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十分感謝唯墨的點評意見。
本文有劇透。
閱讀本文需要5分鐘,如果沒有時間,可以直接看第三部分--缺席:一個字都不要說
《地久天長》從最直觀的部分表現出了地久天長,那就是電影時長。175分鐘的電影既考驗觀眾,更是考驗導演王小帥的功力。雖然不像老式電影那樣分開幾幕,但是,這裡面電影的幾部分的敘事中心卻顯得尤為明顯,也有明顯的斷裂,這似乎是既想讓觀眾聚精會神卻又吊人胃口。刻意為之的因果顛倒使回憶和現狀沒有間隔,這種「融合」就是整部電影的框架——無論是過往還是如今,一切都是現實,它必須要根據現實來鋪排,但是,他又必須掩藏一些東西。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陰影,因此,這部電影也只是表現出了冰山一角。
活人給尿憋死
家國情懷是東亞電影的特色,即便是在吃大鍋飯的年代也是如此。不同單位企業的職工,都住在筒子樓里,一起生活,情如兄弟,這就是家族制的一種變種,這又是以一個更大的社會制度支撐的,那就是國有企業。這一個原本是社會化的產物,其目的是為了保證大多數職工的生存,還有更大的目標,建設社會主義。
但是,重新構建家庭甚至是以工廠為依託的宗族式體制,這到底算不算是社會主義呢?我們從電影就可以看出來,整部電影極其強調家庭對於人際關係的凝結作用,當然,這裡的家庭仍然是半開放式的結構,而且是服從於家長的,這從海燕的強勢命令就可以看出來,這裡的領導絲毫不輸於族長。如此的等級制度和家庭倫理強化,真的能夠構建一個通向社會的橋樑嗎?
家庭不是一個空殼,它需要它的核心,那就是父親。不難看到,整部電影的男性角色戲份極重。首先是鏡頭的運用,從一開始的遠景,就意味著這部電影是從家長的視角出發,於是只能用遠景去看水庫邊上的孩子,而對於每個成人尤其是男性,都是給了近景甚至是特寫,這裡面最重要的表現對象,則是劉耀軍一家。如果把電影分為回憶(過去)和現實(如今)這兩部分,回憶部分的主線無疑是星星之死,而現實部分則是耀軍。在過去,耀軍是以一個正直善良的男性工人出現的,他也有著身為男人的矛盾,這個則延伸到了如今。首先是他的喪兒之痛,即便他沒了孩子,卻依然要保護浩浩,因為他是明事理的——家庭都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的孩子沒了,別人的孩子仍要繼續成長,別人的家庭還要維持下去;其次則是他和被流產的「孩子」的矛盾,耀軍覺得自己沒用,海燕(領導)拆穿了自己隱瞞二胎,他們的第二個孩子(或許是兒子)就這樣沒了,而這個正是後來悲劇擴大的一個催化劑,後來和以前的徒弟茉莉好上了,也有種「還願」的意味,然而他最終還是不讓茉莉生下孩子,因為這是不符合家庭倫理的——他不可能讓茉莉當小三,私生子也不可能有何星星一樣的地位;再次的矛盾則是他和現在的養子的矛盾,他身為一家之主,卻根本管教不了這個從福利院抱回來的脫韁野馬。這些矛盾充分凸顯了「他不夠男人」,而一個沒有男人的家庭,自然是支離破碎的,更何況連他們真正的孩子,也已經沉入了痛苦的心潭之中。和耀軍所言相反,活人給尿憋死了。
TAG:地久天長(2019電影) | 家庭 | 失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