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想給芒果買個遮陽帽,就在淘寶上找了兩款我覺得比較合適的。晚上回到家吃完晚飯,我打開淘寶對芒果說,媽媽給你選了兩頂帽子,你看看喜歡哪個,於是我倆就討論起來。
開始她選了西瓜圖案的,然後我問她:「你確定嗎?」當她看到檸檬圖案的,她又改了主意,說要檸檬的。我又問她:「你想好了?」她想了想,然後果斷的說:「確定了,我就要這個(手指著檸檬的帽子)。」於是我下單付款。
她想穿什麼鞋出門,她想看什麼動畫片,想吃什麼,我們基本都讓她自己決定。
這是很普通的日常生活不是嗎?
如果你看完下面這個心理學實驗,你就會明白,這樣的日常藏著的玄機。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關於「選擇」的實驗,他們把養老院里的老人分成兩組,以微妙的區別對待他們。
他們告訴A組的老人:
1. 你可以自己決定房間的布置,是保持原樣,還是怎麼改動,都可以,請告訴工作人員你想怎麼安排,我們會幫你做到。
2. 工作人員問老人:是否想要一盆綠植?如果想要,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所有的老人都給自己選擇了一種綠植。)工作人員告訴老人:現在,這些綠植是你的了,請你照顧好它。
3. 過兩天我們要放一場電影,如果你想看的話,請選擇是周四看還是周五看。
對B組的老人,他們是這麼說的:
1. 我們希望你在房間里住得舒適,我們也將盡全力在各個方面幫助你們,比如房間的布置,我們都為你安排好了,希望你能滿意。
2. (給每人發了一棵綠植)這些綠植就是你的了,工作人員會每天替你給綠植澆水並照顧它們。
3. 周四、周五我們會放一場電影,稍後會通知你安排在哪一天去看。
發現這其中的差別了吧:
A組老人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掌控。
而B組老人則是由養老院代他們做出大部分決策,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缺少控制感。
每一天,都是這樣的不同。
三個星期後,心理學家對這些老人和工作人員進行了調查問卷。結果顯示:
A組老人感覺更快樂,也更富有活力,機敏性和社交能力明顯高於B組老人。
這個結果也印證了心理學家的觀點:
選擇權、控制感和勝任感可以讓人變得更積極樂觀,更有責任感,更有助於身心的健康。對於老年人來說,還可以延緩衰老。
這個實驗是不是讓你所有思考?
最直接的啟發,就是我們如何對待已步入老年的父母。
我們通常認為孝敬父母,就是讓他們不操心、少幹活,跳跳舞、打打牌,「遊手好閒」地頤養天年。
其實,在適當的範圍內,給他們安排一些事情做,或者請他們為我們幫幫忙、出出主意,反倒對他們是有益的。
他們會覺得,自己還是有用的,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也由此和社會發生更多的連接,這些都有助於延緩身體和心理上的衰老。
其次,我們也可以從中學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實驗中,對待B組老人的做法,是不是像極了我們平時對待孩子的做法?事無巨細,大到人生理想、事業家庭、上什麼興趣班、交什麼朋友,小到吃什麼、穿什麼、穿多少、穿什麼顏色(《零零後》紀錄片中真實的記錄),都是我們給孩子安排好了,他只需要接受、照做即可。
結果如何呢?
孩子喪失了對自己生活的選擇權、控制權,就會有挫敗感,要麼不配合、抗爭,要麼投降順從、事事依附——不管哪種,都會導致層出不窮的問題。
主導本能是人的天性。
我的身體、我的思想、我的情感不由我做主了,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當孩子的問題讓我們感到焦頭爛額,不知所措時,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把屬於孩子的選擇權還給孩子,讓他學會為自己的生活做決定。讓孩子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練習自己做決定,明確自己的心意。
然而,並不是說給孩子的選擇越多越好,這裡面也大有學問。
心理學家做過另一個實驗。
讓AB兩組被測試者選擇買哪種巧克力。
A組在6種巧克力里做選擇,B組在24—30種巧克力里做選擇。
結果顯示,最終,A組想買巧克力的人數比B組多了10倍。
B組因為選擇太多,無法取捨,反而造成了困擾,產生了挫敗感。
這個實驗說明,比起太多的選擇,有限的選擇更能帶來積極的效果,人們對自己的選擇也會更加滿意。運用到教育上,就是要給孩子有限的選擇。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每個孩子的睡前洗漱好像都是父母頭疼的事兒,芒果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不洗澡,只洗漱的時候(冬天怕皮膚乾燥就隔天洗一次澡)。
一天眼看時間已經快到九點了,約定的最後一個故事也講完了,我抱著她往衛生間走的時候,她掙脫下來,和我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
捉到幾次又被她逃走後,我怒了,這麼好玩的遊戲玩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我靈機一動,把她抓住問:「你是想現在媽媽幫你洗漱,還是媽媽先洗,待會兒你自己洗?」
芒果眼珠一轉,選擇了現在我幫她洗。
有限的選擇幫我結束了這場洗漱拉鋸戰。
給孩子「賦權」,讓孩子自己做選擇,不僅可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孩子積極主動、自信篤定、有責任感的好品質。
通過一次次的選擇,孩子清楚了自己喜歡什麼,想要得到什麼,在某個場景中可以做什麼,對「自己」和規則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孩子清楚了,有些事情哪怕不想做,還是需要去完成,但他可以選擇完成的時間和方式,讓這個過程更愉快一些,他學會了靈活主動地去做事。
孩子清楚了,哪些是他自己的事情,是需要自己負責的,哪些是別人的事情,是他無法控制的,他就知道了邊界和責任感。
就是這一次次的選擇,造就了有擔當、自信、積極主動的孩子。
即使選擇錯了,也可以從錯誤中吸取經驗。名言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在正面管教中同樣認為: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自己的人生體驗,要比媽媽絮絮叨叨說一百遍管用得多,不是么?
什麼是自信?
在心理學中,自信是指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
個體如何評估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我想是通過經驗吧,通過自己是否做過這樣的事兒,做過多少次,成功過多少次這樣的經驗來評估吧。
所以說,自信心是對過去獲得很多成功經驗的結晶。
從有限的選擇開始,鍛煉孩子發現自己的喜好,了解自己的需求,評估情境的需要。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羅傑斯認為:「自己」是一個人過去所有生命體驗的總和。
假如一個人過去的生命體驗都是「被動」參與的,或者是按照別人的意志生活的,那麼他就會感覺沒有在做自己。
做自己很重要。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的後記里總結說:什麼是成功的一生?做自己,按自己的方式過一生,就是成功的一生。
我深以為然。
做自己也很難。看看我們這些大人就知道了。
有多少人,人到中年,卻依然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知道自己這一生為何而來。
迷茫,焦慮,隨大流,又將這一切傳遞給下一代,妄圖以己之「昏昏」讓孩子「昭昭」。
所以,說來說去,你終歸需要想清楚這兩個問題:
你,希望孩子做自己嗎?
你,相信孩子能做好嗎?
嗨~我是蘇西媽媽。
兒童心理學愛好者,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美國正面管教認證講師,一位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媽媽。
有育兒問題歡迎私信我,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蘇西媽媽育兒(ID:susimami)
TAG:兒童教育 | 自信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