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是善良一點好還是自私心狠一點好呢?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有時候覺得 對錯是沒有準確答案等我
瀉藥
對善良的人,要善良
讓他們知道善良是值得的
對自私的人,不必留情我們不是佛,有的人感化不了善良一點吧。
這短暫一生,如果連自己都不認可自己,可能會過得很艱難吧。
做個壞人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好過一點但是做一個好人可以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滿足 有思想有道德
要善良
善有善報倒沒覺得
不過善良是構築良心的基石
你多有良心,就有多幸福,幸福感,會帶你感受到世間美好
很妙的事
但是
人善常被人欺,善良的前提是先要能甄別是非,知套路而不套路。
如果面對抉擇時,能接受最壞的結果,一定要選擇善良,它會帶你格外的幸福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世界是由每個人組成的,你的選擇將決定你處於什麼樣的世界。道德標準在那裡 什麼時候善良什麼時候自私難道分不清嗎 人不是只能善良或者自私啊
人的本質是自私的,只有在不大影響到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才會表現出善良的一面。
真正犧牲自己拯救他人的是少數,所以才會出現見義勇為獎、感動中國之類的項目來估計這種行為,就像經常看到感動中國里的人物都覺得他們真的好偉大,好厲害,但是換成我,我還是做不到——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上感動中國。
這讓我想起了子貢贖人的故事。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的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拒絕了國家的補償。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子貢用自己的錢做了一件好事,本應該被樹為道德典範,夫子為何反而要批評他?子貢的錯誤在於把原本人人都能達到的道德標準超拔到了大多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這樣使很多人對贖人望而卻步。違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惡的東西。把道德的標準無限拔高,或者把個人的私德當作公德,兩種做法只會得到一個結果,這就是讓道德尷尬,讓普通民眾聞道德而色變進而遠道德而去!
所以道德其實應該是一個人人都能夠做到的無損於己而又有利於人的。(手機碼字,手動重點!!!)
(以上故事摘自百度百科)
善良也是一樣。善良的人也有邪惡的一面,邪惡的人也有善良的瞬間,這個世界上沒有非黑即白的地帶。
善良並不是包容一切。
對善良的人善良,對自私狠毒的人千萬不能善良,關鍵在於你能否準確看人,這需要很高的智慧。
你試試持續地以善良對待周圍所有的一切,堅持一年,答案自明。
對你好的人好,一定要好,一定要好,不然你沒朋友就會挨欺負,對你差的人壞你的人一定要狠,這個必須練出來,不然你也會挨欺負,千萬別擔心這擔心那,看準時機下手一定要快狠准。(要是比你強太多的那種一看就干不過那種就跑吧比你強太多的也不見得就只為難你他也沒意思)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