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清靜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04-21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之前的版本文章實在太長了,很多人沒興趣讀。因為本人水平有限,文字拖沓,同時參經的過程十分燒腦,而且要顛覆之前的認知,所以長文章確實累。那麼本次就一句一篇文章來解讀。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這句很多人不理解或者理解偏頗,都是因為我們長久的生活經歷導致對形的認知比較固定。這是因為當你我用身體來感知天地的時候,就會以身體所獲取的聲、光、觸感、氣味等為主。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方式也是這樣的。
但人有一個東西是不受這些感官限制的,就是念頭。通常我們以為看見了電冰箱就有一個念頭,看到書籍又有一個念頭。這就是根據形體來區分念頭,而沒有注意到念頭本身就是一個無形可以造萬形的事物。
而這個念頭,卻是早就了一番天地。舉個例子,我看見錢包了,就會想該撿還是不該撿,撿起來是什麼結果,不撿起來是什麼結果。。。那麼我們仔細看這個思考過程,就會發現原來我們自己造了一個景象,然後看這個景象的過程。這就是思考,思考的結果就是念頭。比如我們看書,其中的故事情節也是我們看到一個景象,並根據劇情來演化整個景象的過程,體會其中的喜怒哀樂。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當我們自己造就了一個景象之後,就會有一個事物跟著出來,那就是情。
我們之所以能造這個景象,是因為我們身體有心肝脾肺腎,這五行的運轉。而這五行運轉的時候牽動了我們的情緒。所以中醫常說五臟既是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