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障礙、暴食症治癒經歷分享。

最近突然有了想要再寫一篇文章的靈感,這18個月算是我人生的大轉折,我的生活、人生方向、興趣愛好、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家人朋友的關係發生了近180°的轉變。從之前迷茫、焦慮、恐懼,轉變為莫名覺得自己以後的路就像陽光大道,溫暖且寬敞。

這篇文章是主要是講進食障礙的,但是它不僅限於進食障礙的人可以看,它適合於大部分對人生困惑的人看「為什麼我就活成這樣了呢?」很多行為模式是你沒有覺察到的,你需要看見它,然後重新自我整理。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會遇到各種不如意、不順心,對自己現狀不滿意,總覺得「如果我XXX(達到某種狀態、某個目標),我就好了。」總是追趕著一個目標,以為達到這個目標就可以幸福,但是殊不知,達到目標後,你的慾望會驅動你趕往下一個目標,甚至等你到達人生巔峰之後,你依舊恐懼,你恐懼掉下來。於是你一生都在路途上奔波,充滿壓力、負擔、對自己的不滿。

這個時候會需要一個負面能量的宣洩口,有的人會選擇吃食物發泄情緒,有的人會選擇蹦迪喝酒,有的人抽煙,有的人會選擇自殘自殺…就像中醫里,兩個人都是腎(根源)出問題了,但是因為個體差異不同,所以呈現的癥狀(現象)不同,一個人夜晚尿多,另一個人掉頭髮。同樣的道理,只要是人,都會有壓力、焦慮,只是程度不同,表現方式不同而已。

而進食障礙,只是剛好選擇了食物為宣洩口。你沒有必要和任何人比較,或者羨慕別人可以好好吃飯。你覺得別人都可以餓了就吃,不餓就不吃,好像自己比別人低一級,但是你根本看不見別人光鮮外表下的傷疤,每個人都把自己包裹好,就像你也把你自己包裹起來不讓別人看是一樣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

同樣,如果你看到下面的癥狀和你相似,不要給自己「貼標籤」,覺得自己有問題或者自己是進食障礙。我寫文章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進食障礙的這個表象,讓大家看清自己的行為模式,再看清自己的內心的沒有被覺察的信念,然後接納並修正。不是讓你們看了之後,給自己貼標籤,惶恐,然後自我攻擊的。

這篇文章,沒有參考文獻與太多書籍,都是自己的真實地經驗與感受。很多東西不一定完全正確,我能提供只是另一個看待問題的角度。沒有任何人能幫助你,除了你自己。我的經歷也只會屬於我一個人,這不是你們痊癒的必經之路,它只是作為一個案例與分享,給你信心而已。

這篇文章,獻給我自己。

01

重塑生命認知

曾經我為我的敏感多疑、情緒化、冷漠、執著而感到痛苦,總在想,為什麼我是這樣的性格?我這麼努力怎麼還什麼都做不好?為什麼我如此糟糕?為什麼我要如此痛苦的活著?

曾經我的生活幾乎處於不斷抱怨別人、抱怨外在世界,不斷攻擊自己的狀態。

最近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知,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攜帶了各自的業力,就像你的性格一樣,你出生的同時也攜帶了你這一生需要完成的功課、需要克服的困難。這些功課可以說是你潛意識攜帶來的,不是你頭腦選擇的,所以你無法看到或者真實地感知到。你作為一個生命誕生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斷克服困難,完成你需要做的功課,然後找到真實的你自己。你的家庭、你的性格、你的功課,看似不是你想要的,但是在更深的層面就是你自己選擇的,所以你有義務對你的人生完全負責,而且也只有你自己可以負責。

當困難來到時,你逃避不面對,拖著以為事情過去了,但是表面上事件完結了,但是那個人生功課攜帶的能量並未消散,它會在下一個時間,以相同或不同的形式再次出現在你生命里,你是逃不掉的。只有當你真正面對,解決了這件事情之後,你才從中學到了生命要你學到的東西,能量才會消散。

而且你不會只遇到一個困難,你會遇到源源不斷的困難來到你的生命,但是要記住,這些困難都是建立在「你本來是可以解決,與你現在狀況匹配」的基礎上才會來到你身邊。所有你以為的「我解決不了,我沒辦法面對」都是你自己障礙你自己的騙局。同樣,那件事之所以稱之為「困難」,也是你自己定義它為「困難」的。

