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投資者大部分是業餘投資者,只能在上班之餘偷看兩眼股票軟體,還得時刻準備按「老闆鍵」,而「技術派」需要時刻關注盤面,相比之下,「價值派」可以完全不看盤,只需每天下班後研究基本面的資料,從這一點上看,業餘投資者天生該入「價值派」。
在2007、2015年大牛市賺錢效應最好的時候,按「價值派」的理論,幾乎所有的股票都遠遠超過了它的真實價值,如果你繼續堅守這一派的理念,勢必要放棄中國股市最豐厚的一段利潤回報。
波動大的特點,也讓那些即使有先天信息優勢的機構投資者,也無法成為一個純粹的「價值派」,像2008、2018年那樣超級大熊市,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可以卧倒裝死,但機構是有平倉線的,股價跌到一定程度,就算是未來的「十倍股」現在也得割肉;
國外也是一樣,1929年的經濟危機中,格雷厄姆按照比凈資產還低的「清算價」買進的股票,結果還是腰斬爆倉;芒格的私募基金同樣在70年代的大熊市中被迫清盤,才投奔了巴菲特。而巴菲特之所以能堅守「價值派」的理念,不是靠意志堅定,而是因為他的錢來源於保險公司的長期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