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媽媽分離,傷害的不只是一個人

文 | 伍罡

過年該不該讓老人提前把孩子帶回老家?

有很多家庭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每當孩子放寒假,隨之而來的就是農曆新年,有些在家裡幫父母帶孩子的老人,就會想著把孩子提前接回老家去。

爸爸媽媽,尤其是媽媽會覺得有些捨不得,但老人們辛苦了一年,提出這個要求好像也不是太過分。

很多媽媽就有些猶豫,到底是應該滿足老人的心愿,讓他們提前帶孩子回去?還是這樣做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01

我們判斷這件事是不是對的,首先的前提是孩子的年齡。

如果孩子超過六歲,或者是上小學了,提前接回去幾天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

但如果是低齡的孩子,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孩子,這件事情要特別特別慎重。

為什麼需要慎重呢?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分離永遠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很多家長就會想,平常我們上班的時候,也是和孩子分離的,現在老人提前把孩子接回去幾天,環境並沒有什麼變化,對孩子來說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又有什麼不妥的呢?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本質的區別,就是媽媽有沒有和孩子在一起。

如果老人只是幫助媽媽帶孩子,那媽媽對孩子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

如果老人把孩子提前接回去,就會變成老人的重要性成為第一位的,媽媽這段時間就會退居到後面去。

有些孩子的適應性會好一些,有些孩子並不是那麼容易適應。

孩子在三歲以前,父母一年累計兩個月以上離開孩子身邊,或一次性離開兩個星期以上,就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創傷,而且這種創傷是無法完全恢復的。

02

對此表示懷疑,其實我們最初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也會產生懷疑。

但是當我們接觸了更多的資料之後,發現這些數據都是有出處的,並不是某個人拍腦袋想起來或者隨意設計決定的一個事情。

這個數據絕對不是空穴來風的,因為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科學家做過大量的研究。

他們首先觀察了兒童的一些行為問題,發現了一個規律,就是他們和父母的關係都比較疏遠。

後來又發生了一些湊巧的事,引發了科學家對這些問題的興趣。

比如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政府為了避免兒童遭受德國空襲的危害,把兒童疏散到安全的地方,這就需要孩子離開父母,父母可能要工作要打仗,就把孩子送到相對安全的鄉下的地方。

當時在城市裡的一些父母不願意和孩子分離,就冒著危險把孩子留在身邊,帶著孩子一同來躲避德國飛機的空襲。

因為這些孩子都是有詳細的文件來登記和統計的,在戰後,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

那些當年離開了父母被國家和政府送到安全地帶的低齡兒童,後來和父母在一起後,比當時冒著空襲危險被一直留在父母身邊的兒童,行為問題的發生率更高,甚至有些數據差距還比較大。

所以大家就分析,可能是當時這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離開父母,安全感被破壞的原因造成的。

我們看過一個很老的視頻,大概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在英國拍攝的黑白片,拍攝的主角是一個叫小約翰的十七個月的孩子,因為他的母親要生二胎,所以要和他有一個短暫的分離。

在母親生產前,約翰就被送到了一個託兒所,呆了九天的時間。

借著這個機會,兩位心理學家在託兒所里全程觀察這個孩子在這九天的變化,一位負責拍攝,另一位在現場記錄,最後剪輯了這部幾十分鐘的視頻,影響了世界。

很多國家包括美國和德國的科學家開始重新看待分離對孩子的影響。

03

我們大概介紹一下,約翰在以前沒有和母親分離的時候,是一個很活潑健康的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也非常好。

送到託兒所的第一天,約翰的表現基本上是正常的。

能夠按時吃飯、睡覺,很開朗,父親每天晚上都會固定來陪伴他一會兒,約翰在爸爸離開的時候表現也非常正常,最重要的是他會去玩一些探索性的玩具,比如積木之類的。

但一天天過去,約翰的興趣也隨時間的變化。

從探索性玩具轉移到一些安慰性玩具上,他幾乎一直呆在一個大大的毛絨玩具熊身邊,而很少去觸碰具有挑戰性的玩具。

接下來爸爸再來探望他後要離開的時候,約翰也十分的不願意,希望和爸爸一起走,爸爸需要很長時間安慰他。

第三、四天,約翰就開始很少主動吃飯,更喜歡去吃手指,並且吸引照顧者的注意,甚至整天都躺在玩具熊的身上,不會去玩別的玩具。

到了第五天,約翰開始變得易怒,並且經常突然哭泣。

一直到第九天,媽媽來接他回家的時候,他頭埋在託兒所照顧者的懷裡,不願意抬頭看媽媽,很長時間才慢慢接受媽媽的擁抱。

但他和媽媽的關係從九天前的親密無間變得冷漠,約翰臉上驚恐的、有些想接近又不敢接近的複雜的表情,讓人十分心疼。

這段全程記錄的視頻,全世界研究兒童心理的人都會去看,所以更加堅信當初大家從理論上的推測:

孩子和媽媽的分離永遠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溫尼科特在他的《媽媽的心靈課》這本書里,特別用一套公式來表達出來:

母親和孩子分離的總時間T=X+Y+Z

母親在孩子心中存在的感覺——「心象」(imago)

X:是心象在嬰兒心中可以持續的時間。

在這個時間內,嬰兒不會受到傷害。

超過這個時間,心象就會消失,嬰兒使用想像的能力會停止。

隨著年齡的增長,媽媽在嬰兒心中是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形象。

在這段時間內,嬰兒是憑著心中的形象堅持的,但是這個固定的形象堅持的時間也會受嬰兒的能力、嬰兒和母親的關係、周圍照顧者和母親照顧能力的差距的影響。

所以這個時間每個嬰兒都有,但是長度都不一樣。

X+Y:是超過嬰兒承受能力的時間。

嬰兒會感到苦惱,但媽媽回來後會立刻得到改善,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心象的堅持時間就像一個充電的電池,這個電池用完了,嬰兒就會覺得很難受,但是如果這個電池能夠及時地充電,對使用是沒有太大的影響。

