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者宜為下|重解道德經 第六十一章

作者:星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明

本文將通行本《道德經》與本人以多部簡帛古本合校的版本一併列出,以便讀者比較閱讀。

我在對《道德經》重新解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老子之說絕非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那樣平凡,其中所含深意超乎了我之前的想像。因此本人這版《重解道德經》顛覆了之前所有的版本,是對「古本道德真經」的全新破解,想必應該更為貼近老子的真意了。

究竟如何,請讀者自行品鑒,也歡迎探討交流。如有不喜請略過。

通行版本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

大者宜為下。

古本合校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天下之交也,牝恆以靜勝牡。

為其靜也,故宜為下也。

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於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故大邦者不過欲並畜人,小邦者不過欲入事人。

夫皆得其欲。

則大者宜為下。

古本釋義

大國,下游,天下的雌性。

天下的交配,雌性常憑藉安靜勝過雄性。

因為其安靜,故此適宜作為位置在下的一方。

大國因謙下小國,則取得小國;小國因謙下大國,則被大國取得。

故此或者謙下則能取得,或者謙下而被取得。

故此大國不過是想要兼并人口,小國不過是想要加入侍奉他人。

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則大的事物適宜作為位置在下的一方。

真經解讀

本章接著講治國之道,而且重點還是在治大國。因為大國是治理天下的關鍵,所以老子會用兩章的篇幅來講解治大國的精要。上一章的「治大國若烹小鮮」講的是內政,而本章講的則是外交。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老子在本章開頭用了兩種事物來比喻大國,一個是「下流」,一個是「天下之牝」。按照現代漢語的語言習慣,「大邦者,下流也」好像是在辱罵大國,但實際上,老子並沒有貶低大國的意思。這裡的「下流」是指河流的下游,河流的下游就是江海,因此這個「下流」之喻其實是把大國比作江海。

在《道德經》後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江海所以為百浴王,以其能為百浴下,是以能為百浴王。」(詳見《重解道德經》第六十六章)其與本章的「下流」之喻是相呼應的。若把其中的江海換做大國,這句話就變成:大國所以為百國王,以其能為百國下,是以能為百國王。這是不是很容易理解了?

「天下之牝」的比喻也頗耐人尋味。把大國比作天下的雌性,也就意味著小國是天下的雄性。這是把世界上的國家按照規模大小分為了雌雄兩類。為何要把大國比作雌性而把小國比作雄性呢?因為大國比小國更應該具備雌性那種陰柔寧靜的特性,大國更應該無為而治、果而不強。

老子倡導知雄守雌,崇尚雌柔之德,還把「浴神」稱為「玄牝」,而此處則是把大國比作「天下之牝」。這說明老子並不一定只推崇小國寡民而反對大國眾民。他對大國並沒有反感,也很喜歡如「天下之牝」一般的大國。

天下之交也,牝恆以靜勝牡。為其靜也,故宜為下也。

接下來,老子以動物的交配來說明「天下之牝」應該是怎樣的一種狀態。雌雄交配,雌性總是比較安靜的一方,雄性總是比較躁動的一方。雌性在交配時由於比較安靜,不用消耗太多的體力和精力,故持續時間更為長久。所以說,雌性的交配能力勝過雄性。

春秋時期,中國人對於交配與生育問題的態度並不像後世那樣的諱莫如深。這本來就是特別自然的事情,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所以老子直言不諱地用雌雄交配來說明陰陽兩類事物之間的普遍規律。

再觀察動物的交配方式,一般來說都是雄在上雌在下。為何雌在下比較普遍呢?因為雌性在交配時比較安靜,不怎麼活動,所以比較適合在下面;而雄性則需要較多地動作,所以更適合在上面。這樣才能更好地保持交配的穩定進行。

從動物的交配行為能很明顯地看出,雌性具有安靜、持久、處下的特點,而雄性具有躁動、短暫、居上的特點。那麼作為「天下之牝」的大國,自然也應該遵循安靜、處下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保持國運長久。

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於大邦。

雌雄交配,雌性相對安靜並處於雄性之下,故雌勝雄。同理,作為「天下之牝」的大國也會因謙下小國而取勝。大國由於對小國謙下禮讓,便能取得小國的信賴和仰慕,於是小國便樂於與大國交好,願意貢獻出一部分利益來換取大國的庇護。如此一來,大國便能從小國那裡取得利益。

如果小國謙下大國會怎樣呢?通行本《道德經》的結論是小國取大國,而帛書《老子》的結論是小國取於大國,也就是小國被大國取,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論斷。從現實情況來看,小國謙下大國,並不一定能從大國那裡取得利益,或許有時可以得到大國的援助,但更大的可能是被大國收編,成為大國的藩屬國。所以帛書《老子》的「取於大邦」應該更加貼近老子原意。

