,醫生說奶奶只剩半年了,奶奶依然不知道,我的心情也如平常般低落的平靜,不敢去激發那股巨大的悲痛,我好擔心少了一個家庭成員的日子是什麼樣子,回到家會不見奶奶的身影,我好擔心奶奶獨自一人去了另外一個世界會不會害怕會不會寂寞會不會想我……我們不知道什麼才是告訴奶奶她病況的最好時間,奶奶會很害怕,她會舍不下我,我想讓自己去適應這些以後將要面對的事情,可我不知道要如何想像我們那刻的分別便是永別


10年前,我的幺奶奶也是這樣,我們這邊有個習俗,老人還有幾個月時間之前,就要請所有家族親戚在一起,擺大宴席,一是沖紅,希望通過熱鬧沖走鬼,迎來好運,希望老人家好起來,二是都來看她,畢竟走了之後,這輩子永別了,就再也見不到面了。

我是一個多愁善感,思想感情比較豐富的那種人,有一個事我還深深的藏在印象中,我記得很清楚,小時候估計還走不動路,在一個很冷的冬天,那時家裡活兒比較多,我沒人帶,父母就把我送到幺奶奶她那兒帶兩天,第二天早晨,幺奶奶把我抱起來,到門口邊坐在凳子上,給我穿褲子,我記得很清楚,是用綠色的毛線織的毛線褲,到現在一提她,腦子裡就出現這一慕,多麼的溫暖,同時也多麼的懷戀,並感嘆時光的一去不復返,我再也見不到她了,我兒時的見證者。

後來看莊子,又聽莊子的一個故事,才讓我看透了生死。

鼓盆而歌,送妻升遐  

回到家不到一年,莊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來弔唁,見莊子正盤腿坐地,鼓盆而歌。惠於責問道:「人家與你夫妻一場,為你生子、養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還鼓盆而歌,豈不太過份、太不近人情了嗎?」莊子說:「不是這意思。她剛死時,我怎會獨獨不感悲傷呢?思前想後,我才發現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來,也就不感悲傷了。」   惠子仍憤憤不平,質問道:「生死之理又如何?」莊子說道:「察其生命之始,而本無生;不僅無生也,而本無形;不僅無形也,而本無氣。陰陽交雜在冥茫之間,變而有氣,氣又變而有形,形又變而有生,今又變而為死。故人之生死變化,猶如春夏秋冬四時交替也。她雖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還悲哀地隨而哭之,自以為是不通達命運的安排

,故止哀而歌了。」   惠子說:「理雖如此,情何以堪?」莊子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託付給)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於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故生者,假借也;假借它而成為生命的東西,不過是塵垢。死生猶如晝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氣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樂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有什麼不堪忍受的呢?況且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人也。」 莊子妻死,鼓盆而歌 作者 : 田小飛 余秋雨   莊子從自己的哲學理念出發解釋一切,反映在生死上,則是輕鬆自如的。甚至在他的妻子去世時,他也能用這種超脫的哲學寬慰自己。真正的哲學家往往都是知行合一的。   《莊子》書中記述了一個「莊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故事說:莊子的妻子去世了,莊子的朋友惠施前去弔唁。惠施來到莊子家,看見莊子正盤腿坐在蒲草編的墊子上敲著瓦盆唱歌呢。惠施很不理解,因而責備他說:「你的妻子與你日夜相伴,為你生兒育女,身體都累壞了。現在死了,你不哭也就罷了,卻在這裡唱歌,不是太過分了嗎?」莊子回答:「你這句話可就不對了。你知道嗎?當我的妻子剛死的時候我怎麼不悲哀呢?可是後來想了想,也就不悲哀了。因為想當初我的妻子本來就是沒有生命的,不但沒有生命,而且連形體也沒有,不但沒有形體,而且連氣息也沒有。後來恍惚間出現了氣息,由氣息漸漸地產生了形體,由形體漸漸地產生了生命。現在她死了,又由有生命的東西變成了無生命的東西,之後形體也會消散,氣息也會泯滅,她將完全恢復到原先的樣子。這樣看來,人生人死就像是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樣,循環往複,無有窮盡。我的妻子死了,也正是沿著這一循環的道路,從一無所有的大房子中走出,又回歸到她原來一無所有的大房子裡面休息,而我卻在這裡為此號啕大哭,這不是不懂得大自然循環往複的道理嗎?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停止了悲傷,不哭了。」  因此,莊子認為人是由宇宙大道演化而來的,是道在世間的具體體現形式。人的生命與其他一切生命一樣,都只是宇宙演變過程中的一剎之間,人生與人死也就沒有什麼差別了。既然生死沒有差別,人活著也算不上什麼樂事,死亡了也就沒有必要悲哀。因而,最為明智的人生態度是順其自然。也就是說,人一旦出生,你就自然而然地活著,不要有什麼非分之想,也用不著為活在世上而慶幸;如果死去了,你就自然而然地回歸,用不著為離開人生而苦惱,也不要有太多的留戀。莊子認為,如果在思想上能夠認識到這一點,那就是人生的大智大慧;如果在行動上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你的一生就會有永遠的快樂;如果對自己、對他人都這樣認識,都這樣對待,那你就會坦然一生,無憂無慮,並具有了達到聖人境界的潛質。


看了內容可以說,作者跟奶奶的感情很好,現在奶奶還不知道自己的日子快到了,可是老人的身體自己知道,她總有察覺到的一天的,

作者說要做準備,其實我想說不用做準備,因為生離死別是人生常態,在這最後的日子裡,作者如果有空的話應該多多看望、陪伴一下奶奶,如果不能陪在奶奶身邊的話,那就有空的時候多跟奶奶講講電話啊什麼的,表示一下自己的關心

還有就是既然作者跟奶奶的關係那麼好,奶奶應該在最後的那一刻最放不下的就是你,所以你要表現自己的成長,讓她安心

最後希望在最後一刻你能陪在她身邊,

日子真到了也不要難過,相信她會變成天上的星星繼續守護著你,她一直在你身邊


有時候我們能做的真的很少.....

我去年剛剛經歷過這樣的事,從小在奶奶身邊長大,從檢查出癌症 到最後的一個月....都是我在陪奶奶,看著她慢慢骨瘦如材,心裡很疼 也不能當著奶奶的面表露出來……我們能做的 就是減少她的痛苦 陪著她等待那一刻的到來 而不是讓她孤身一人.....

現在在大街上看到老人家 總能想起奶奶爺爺..想起他們也曾這般慈愛,不過 舊墳添新骨 何嘗不是一種團圓哪...我想奶奶是去找爺爺了 她不想爺爺一個人在那邊孤單太久..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顆小星球,逝去的親友就是身邊的暗物質。我願能再見你,我知我再見不到你。但你的引力仍在。我感激我們的光錐曾彼此重疊,而你永遠改變了我的星軌。縱使再不能相見,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離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網的永恆組成。所以死亡,並不是人們所認同的所謂的消逝,而僅僅是生命從一個奇蹟,回歸到宇宙億萬分子之一的一個過程。去好好的陪伴,去好好的完成你應有的使命,讓這一切在你的生命中延續下去。


別讓老太太遭罪,多陪陪她!


推薦閱讀:

TAG:生命 | 生死 | 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