X+Y+Z:即使媽媽回來了,嬰兒也已經受到創傷,改變的狀態無法彌補,心理發展需要的生存的連續性中斷。

X、Y、Z這三個時間是隨著孩子的心理發育能力逐漸增加的,是不會一步到位的。

這就是我們強調低齡,強調孩子和媽媽的關係,特彆強調媽媽的陪伴的原因,因為在正常的家庭中,這個關係一定是媽媽和孩子之間的,一般情況下別人是不能替代的。

如果我們這三個時間做的好,或者孩子隨著年齡的發育,這三個時間逐漸延長,那麼孩子能夠和媽媽分離的總時間就能延長。

如果這三個時間並不長,那麼孩子能夠承受和媽媽分離的總時間就會縮短。

所以孩子和母親的關係變化,有三個特徵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個是連續性,尤其是低齡的孩子,連續性是不能被人為的干擾和中斷的;

第二個是可靠性,媽媽要給孩子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

第三個是媽媽隨著孩子逐漸成長的適應性,可以適當延長和孩子分離的時間。

04

我們介紹這麼多,歸結起來是什麼問題呢?

盡量不要分離

如果你的孩子在低齡的時候,盡量不要和媽媽分離。

要說服家裡的老人們盡量克服一下,需要提前回家準備,或者去拜訪親戚朋友,如果不是特殊的事情,這些相對於孩子的成長發育和心理的建設都不是最重要的,保護孩子的心理是最重要的。

所以如果是低齡的孩子,最好不要和父母分離。

如果是不得已確實要分離,那也要控制分離的時間。年齡略小的孩子不要超過三四天,大一點的孩子不要超過一周。

我們心裡一定要有一個譜,不要超過孩子心理能承受的時間。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可以採取一些彌補的措施。

比如說給孩子帶一件有媽媽味道的東西;例如毛巾,或者是媽媽隨身的一些小物件,給孩子帶著身邊。

在孩子焦慮緊張的時候,可以有一個東西安慰一下自己,這個小東西對孩子的心理幫助其實遠遠超過我們成年人的想像。

每天固定聯絡

孩子離開以後,媽媽要和孩子每天有個固定的聯絡。

比如視頻、電話,和孩子保持一個聯繫。

讓孩子知道每天可以聽到媽媽的聲音,看到媽媽的樣子,這樣他的心裡會輕鬆很多。

提前做好準備

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就是孩子在和媽媽分別的這段時間。

比如從第二天開始,孩子的一些行為舉止會和平常不大一樣;比如晚上不好好睡覺或者容易驚醒;比如尿床或者不好好吃飯,甚至有些孩子反應會更大一些,可能會生病。

孩子是很神奇的,當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或者焦慮的時候,會通過身體來反映,可能會發燒或者其他的問題,這都是我們大人需要提前做好準備的。

當媽媽幾天後和孩子匯合的時候,也要提前做好準備,孩子會和媽媽沒有想像中那麼親。

比如說你會以為一個星期之後他會很想你,見面之後會撲到你懷裡,拚命親你、抱你。

但是有時候和你的想像會是相反的,他會故意的遠離你,故意黏在別人身邊,不親近你,這時候媽媽要知道不是孩子和你疏遠了。

因為這段時間對他來說壓力實在是太大了,見了面以後第一可能他不相信這是真的;

第二可能他會對你有怨恨,以為你離開的這段時間拋棄了他。

可能你們分別的時候說的挺好的,可是孩子就是孩子,我們大人要理解孩子的想法。

05

如果在和孩子重新見面時,媽媽發現孩子可能受到了傷害,作為媽媽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趕快修復這個創傷,而不是去抱怨、責怪——我是你媽媽,你怎麼不跟我親?

因為受到傷害的孩子必須通過無微不至的照顧,來修補自我結構的損傷和重建孩子使用想像的能力。

這個修復越及時,孩子就恢復得越快;如果這個修復不及時,可能會有一個像劃痕一樣的東西留下來,會對孩子有影響。

但是大家也不要過於緊張,雖然分離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處理得當,正常發展的孩子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從分離中獲益。

分離會變成另外一種和媽媽結合的方法,這個是需要我們謹慎處理的地方,就是我們強調的年齡和母嬰關係的質量,這兩點缺一不可。

所以我們把今天說的事情好好地整理一下:

1.對低齡的孩子來說,能不分離盡量就不分離。

2.如果要分離,時間不要太長。

3.在分離前要做好準備,要和孩子建立好關係,好好解釋,帶一些東西在孩子身邊,讓他在想媽媽的時候能夠安慰自己。

4.是分離的過程中要始終和孩子保持連接。

5.是在分離後重新見面的時候,媽媽要做好思想準備工作,你的孩子可能不會一下子和你很親。還要觀察孩子在分離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退行的現象。

我們說的退行就是本來很活潑,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可能會變得看起來相對小一些,會撒嬌、黏人、膽小,吃飯、睡覺的問題等等可能會有一點小變化。

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父母要能理解。

當我們把這些準備好之後,就會知道如何去處理這些問題,或者萬一有什麼疏漏的地方,我們可以盡量地、及時地、準確地去修補。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和媽媽分離之後特別開心,在重見之後也沒有太大的表示,有可能是孩子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媽媽本身的質量就不太好。

那這更是一個很清楚的信號,提醒媽媽,以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做的不到位,需要及時地調整,以後和孩子相處的時候要多投入一些情感。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兒童教育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