我們稱之為「困難」的人生關卡,它並不是為了為難你而來的,恰恰是為了讓你看清自己現在的真實情況,看清自己現在擁有多少力量。就像風暴來的時候感覺所有東西都被摧毀了,一片狼藉,但是同時又有一種經歷過一切之後的深沉的平靜。我們需要的正是不斷地被風暴洗禮,不斷地面對風暴,而不是逃避。你會發現,一開始你會被捲入風暴,精疲力盡;然後慢慢地你在風暴之中變得越來越沉穩,最後,如如不動,沒有任何東西傷害的了你。

然後,我們大部分人被這個風暴嚇到了,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我曾經以為進食障礙是個精神上的問題啊,我其實心裡覺得這是一個陰暗面,沒辦法曝光曬太陽的。後來我慢慢發現其實很多心理障礙都是自己造的,自己給自己的障礙。因為思想比較固執、極端,看問題角度局限,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喜歡逃避等等,沒辦法面對現實,然後每天不斷自我催眠「我是有問題的」,陷在與心理疾病的對抗之中。就像之前「我是有問題的,我不正常」這個想法在我腦中根深蒂固,甚至別人和我說「你根本沒有問題」的時候我會哭,突然有一天另一個念頭冒出來「去他媽的的不正常,我根本就沒有問題」,然後一下子變得很輕鬆。我接受心一姐的心理輔導一年多的時間,真正心理諮詢的時間很少,基本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帶我轉變看待問題的角度,教我處理問題的方式。

所以,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你是否覺得自己可以作為一個「正常」的人(你本來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去面對你的生活,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去改變看待事物的眼光,去重新認識你自己。

同樣,就像我之前說的,不是進食障礙(包括其他很多心理問題)的問題,而是攜帶進食障礙的那個人生活出了問題,不論是家庭、感情、工作。你總盯著進食障礙解決,那就像你臉上有髒東西,你屏幕去擦鏡子,企圖把你臉上的髒東西擦掉,可能嗎?

你要學會看到現象後面的本質。進食障礙真的給你了一個大大的機會,重新去審視自己。成長,是一條路。這條路,不是直線,而是曲線。我們可以通過自我成長,來改善自己面臨的困境。這些所謂的心理創傷,原生家庭,也並不可怕,沒什麼大不了的。重要的是,你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看待自己的方式。

身體病了我們會治療,心理生病了也需要治療。平等的看待它們,不過是生病了而已。

02

進食障礙的表現

完美主義,不允許自己有任何瑕疵。思維和做事方法極端,不是零就是一。

對自己苛刻,在外人看來是讓人羨慕的自律。

內心敏感,內外不一致。正因為內心脆弱,對外佯裝堅強、自己過得很好。

自卑且自負,喜歡與人比較。

學習工作拚命,渴望成功,證明自己。

討好型人格,與人交往低姿態,渴求別人的親近與關注。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企圖做些事讓別人認可自己。

在意別人的評價,活的小心翼翼,生怕犯錯。

愛算計,表現在食物上是計算卡路里,生活上容易事事糾結,計較得失。

渴望被看見,卻又不敢被看見。

情感上易處於劣勢,容易扮演「受害者」角色。

承擔太多家庭的壓力,享受扮演「拯救者」。

思維固化,比較傳統,生活沒有太多樂趣。

內心冷漠,不信任人,對世間沒有任何希望與熱情。

災難性思維,把極小的事放大,認為做不好天都會塌了。

焦慮,總在盤算計劃,擔心未來。

不配得感、匱乏感、孤獨感、無力感…

03

進食障礙的成因

1.我執

這是佛教的一個概念,就是「執著於自我這個身份」。我們從小到大的過程,是一個塑造自我身份的過程。興趣愛好、工作、家庭、年齡都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給自己貼上的標籤,誤以為這個身份是「我」,然後就對「我」有了執著,於是產生痛苦。比如,你手上一塊三萬元買的手錶,摔壞了你可心疼了;同樣的表,是別人的,掉在地上你只會覺得真可惜。你會為了自己的孩子調皮而苦惱,卻不會因為別人的孩子調皮而苦惱。一切痛苦的根源來自於這個東西「是我的」,這個是「我的」孩子,都與「我」相關。

這部分內容可以講得太多了,我下次另外寫一篇文章講解。我之所以把「我執」放在成因的第一位,足以證明它的重要性。大部分人不會意識到這點,都在心理學的層面打轉。心理學是可以幫助解決一些問題,但不夠究竟,根源問題沒辦法解決的。

