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成長環境會使孩子變得目無尊長?

怎樣的成長環境會使孩子變得目無尊長?


當今的教育大環境,我們聽的最多的都是「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朋友」、「平等對待孩子」……恰恰被我們忽視的,尊重孩子需要先讓其學會尊重他人,學會自愛自強;和孩子可以做朋友,但前提他必須是個信守承諾的人,品行起碼得夠哥們兒,性格陽光進取,對待學習自立自律......唯有這樣的孩子才會尊重師長,感恩父母,在成長的過程中,心境向陽,何懼風雨!志在遠方,何懼挫折!!

究竟是什麼樣的家庭教養方式,能讓自己的孩子目無尊長?教育,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同時,更要注重道德品質和品性的培養。被寵溺、放縱、嬌養、遷就長大的孩子,不但容易目無尊長,而且心智最易出現偏執:對自己的家境貧了嫌窮,富了嫌得不到慾念的滿足...... 這樣的孩子在外看似很和善,但在家對長輩的性情很囂張!只是有更多的家長是啞巴吃黃連,苦果一次又一次的吞咽,並沒有換來孩子知冷知熱的感恩心!

如今的家庭教育中,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隨著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學生虛榮心攀比的越來越頻繁,讓孩子從小有了攀比心就容易成為本性,本性難改就是我的文字中經常提及的性格定型,且這樣的性格,多數都是家長手把手教給孩子的!這類孩子完全不會考慮自己父母賺錢的不易,不會在意父母到底辛不辛苦,就算家長在外面累的爬行,在這些孩子(甚至成為成人)眼裡也是無動於衷中的冷漠,他們只知道沒了就伸手向家長要,如果得不到滿足,能在驀然間呲牙咧嘴的對家長反目!

俗話說慣子如養虎,切勿不可過頭的慣養子女,這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真實的寫照。家長愛孩子喪失了自己的自愛自尊,既毀了孩子,也將自己的人生陷入悲哀之中!


對孩子的一些問題不去制止,不去教育


只能說尊重是相互的。


缺愛或溺愛


家裡大人不管,沒有起到表率作用。在孩子最開始認識和學習世界的時候就沒有樹立正確的意識。


比如西遊記里那個紅孩兒。

爸媽有本事,而且不在身邊管教他,就在山上小妖洞里稱王稱霸,任性使用自己的三昧真火,燒得曾經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都連滾帶爬。大概就是天王老子也不怕。

他為啥要眼裡再放個尊長。天天吆五喝六得爽歪歪。他又對尊長無所求,只要別打擾他這天天嘻嘻哈哈,日子就這樣過著,再盤算著吃點唐僧肉。

所有,要想讓他改掉目無尊長這個臭毛病,就得:一,讓高手來修理他,比如觀音菩薩就利用他的好奇心,最後讓他降伏。二,讓他有目標,有所求,這樣一來,他必須要靠他人來與他共事,倘若他目無尊長,又如何凝聚人心。三,要讓他有敬畏之心,知道自己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玉不琢不成器,無規矩不方圓。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教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