但是為何大國謙下小國就能取得小國的利益,而小國謙下大國卻反被大國取利呢?這應該是由兩者的自身條件決定的。大國的國力本就勝於小國,在國際競爭中具有一定的優勢。若小國不謙下,大國或許暫時不取小國,但總會有辦法讓小國遵守大國制定的遊戲規則,從而滿足大國的利益需要。而小國主動謙下,那就不必大費周章了,直接讓小國拿出一定的利益來換取和平發展權就行了。

再拿動物交配來打比方,雌性在下能勝雄,那麼雄性在下就能勝雌嗎?大家應該知道,就算是雄下雌上、顛鸞倒鳳,雄也不能勝雌。雌性與雄性交配能力的強弱,不是由上下位置決定的,而是由其生理特性決定的,是以靜勝躁的自然規律決定的。所以是「牝恆以靜勝牡」,而非牝恆以下勝牡。

可見,作為「天下之牝」的大國,能保持安靜是其取勝的關鍵。而作為「天下之牡」的小國,相對多動則是其本身的特性使然。小國能主動放下居上的態度而謙下大國,則是其權衡形勢之後做出的有利選擇。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老子從上文的推演中得出了一個結論:大國和小國採取謙下的態度所達到的效果是不同的。大國是「下以取」,小國是「下而取」。「下以取」表示的是謙下能順理成章地取得利益,「下而取」表示的是謙下反而被人家取利。大國謙下以取得利益,小國謙下而被人取利,這便是大國與小國的不同命運。

故大邦者不過欲並畜人,小邦者不過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

緊接著,老子又得出了另一個結論:大國不過是為了兼并人口,而小國的主要訴求則是尋求大國的庇護,也就是成為大國的藩屬國。老子眼中的大國外交是和平外交,並不是耀武揚威、囂張跋扈的強權外交和霸權主義。因此,大國的主要訴求還是在於吸納人口,而非佔領土地。人口始終是國家最重要的資源。古代農業生產力較低,完全是人力耕作。因此,只有增加人口才能耕種更多的土地,收穫更多的糧食,而更多的糧食又能養活更多的人口,如此便能形成國富民強的良性循環。所以古代的大國會把擴充人口作為第一要務。另一方面,古代的小國一般會成為大國的藩屬國,如此便能得到大國的庇護。這些藩屬國常常要給宗主國朝貢,其君王要向宗主國的君王稱臣,故稱為「入事人」。

大國想要獲得人口及其它利益,小國想要用利益和臣服來換取安全保障,雙方一拍即合,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這種大國與小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可以說是皆大歡喜了。

則大者宜為下。

上面講了那麼多大國謙下的道理,其實可以進一步說,凡是大的事物都適宜在下。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大的事物必須滿足穩定和深沉的狀態才有可能長久,否則就很容易發生混亂,甚至導致全面崩潰。而穩定和深沉的狀態一定要在相對靠下的位置才好實現。因為下為根基,下為涵容,不在下如何能深根固氐、海納百川呢?

本章評述

本章先用河流下游與天下的雌性來比喻大國,這兩個比喻都是為了說明大國謙下的道理。河流下游為江海,它可以海納百川、涵容萬物。大國如江海般處下、包容,則百國歸附。而雌性之喻則有點令現代人尷尬,老子是通過動物交配的一般規律來論證大國宜為下的。

闡明了大國謙下的道理,接下來就引出了大國與小國之間的外交策略。最好的方式是大國與小國都能謙下禮讓,如此便能實現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的相對融洽的國際關係。

老子的外交主張是非常明智的。事實上,中國古代的朝貢體系就是以這種思想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中國歷代王朝大多對藩屬國採取懷柔政策,厚往而薄來,很少干預其內政,卻總是無償為其提供保護。這正是對「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的有效實踐。只是後來的統治者們越來越自我膨脹,習慣了以「天朝上國」自居,致使舉國上下都深陷夜郎自大、虛榮自負的泥沼之中,從而導致了中國在近代被西方國家集體超越。而某些西方國家,曾經奉行的是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這與謙下禮讓的外交原則完全背道而馳,如此引發兩場世界大戰就不足為奇了。

本章最後,老子把大國謙下的道理引申為「大者宜為下」的普適之道,從大國延伸到大者,從外交策略提升到哲學思想,實現了治國理念與道的合一。老子講治國理政,無不是以大道為根本、為依歸。只有心中有道,才有可能真正地做到以道治國,乃至以道治天下。

推薦閱讀:

TAG:道德經(書籍) | 文化 | 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