2.原生家庭

在家庭中的無力感,不被重視,沒有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有些連愛都沒得到,更別說無條件的愛了),與家人溝通障礙,甚至是遇到像《都挺好》里那樣的父母,都會產生一些創傷。

比如,當違背父母的需求和期望的時候,就會被父母大肆的否定、批判,甚至是打罵,於是隱藏自己真實的感受,做一個乖孩子。因為認定自己只有滿足父母需求,表現出父母期望的樣子,才能得到關注與讚賞,感覺安全,所以時常表現為「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滿足父母的期待,為父母爭光長臉,得到父母的認可,讓父母感到幸福」。於是父母用施加內疚感的方式,來「催長」孩子:「你看我們為了供你,多麼不容易,多麼辛苦,你要不爭氣,怎麼怎麼......」 「你成績要好,要懂事,要會幫我們分擔,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孩子拚命努力,想讓父母滿意,這看似很「孝順」,其實丟了自己的幸福,不斷地委屈自己以求得父母的認可,與其說孝順,不如說是「討好父母」更精確一些。

中國父母,普遍的期待,希望孩子有本事,爭氣。最好是跟親戚、鄰居炫耀炫耀,那才好。其實,可以理解父母的心態,而且很多時候父母也陷在他們的原生家庭的痛苦中,他們也對自己有要求,也不幸福,但是他們完全沒有任何覺察,所以把他們原生家庭的相處模式直接運用到你身上。

但如果我們以為按照他們的期待,來過自己的一生,真的是一種悲哀。這真的不是孝順。所謂的孝,首先你要過得幸福。而父母給你注入的「匱乏模式」,如果你沒有覺知,它對你的影響將可能導致你「匱乏的一生」,永不知足,達到了目標也沒有幸福感。

3.沒有解決問題、處理情緒的能力

進食障礙的人很糾結,搖擺不定,感覺做什麼都不對,小到早餐是喝豆漿還是牛奶,加糖還是不加糖;很多事情,沒有主見。很多時候還表現為,提問抓不住要點,不知道自己想問什麼,說話沒有邏輯,說一大堆丟給對方,認為別人彷彿應該知道你想表達什麼。這就導致學習或者工作上的事情來到面前的時候,驚慌失措,沒有目標與方向,而且內心深深的認為自己一定做不好,於是選擇逃避,而不停吃東西就是你逃避的手段。我在接受心一姐心理輔導的後期,基本上沒有涉及心理問題,而是教我如何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因為對自己要求高,某件事出了點差錯,或者你感受到別人對你有一些不滿,你會逃避,你不願意麵對這些感受,你對自己不滿,於是你不停地往嘴裡塞食物,以此懲罰自己。

但是不管你怎麼逃避,該做的事,該面對的人始終都在那裡,於是你一直逃,一直吃。

4.內在沒有精神力量,找不到價值

當一個人內在是空的,找不到自己內在的價值感的時候,就會向外求,希望得到認可,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這種精神力量表現出來就是一個人的自信。

用情侶關係舉例,一段和諧的愛情關係是男女雙方都有自己的喜好、想要做的事,就是有主心骨,兩個人都很自信,大家平時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想見面的時候見一面,還可以聊一聊自己最近的感受。一旦情侶雙方中的任意一方沒有內在精神力量,不自信的時候,就會每天都想要去試探對方,因為覺得自己差,總覺得對方要離開自己,然後向他乞求關注,於是一段不平衡的感情開始了。

同樣,因為你一直在乞求別人,從未關注過自己的喜好、理想與目標,所以很少會主動的去做真正想做的事。做不了事就沒辦法建設自己強大的內心,沒有內心的充實感。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你要知道:你把時間浪費在乞求別人關注你上是毫無意義的。你必須為了你自己而活,你必須為自己完全負責,你內心的空洞永遠無法通過向外求而填補,只有你自己找到你想做的事,只有你努力改善你的生活,只有你令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你的內心才不會空虛。

但往往尋找內在價值的過程不會很輕鬆,可能也會讓你失去一些你死守的東西,這也是大部分人不願意改變的原因之一。

5.底層信念有偏差

我們的行為、情緒、反應,並非外界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信念(即對外界的解讀)引發的。

舉個例子:

