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棉甲為何會取代鐵甲成為軍隊主流?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院介紹過明朝的布面甲,布面甲在明朝國庫的空虛和軍隊作戰必須的裝備之間取得了一個平衡,提供了一個還算可以的解決方案。不過布面甲並非是為了防禦火器,主要還是防禦刀箭等傳統冷兵器,而隨著火器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到了明末清初,不論是甲片在外的傳統鐵甲還是甲片內置的布面甲,在火力之下都變得不堪一擊,這種情況下,新一代的衣甲逐漸出現,這就是棉甲。

棉甲與布面甲有何區別?

說到棉甲,許多人會將它與布面甲混淆,因為兩者外觀確實是比較接近,不熟悉的人難以分辨。事實上,棉甲和布面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甲胄,布面甲甲片內置,而棉甲不同於布面甲,其內部沒有甲片,是用棉花壓制,內部混合其他材料製成。

兩者的防禦對象也不同,布面甲側重對傳統刀槍箭支的防護,棉甲則偏重對火器的防護。

明人朱國禎在《涌幢小品》中記載了「純棉盔甲」的製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晒乾收用。見雨不重、霉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

而棉甲的製作工藝也經過持續改良,並非全部以棉填充,內部會添加織物、牛皮、紙等材料提升防禦力,實際上成為了複合甲。

棉甲的防護力如何?

經過如此工藝製成的棉甲,其對火器的防護到底如何?在講棉甲的防護力之前,小院先用棉被來舉個例。

打濕的棉被加木板,對於鉛子在一定距離上有良好的防禦能力,這個距離大致是在三十步以外,這是公認的,此方法也常常被用於實戰,甚至直到近代抗日戰爭中,還有部隊用八仙桌頂著幾床打濕的厚棉被來攻城。

戚繼光

的剛柔牌、清朝的翻被手,都是用的這個方法:軟壁無他奇異,用人所蓋綿被覆於木格上耳,固一時從便之法,然不若所制剛柔牌,四五十步之外可以遮銜鉛子,屢試無失。然近至三十步,亦要打透。但鉛子銃必是遠放,定無一二十步可放之事。今開法於後,不立圖者,秘之也。

又練翻被手,其用法五十名為一隊,手執水濕棉被,張其兩角,兼執單雙刀排列而前;繼以鳥槍長矛,較藤牌更為得力

在記載台灣抗日的乙未戰爭的《讓台記》中,也有記載,光緒二十年乙未八月二十三日(公曆十月十一日),嘉義縣蕭蘢學甲庄生員林碧玉率庄丁抵抗日軍,以棉被浸濕抵擋日軍火槍,日軍死傷亦多。林碧玉力戰不退,最後力竭,身中數槍而死。

(林碧玉,嘉義人,合族尚武,素嫻拳鎗劍術。是日,日軍攻擊該庄,玉率團勇數百名,手持雙劍,夾棉被漬水以當炮子。年五十餘,氣力健壯,御之,力竭。中銃陣斃。其子亦殉焉。)

曾國藩鎧甲,湖南博物館藏

棉甲實際上就是棉被防彈的輕便版本,棉甲的防禦和鋼鐵等物質不太一樣,他產生防禦的最主要方式是在於其韌性。是利用其材質吸收攻擊攻擊物體的動能,而不是利用其硬度將傷害物彈走。看起來這種防禦似乎不太可靠,但實際上,由多層堅韌的長纖維組成的細密網路對來自外界的衝力有著十分良好的吸收作用。因此棉甲在經受不很尖銳的弓箭和槍彈的射擊時,顯示的防禦力是十分良好的。

在《明史流賊傳》中有記載,李自成的騎兵:綿甲厚百層,矢炮不能入。一兵倅馬三四匹,冬則以茵褥籍其蹄

《滿洲實錄》記載「渾河橋之役」的由川兵與浙江兵組成的陳策部的明軍的裝備為「執竹桿長槍、大刀利劍,鐵盔之外有綿盔,鐵甲之外有綿甲。」這部分浙兵裝備重甲,與清軍驍騎血戰。渾河之戰,也是戚家軍的最後一戰,七千餘浙兵與川兵面對數萬八旗精銳,憑藉重甲與堅定的戰鬥意志,在給予清軍造成大量殺傷後,悲壯地全軍覆沒,渾河落日成為了戚家軍的最後一抹餘暉。

戚繼光的浙軍裝備的緝甲,實際也是一種棉甲,用棉花、紙、牛皮複合製成。《紀效新書》:今擇其利者,步兵惟有緝甲。用絹布不等,若紙、綿俱薄,則箭亦可入,無論鉛子,今須厚一寸。製法:在前用綿密緝,可長至膝,太長則田泥不便,太短則不能蔽身。

驍騎校棉甲胄,故宮博物院藏

如果光說對火器的防護如何如何,大家畢竟並沒有接觸過實戰的火器,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老式的布鞋應該不少人知道,布鞋的鞋底,是用舊的布料和漿糊製作成的,晒乾後一層一層疊加到一起,然後納成鞋底,納鞋底時用的是大針錐子,很粗很大,即使這樣的針錐納鞋底時也要握緊持續用力一段時間才能扎透,而鞋底的厚度不過是薄薄一厘米左右。

以布鞋的千層鞋底為參照,內部包含多種材料的棉甲,製作方法與鞋底類似,將採摘的棉花打濕,反覆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張這樣的棉片在綴成很厚很實的棉布,內外用銅釘固定,就是棉甲的主體了。

納鞋底的針錐

棉甲的普及與淘汰

棉甲為何會普及,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火器在戰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傳統盔甲無法抵擋,出於防禦力的需要,棉甲這種複合性的盔甲對防禦初級火器有著良好的表現。

二是因為棉花在元代後普及,是一種比較合適的織物甲材料,而且便宜易得,又可以保暖,所以普及的很快。

實際上,明末清初時期,明軍同清軍作戰時,棉甲還沒有大規模普及,那時的標準盔甲還是加甲片內置的布面甲,這點從存世的畫作與努爾哈赤、皇太極留下的鎧甲可以看到。

到了清朝中期,傳統鎧甲在火器面前已不堪一擊,反而成為了累贅。乾隆年間,對盔甲進行改革,軍隊的制式盔甲基本被統一為棉甲。

乾隆大閱圖中的鑲黃旗驍騎營士兵

到了清朝後期,隨著火器的發展,棉甲也被逐步廢棄,士兵改穿戎服,也即是古代的軍裝,比如現在電視中清宮戲中兵卒所穿的對襟號衣,棉甲連同傳統甲胄逐漸淪為儀式服裝,成為了COS服,失去了其實戰意義。

另外要說明一點,「脫離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棉甲也是如此。所謂棉甲能防火器,只是說在一定距離上能防禦初級火器,在國內對砍時還能扛一下,在西方軍隊的火器面前,套幾件棉甲也是被打個對穿,而隨著西方火器的引入,棉甲被淘汰也成為了必然。

小院之觀:明朝的布面甲為何會取代傳統盔甲成為主流??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小院之觀:從明朝神圖《平番得勝圖》中看中後期明軍的衣甲裝備?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明朝 | 盔甲 | 軍事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