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根本就是起心動念!(轉載)

我們接著看經文,「正己化人」。我們接受儒道釋三教聖人的教誨,就是要效法他們的德行,效法他們的人生價值。所以,「孔孟之道,仁義而已矣」,我們仁義存心,要能夠真正這一生利益到大眾人民。道家《道德經》也講,「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佛家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所以我們學儒、學道、學佛,首先就是要有一顆利眾的心,這個是一個人修身行道的根本動力,要慈悲、要博愛。

  所以修行之人都先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這個都是很遠大的目標。有了這個目標,怎麼樣去達到這個目標?儒家講「格物」,講「克己復禮」,其實就是「正己」的含義在其中。佛家講「息滅貪瞋痴」,有了貪瞋痴,這個心就不正,行為就偏頗掉。所以遠大的目標,要怎麼樣去實踐?還是要從先修養自身,尤其是調伏習氣。

  修行常說從根本,根本就是起心動念。首先要把自私自利放下,這個貪的心要放下。所以佛門的修學,看破放下而已。這個貪心放下容不容易?我們好像也放了好一段時間了。習氣是無始劫以來染上的,所以還得要下真功夫去伏它。所謂「寧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要用這樣的決心去轉邪念、轉惡念,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其實這個自私自利放不下還是不明理,還是我們沒有看破,看破是了解真相。因為我們沒有了解真相,誤以為這個身是自己,把這個身誤認為是「我」。身外的有我的房子、我的車子、我的親人,「我所」就產生了。不順自己的意思,脾氣就上來;自己看不順眼,脾氣也上來了。所以煩惱的根源還在這個「我」上,誤認為這個身是自己。

佛陀用比喻,就好像大海里有一個水泡,這個水泡就像一個身體一樣,我們認為這個身體是我,那我們就跳不出這個水泡的框框,心胸就這麼小,跟人計較、跟人對立就這麼來了。假如把這個水泡打破,水泡在哪裡?就整個大海。把這個身是我,我執放下了,才能回歸本性,才能回歸自己本來面目。自己的本性本來是什麼樣子?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哪有不能容的人事物?所以我們這個道理真明白了,哪有放不下自私自利的,就是這個自私自利讓我們跳不出這些習氣,讓我們能力不能恢復。恢復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現在不只沒有這些能力,每天被這些煩惱給困住,這叫冤枉。不明理之後,過的日子就是這麼不自在。道理上明白了,我們應該時時提醒自己,要以心包太虛的心量去處世待人,這樣才沒枉費佛陀這些大智者給我們講了這個真相。

摘自《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第40集

2010/11/1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恭摘自蔡禮旭老師公眾平台


推薦閱讀:

TAG:佛法 | 佛道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