事件:吃的很飽,但還剩很多——信念1:浪費食物是錯誤的——結果1:再撐都吃完。

事件:吃的很飽,但還剩很多——信念2:我沒有任何問題,身體的感受最重要——結果2:吃不完就吃不完唄。

事件:吃的很飽,但還剩很多——信念3:我是有問題的,我恐懼我會繼續吃——結果3:暴食,然後自我攻擊,並以此結果加強信念3,不斷向自己證明自己是「有問題的」。

進食障礙常見的偏差信念:

食物是我的敵人、食物是危險的

我應該只吃有營養的食物

我永遠也無法對食物感到滿足

只要盤子里有食物,就必須吃完

食物能解決我所有的問題

我永遠不會為自己的身材感到驕傲

我必須是完美的…

6.自我認知偏差

很多進食障礙的人思維容易走極端,而且內心極度自卑,造成看待事物的角度有失公正,特別是看待自己的。眼裡總盯著自己的缺點,看不見自己的優點。總覺得自己很胖、很糟糕,個案通常都比身邊的同齡人優秀,且很多屬於外表端莊、身材標緻的類型,身體真的存在肥胖的情況,還只是佔少數。

7.無聊,沒事做

很多時候當你有事做的時候,你沒時間去想這些的,正是因為生活太無聊了,於是你就在自己小小的世界裡面拿著放大鏡找問題「玩」,雖然玩的你很痛苦,但是有痛苦的感覺總比無聊沒感覺好。(像我就是經常心一姐罵閑得慌的那種!!!)

04

為什麼久治不愈?——進食障礙的好處

我之前看過一句話「所有癥狀都是有好處的」。很多人明明痛苦死了,嘴上說著我不要我不要,你快走,但是身體卻很誠實,緊緊抓正進食障礙不放,為什麼?

1.它讓你有安全感

一旦你要做出改變,就意味著你要離開舒適區,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比如討好型人格,可能就要面臨你不能討好別人,你會害怕萬一我不討好了,全部人都會離開我怎麼辦?同樣,很多人減肥多年都瘦不下來,明明看起來很努力,卻總莫名其妙做一些讓自己沒辦法瘦的事,根源在於你害怕變瘦。比如,有些胖些的女生人緣比較好,她內在害怕自己真的變瘦以後身邊的人對她沒那麼友好了。(這一點有些繞,大家儘力理解下就好)

人喜歡熟悉的感覺,進食障礙是你鬥爭多年的對手,你對它很熟悉。如果要讓你離開它,你的恐懼在潛意思幫你選擇了緊緊抓住進食障礙。

2.它幫你逃避

逃避面對真實的自己,不願意接納現在的樣子。逃避一直堆在你面前,需要你去解決的事情。

因為很多進食障礙的人可能會自學很多心理學、身心靈、佛學的內容,但是學了大一堆之後依舊沒有改變,還是很痛苦。因為你看似在為了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而努力,其實你是在藉由不斷學習其他的東西,來逃避必須要你做的事情、你需要面對的現實,所以很多人會出現「靈性逃避」。

我也有這樣的情況,有天很焦慮的時候,突然有姐姐和我說「感覺很焦慮的話,什麼都別學了,就做事情吧,把你手上需要做的事拿起來。」後來我才發現,原來那段時間我需要寫論文,但我一直不想寫,於是給自己安排很多其他的事情去做,但是那件事一直像塊大石頭壓在心上,導致了我的焦慮。那天之後我突然明白,學習心理學、身心靈的東西不是為了讓你逃避現實的,而是為了讓你調整心態,更好地去面對現實,這才叫「落地實修」。

3.食物對你有意義

大部分是一種習慣,甚至是一種心理需求。比如,有人覺得「我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是我的,只有吃進肚子里的東西和長在我身上的肉才是我的。」吃到肚子里的才是自己的,才意味著自己擁有什麼。而對有些人來說,食物是塞進肚子,填滿空虛,是對抗空虛的方式。

4.沉重的存在感

因為中國大社會是講究「吃苦耐勞」的,所以大部分人其實不敢活得輕鬆的,總覺得身上要壓一個擔子才正常,覺得需要活得沉重才有存在感。比如,當同事全都被領導罵了,就你表揚了,其實你不敢太開心的。還有,當一個母親長期對生活有怨言,他的孩子可能不敢活得幸福,那是對母親的背叛。

進食障礙大部分時候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整個人輕飄飄的。當你與進食障礙鬥爭的時候,你能享受到痛苦,這種痛苦也是一種存在感。一個人肩膀上壓重擔太久了,一旦卸了,很輕鬆的時候反而很不習慣。

05

如何改變、自救?

