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聊聊投緣
04-20
有人罵你,你會生氣。生氣是因為你接受了他的辱罵。這不在於你嘴上接受還是不接受,而在於內心是否把它當真。生氣必定是因為把某些事情當真——至少是部分當真的結果。令氣消下去的最快辦法莫過於,你正生氣,恍然明白,他罵的是另外的人,跟你沒關係。
解決煩惱與此類似,眼看著十分堅固的東西,「啪」一下,像肥皂泡破了,無影無蹤。有人罵你,需要至少兩個條件,第一,對方是愛罵人的人,或者說,他有罵人的習氣。有些人你會發現,想讓他罵人是很難的,縱然很憤怒,他也未必通過罵來表示憤怒。
明白這一點,就可以慢慢接受一些辱罵。因為這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包括自己,都有罵人的習氣。被人罵,主要因為別人愛罵人,而不是自己值得被罵。第二個條件是,在你和他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把他愛罵人的習氣熏出來,變成了現實。很多人都喜歡聚焦自己的體驗。於是,「他罵你」,你容易理解成「我是招人罵的人」——自己之所以生氣,更重要的是對這個結論的認可。「罵人」不是這篇文章最想說的。
假如你跟一個人接觸,感覺很好,如沐春風,你會怎麼想呢?最多的想法是兩種:第一,這人真不錯!第二,我們真投緣!這兩種都是有偏的。第一種偏差小一些。假如你之後因為彼此關係,起了煩惱,感到痛苦,按因果來說,先前一定種下了惡因。什麼是惡因呢?根本在於,對事情理解的偏差。我們一定會把事情總結成道理,概括成印象。因為腦子記不住那麼多細節。你和同桌相處三年,提起他,你會用一些典型的事情來攝持這三年,但不可能事無巨細地記著。那些典型的事情,再被抽象成感覺、印象,留在腦海里。一旦經過抽象,就必定和真實有偏差。像生的時候死已註定,但我們往往不會考慮,一定要到老、病、無常的時候,才漸漸把視線轉向死。轉向死的時候,又忘記了生。就像想起一個人好的時候,就暫時無法想起他所有的不好;想到他不好的時候,又忘記了他的種種好。當下「取相」與真實的偏差,生出一切煩惱和痛苦。「活在當下」的說法很流行,也很有道理。它的含義很深,以至於常常被膚淺地理解。其實,不妨考慮「忘記當下」,或者說「永遠不要活在當下」。具體地說,當你生氣的時候,你要提撕自己,眼前面對的境界,是整個生命中,無始劫來的生命中,極小的一部分,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如果糾纏在這裡,就太不明智了。就像下圍棋,忘記了大局而在小小的地方纏鬥。無始劫來的生命,就像一張無盡的大棋盤,有哪個細節和局部真正重要呢。
在一切時候,都提撕自己,當下發生的都是不重要的,瑣碎的,不足掛齒的。雖然瑣碎、不足掛齒,還是要好好做,因為下一個當下,每一個當下,都如同現在一樣瑣碎、不足掛齒;雖然好好做,卻仍然承認它的瑣碎與不足掛齒,而不因傾注心力便把它看得十分重要。這就是「忘記當下」的修行方法。回到剛才,你跟一個人剛接觸,覺得開心,會想:我跟他真投緣啊!這麼想,大體是沒錯的。但細究起來,還是會有偏差。因為我們總是取「當下」的相,把當下的感受和判斷看得比其他時候重要。倘不如此,世界上根本不會有恩斷義絕,因為一切恩義都可以平均分配在整個生命長河裡。當你覺得跟一個人特別投緣的時候,為了校準偏差,你要想:難道他跟別人就不投緣嗎?能夠跟我投緣的人,跟別人投緣,不是難事吧?想到這一層,有個好處,把自己淡化了——自己不再居於中央,而能以旁觀者的視角來審視彼此的關係。這就多少校正了「我們很投緣」的偏差。如果偏差沒有得到校正,未來也許會發生讓你覺得「我們特別不投緣」的事情。這樣,許多折騰、徒勞就會產生,並驅役你在生死中不停歇地流轉。不過,這種想法依然有偏差——他不會跟一切人投緣的。他能夠遇到的人,投緣的人,一定是有規律可循的。
因此,退居其次之後,要進一步校正偏差,還可以再往前走一點。就像照相,為了擺出最佳姿勢,要先向左挪一點,再向右挪一點。當退後再向前時,你會覺得:他儘管也會和別人投緣,但那些和他投緣的人,身上可能多少有些地方跟我類似吧!兩個人吸引、投緣,並不是兩個人的事情,只是兩個人身上某些特質的投緣罷了。因為這種發現,「慢心」會減少。慢,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慢有不同的表現,有「驕慢」,也有「卑慢」。「自卑」也是一種慢心,因為不能將自己與眾生平等對待,而給予自身過度的關注。張三和你第一次見面、吃飯,就聊得投機,並不意味著張三是特別會聊天的人,也不意味著你特別討張三的喜歡,毋寧說意味著:你的某些特質,在特定的時間、場合、氛圍下,與張三的某些特質合拍。一切都是因緣所成。如果下一次沒聊好,也不意外,任何因緣的缺失,都可能引發迥異的結果。
所謂「特質」,如果要追根究底,也是不存在的。「你身上的特質」、「張三身上的特質」,既不專屬於你,也不專屬於張三,許多人都會有。既然許多人有,又怎麼能叫「特質」呢?理解到這些,等回頭張三跟別人聊得更投緣,比跟你還投緣的時候,你儘管情緒上免不了失落,理智上,總還有些說服自己的理由吧!以智化情,就是這樣。之所以失落,是因為把「我與張三很投緣」當真了。先前以為專屬自己的,或者專屬你與誰誰之間的,現在看並不是——原來它是假的。你原以為這個包包是限量版,沒想到是大路貨。如果「諸法都無自性」的諦理,當下就能體認,是足以瞬間斬斷煩惱的。至少,見地上的偏差可以立時斬斷。而經久的習氣,還要慢慢磨。習氣的形成不是一輩子的事。假如你是一塊磁鐵,不僅鐵釘會吸引你,鐵碗、鐵盆、鐵桶,都會吸引你,直到你磁性消去的那一天。但木頭就不會吸引你。我們上輩子見過嗎?身為有情,你我之間,不可能說從來沒有見過,只不過緣分深淺有差別罷了。你這輩子遇見張三,我們會說,你上輩子跟張三有緣。雖然上輩子的你不是現在的你,上輩子的張三也不是現在的張三,但只要你有這樣的氣質,總會遇見一個跟張三相像的人。因此知道,我們之所以過這樣的生活,忍受這樣的哀樂,必定是有緣由的。推薦閱讀: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