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時出去走走比接受教育好么?

最近看新聞,一個小女孩一歲多起就跟隨父母徒步旅行,吃盡苦頭,膝蓋都是傷,現在四歲多了沒有上過幼兒園,父母稱好多東西是學校學不到的


幼兒園畢竟是集中式教育,是一種公共服務,是因為家庭越來越難以承擔教育職責才誕生的設施。

正所謂有教無類,孩子當然是自己教的好,不說幼兒園,就算到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是自己教得好——前提是你自己得有那個水平。

我相信牛頓要是有個兒子,要是他自己帶,不用上大學,也是一朵科學界的奇葩,啊不,大神


我想,放進燉鍋加蔥上蒜也能學到到處走走學不到的東西


幼兒園主要是給沒時間照顧孩子的家長設置的,講真,這裡留下的習慣什麼的,基本根本保存不了多少到小學。

幼兒園的小社會能教孩子的怎麼能比得上外面的大社會。


正想著這個問題呢 就有人找我了~

那啥 家長,麻煩靠下邊兒~讓您四歲的女兒上台來~我想孩子等這一天應該等很久了「

請問你的理想是什麼」

「長大後想做夢想家~」

那麼,未來的夢想家,你好,請問你在這個過程中是什麼感受?「

」我很孤獨,我沒有朋友「

可是你的爸爸媽媽是你的朋友啊~

」我不會讓朋友走這麼多的路「

但他們是為你好啊~

」但是這種經歷讓我的童年不愉快了,這和他們說的不一樣,我長大後只要看到和我現在差不多大的孩子的時候,就會想起我的童年,這段記憶永遠會在我腦海里 跟著我走在我還不知道什麼是童年的時候,我就已經沒有童年了,我最討厭的就是他們說的『我是為你好』「


最煩這種走極端的腦殘父母,讓一歲的孩子去吃苦他媽的有病么。旅行的東西學校學不了,學校的東西旅行中也學不了啊。人營養均衡身體好,教育均衡腦子才好。


謝邀,我兒子現在在鄉下養,天天追雞攆狗玩泥巴,還會幫著幹些農活,雖然時常幫倒忙。喜歡跟別人聊天,天陰了會去拍鄰居門讓別人收衣服。還會幹好多好多事,都是爺爺奶奶和別的老人家教的。

我也不知道這些東西他以後是不是用得著,會不會埋怨我不讓他學點正經有用的。

但是他現在跟開心,很有禮貌,看到別人干點什麼都會試圖去幫上一下。我希望他一直都這樣。

沒有人知道學什麼,養成什麼習慣對下一代有好處,既然這樣,就讓他學點必須的而且能帶來歡樂的吧。

對了,我兒子一歲十個月。


當初看這個新聞時,腦海中出現了一個「物極必反」。

遊學與常規教育,二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可作為比較的,兩者各有優勢,然常規教育是大眾教育也是主流教育。

什麼樣的形式才是好的兒童早期教育?每個家庭,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一套,但如果作為專業人士而已。好的幼兒教育,必定包含三個環境即:學校、家庭、社會。

學校:提供專業的教學環境

家庭:給予溫馨的成長環境

社會:培養獨立的人格環境

所以,一個人從幼兒的早期教育,到成年的大學教育,三個既定環境缺一不可。


搞幼兒教育不怕不管孩子的父母,就怕這種自以為自己知道點東西就可以自己教孩子的,講真的,我和一個姐姐當年在一土豪家帶小朋友,她家父母就屬於這種,被安利了各種所謂的教育孩子的神書,講道理看這些不如買本學前心理學看看,看了幾天就不管我們的建議了。


那個新聞我看過,孩子從小就走那麼多路,孩子的身體真的能吃的消?特立獨行要有特立獨行的本事,這對父母本身就不是高學歷的人,對孩子的教育來說,我保持懷疑。


生活是一場旅行,而不是目的。趁孩子還願意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多帶他(她)到外面的地方看看,以後,當孩子長大再去這個地方時,他(她)記得,這個地方曾經爸爸媽媽帶自己來過。

在旅行途中看到各種各樣的人,看到他們各式各樣的生活,你會思考,你該怎麼去生活。會改變你的思想,增加你的膽識,變得有主見,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心理 | 兒童教育 | 社會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