1.臣服、交託

進食障礙的人很喜歡去控制身邊的一切,希望一切都按自己的想法進行,無法接受生活的變動,稍有失控就會極度恐懼。同樣,一旦認定某件事,某個人,就會產生巨大的執著。覺得如果沒有按自己的期待去進行,就會發生什麼什麼事情,嚴重到影響自己的整個人生。明明很小的事,卻無限放大恐慌,這就是「災難性思維」。

很多人的控制來自於覺得「自己什麼都懂」,特別是對孩子,覺得自己吃的米比孩子多,孩子一定要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才是對他最好的。這是真的嗎?你真的見多識廣、完全了解孩子的才能、而且很清楚以後社會發展方向嗎?

但是這個世界有它自己的運作規律,我們稱之為「道」。當你太執著的時候,你就無法看清世界的運作規律,你很容易與世界的運作規律背道而馳,就像逆流而上的小船,你的人生會很困難、且越來越不順利。而且你很執著的時候,其他的一些機會你完全看不見,你會錯失很多東西。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我是現在才有深刻的理解,當你把人生拉得更長更遠,而不是局限在眼前這一點的時候,你永遠不知道當前發生的事情是好事還是壞事。就像當初我認為進食障礙是我最大的困難,但是現在看來,卻變成我成長的動力。學會放下自我的控制,盡人事,聽天命。

有一個功課:在家裡跪下然後磕頭,嘴裡說「我願意放下自我,我承認我什麼都不知道」。每天五分鐘。這個功課是最簡單,也是最強大的。

2.願心

大部分人找心理諮詢都只是想找個樹洞訴苦,並沒有真正改變的意願。除非是自己真的用盡所有辦法都解決不了,痛苦到極點了,別人拉你一把你就從泥潭裡上來了。

願心是什麼?比如,一個人工資一個月只有3000,月輔導價格是5000,她借錢都要來做諮詢,這個人的願心比較強,容易拉出來。一個人工資是兩萬,但是看見5000的時候,總想討價還價,這個就會比較難拉出來。

很多人是沒有辦法真實地看清自己的願心的。

3.行動——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正常吃,每一頓都真的吃飽,這個是進食障礙的人最害怕的。

你看再多的書、懂再多的道理,比如,你心裡想著「今天我看了這篇文章,我懂了很多,我一定會變好的。」你依舊不敢好好吃飯,依舊在這個問題上放不開,你頭腦的「懂了」毫無意義。就像你去看心理醫生的時候也並不僅僅只是通過和醫生聊天,醫生給你講了什麼道理令你「想通了」你的心理問題就能解決了;而是醫生能做的是先改變你對現實的理解與認知的偏差,然後令你在現實生活中付出行動去印證你的理解與認知,然後你才能真正的做出改變。

真的實實在在的去改變,你現在的行為模式真的會變得和以往不一樣,你的確需要去做一些你以前不會去做的事,你現在的生活狀態也必須要向另外一種狀態轉變。

請從書籍和思考的自己好像可以變得很好的幻想中走出來。

你騙不了你自己的。

4.責任、擔當

心一姐輔導了我一年,在這個過程中我像一個小孩一樣,特別依賴她。其實我是不願意自己去成長的,在我結束諮詢之後,我突然意識到我必須要對我的行為負責,我的問題只有我自己能解決,我靠不了任何人之後。在那之後我開始真正的自己思考自己的問題,自己面對一些痛苦,然後我就得到了比較快的進步。當然現在能比較順也是因為當時心一姐姐把我的方向拉回了軌道。包括學習了很多知識,上了什麼心靈課程,你只是學了方法,真正要你自己去用了之後,那些東西才是你的。

學會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對自己的要解決的事情負責。

其他的見這篇文章:

06

在自愈過程中你需要知道的

1.改變需要時間

你不會在看完這篇文章後馬上就能有所改變,你也不會在按我說的方法嘗試了幾次之後就能馬上改變,即便你現在感覺自己懂了感覺自己找到了方法那也是需要在很長一段時間的行動和努力後你才能真的有所改變。並且,這個轉變所需要的時間絕對比你所想像中需要的時間要長得多。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兩年,也許甚至是三年五年,但是它永遠沒有你想像的轉變的那麼快,也絕對不會如你幻想的轉變的那麼輕鬆。

你能否有所改變和你熬過多長的時間沒有絲毫的關係,時間不會自動幫你把問題解決,你能否改變只取決於你為改變付出了多少,你為改變做了哪些努力。你習慣了只付出30分的努力然後幻想能夠得到100分的回報,但這絕對不會實現。還是那句,你騙不了自己。

關於你能否有所改變這件事唯有你自己要付完全的責任,如果你不為此付出努力,那麼無論你熬過多麼漫長的時間,那都不會有任何作用。

2.很難放下減肥怎麼辦?

我知道你很難放下減肥,但你必須放下急切瘦身的目標。就像我們之前說到的,用力過猛的目標,會越行越遠。

放棄這個目標,把內心的追求和匱乏,調整為自我接納和滿足,是最好的辦法。不過,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放棄減肥非常困難,因為你已經過於習慣對自己不滿意了。

那該怎麼辦?可以更深層的探討你的目標背後的動機,然後釋放掉。比如,小時候家裡窮吃的很不好,長大了就想證明自己擺脫了貧困,有條件吃好吃的了,就放開使勁吃;而她每次吃飯又都不允許自己剩飯,因為小時候節約慣了,浪費會感覺對不起家人。在她帶著覺知以後,就不會猛吃了。

3.轉變災難性思維,允許自己犯錯

你在恢復期可能會經常遇到,覺得吃了不該吃的東西,或者吃多吃多,都很容易引發災難性的思考,然後責怪自己。而災難性的思考,往往會導致暴食症大複發!學會轉變思維,不讓一個意外的失誤、不在計劃內進食,導致暴食症複發,即使你確實經歷了糟糕的一天,避免破罐子破摔,允許自己做的不好,然後儘快回到正軌即可。

4.無常

①人生總是起起伏伏、不斷波動、時刻變化的。所以你在改變的過程中一定會經歷某幾天狀態很好得要飛上天,但又會突然跌落谷底。掉下谷底的那一刻,你就會開始攻擊自己「你怎麼又犯病啦,我就知道你做不到,你真是太讓我失望了」。希望大家明白一個道理,人生就像不斷涌動的波浪,一直不斷地向前推進,但是有起有落,當落下去的時候反而是為下一次起來得更高做準備。所以要保持一顆平等心,去看待自己的時好時壞的狀態。平等心就是,當你狀態好的時候不要太開心,當你狀態差的時候不要自我攻擊。只有當你不自我攻擊的時候,你才能更快地走過低谷。

②生命是無常的,你無時無刻都面臨著死亡,只是我們每個人在死亡面前都有種「獨特性」,覺得誰都會死,除了我。我們之所以那麼痛苦,是因為太執著於「我」的存在了。所以希望大家在攻擊自己的時候,問自己「如果今天就是我的最後一天,我會怎麼對自己?我會做什麼?」

5.沒有偶像

進食障礙心裡總有一個「完美的人設」,自己一定要變得和那個人設一樣才甘心你。但是人無完人,包括你自己,也包括我。我也還存在很多缺點,我也不是現在完全不被飲食困擾,只是每次我發現自己焦慮地吃東西的時候,我會把它當成一個提示,提示我需要面對並解決一些事情。

真正令人喜歡的,永遠不是完美無缺、不會犯錯的人 —— 這樣的人哪怕再光芒萬丈,也不是真實的,只不過是小心偽裝和塑造出來的形象。沒有人喜歡和一個形象相處。我們喜歡的,是一個有血有肉,能夠看到成長的人。

6.相信自己沒有任何問題

你沒有任何問題,你只是把「進食障礙」這個標籤貼在自己身上了而已。雖然沒辦法做到完美,但是我們每個人在自性上都是圓滿的存在,有一天你會看到你的圓滿的。

未來,你是不能控制的,當下是你唯一能控制的。控制好你能控制的,未來就會自然的呈現結果。

有些問題,的確就不是你馬上能解決的,那麼就帶著問題先去生活。坦然的承受,沒那麼恐怖,暴食症的群體非常的龐大,你不過是其中之一,大家都在承受。

別因為暴食和減肥,徹底失去了生活!嘗試做一些新的事情,讓自己動起來吧!

不能接受,先承受,坦然的帶著這個暫時的問題,去生活。

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以上,祝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幸福。


推薦閱讀:

TAG:進食障礙 | 暴食症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