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從屌絲到聖賢(一):可複製的曾國藩方法
文/疆又予
1860年夏,太平軍再次攻破清軍江南大營,隨即攻佔蘇州、常州,使清軍圍攻南京(天京)的計劃受挫。消息傳到北京,咸豐皇帝震怒,與太平軍打了十年,眼見即將剿滅叛亂,卻不想八旗軍難堪重任。
看來這平叛的頭功是算不到滿人頭上了,無奈之下咸豐皇帝一道詔書傳於身在湖北的湘軍統帥曾國藩,命其發軍平叛,否則提頭來見。
曾國藩接到詔書後緊鎖眉頭,回想一年前被太平軍擊敗於安徽三河城,湘軍不僅損兵折將,而且戰死了弟弟曾國華。前不久,太平軍英王陳玉成部率軍自桐城出發,僅用十二天時間,就攻下英山、霍山,進入湖北攻克黃州。如果不是英國人為保障自己在華貿易,出面武力干預,加之天平軍內部接應不及時,武昌必然失手。太平軍兵鋒正盛,而皇命難為,曾國藩苦苦思索該如何是好。
正在曾國藩寢食難安之時,素有「蕭何」之稱的湘軍將領胡林翼來訪。知曉曾國藩苦惱後的胡林翼,當即便吟誦了一首詩,「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曾國藩作為理學大家一聽便恍然大悟,南京(天京)有長江天塹,如果僅用步兵作戰面積有限,不易於分散太平軍的兵力,如果水路並進,攻取南京(天京)就容易多了。當年西晉大將王浚,就是打造巨型樓船順江而下,衝破東吳在長江密布的鐵鎖而攻取南京活捉孫皓的。
若要水路並進直取南京(天京),就需先取安慶。安慶自咸豐三年(1853年)為太平軍佔領後,一直是拱衛南京(天京)的西線屏障和糧源要地。湘軍若能取得安慶,那麼攻取南京(天京)便指日可待了。
兵貴神速,於是曾國藩和胡林翼,統率湘軍水陸兩師5萬餘人,奉詔自湖北大舉東進,在攻陷太湖、潛山鞏固後方之後,命令自己九弟,時任道員的曾國荃率陸師一萬餘人,會同提督楊載福的水師4000餘人圍城,並命令副都統多隆阿、按察使李續宜率騎兵和步兵共計2萬餘人為二人做後援。
曾國荃立功心切,率領士卒星夜兼程,於1860年6月初到安慶城下開始圍攻。安慶被圍困,南京(天京)岌岌可危。天平軍不得不從江浙戰場調大量兵源趕赴安慶戰場,同時遣太平軍頭號戰將陳玉成前來救援。但6月20日楊載福水師趕到,並攻陷安慶東路要地樅陽鎮(今樅陽縣),安慶被合圍。太平軍救援失敗,之後雖屢屢強攻均無甚效果。
1861年5月,湘軍程學啟部由炮眼殺入,攻陷北門外護城三壘,斷絕了守城之軍的陸路糧道。同年9月,湘軍用地雷轟坍安慶北城,水陸各軍乘機突入城內,安慶陷落。
安慶被湘軍佔領後,南京(天京)西線屏障盡失,太平軍對清軍不得不轉入只能防禦階段。清廷收到安慶大捷的消息後,嘉獎湘軍及其統帥曾國藩,同時為了更快的將太平軍剿滅,清廷於1861年12月15日授予曾國藩節制蘇、皖、贛、浙四省軍務。曾國藩成為滿清自立朝以來最大的封疆大曆,同時也成為了滿清最大的地方軍閥。
安慶大捷後,湘軍越戰越勇,於1863年6月13日拿下雨花台,之後水路兩軍合圍南京(天京)。一年之後,即1864年7月19日,湘軍曾國荃部攻破南京城,7月22日在南京郊區活捉太平天國後期主要將領李秀成,10月25日活捉幼天王,歷時十四年的」太平天國「起義被平定。
在眾湘軍將領彈冠相慶之際,曾國藩不由得後脊柱發涼,還不時的嘆氣。九弟曾國荃問道,既然咱曾家兄弟拿了頭功,朝廷理應封賞,大哥為何嘆氣。
曾國藩將正在看的《三國演義》扔給弟弟,曾國荃看到了當年蜀將孟達給劉備的一份信。信上寫道,昔申生至孝見疑於親,子胥至忠見誅於君,蒙恬拓境而被大刑,樂毅破齊而遭讒佞,臣每讀其書,未嘗不慷慨流涕,而親當其事,益以傷絕。
曾國荃也知道,歷朝歷代功勞過大的人都得不到善終,於是一臉茫然的看著大哥。曾國藩看著弟弟迷茫的表情,當即上奏朝廷主動裁撤湘軍,並留下詩文「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山高心自知」來表達自己終守臣節的決心。
在剿滅」洪楊之亂「後,曾國藩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居一品,並一直致力於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和國家的教育事業直到生命的盡頭。1872年曾國藩逝世,被授予清代最高的謚號"文正"(清代僅八人被授予文正)。
曾國藩死後,鑒於他生前的成就,種種傳說就流行了起來,最為流行的便是「巨蟒轉世」或是「靈蛇出洞」。原來曾國藩生前曾經得過一種牛皮廯的皮膚病,經人手抓之後廯從皮膚上脫落下來,好似蛇蛻皮一樣。於是人們就把這一現象和曾國藩的成就連起來,說曾國藩祖父在曾國藩出生前一夜,夢到一巨蟒落在曾國藩母親就寢的房間,之後曾國藩便出生了。
當然,這不過是子虛烏有的傳說,就如同劉邦斬白蛇起義,說劉邦是赤帝子的兒子一樣靠不住。
根據美國人裴士鋒(中國史歷史學家)考證的當年與曾國藩交往的美、英兩國人士的記錄表明,曾國藩是一個家庭出生貧苦的農家子弟,而且智商也並沒有超出普通人多少,不過非常有韌性、毅力和規劃。
摒棄民間的傳說,翻開正史可以看到,曾國藩不僅僅是家境差,而是還是一個智商低、性格壞的差勁孩子。
智商低主要表現在,曾國藩從14歲到23歲,整整用了九年,考了六次都沒考中秀才,第七次才中。相比於明朝和他有同樣成就的張居正(12考取秀才,16歲中舉人,23歲中進士),曾國藩可是弱爆了。如果要用今天的換算方法,曾國藩相當於9年上了3遍高中,連個2本都沒混到。如果他是你的同學,你難道不認為他是弱智?
性格差主要表現在曾國藩年輕的時候比較浮躁,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貪財好色脾氣差。比如有一天外面刮著大風,街上都沒什麼人,但是曾國藩就是坐不住,看書怎麼也看不進去,便出去玩耍,之後非常懊悔在日記中大罵自己。還有聽說朋友娶了漂亮小妾,非要去朋友家找種種借口拖到後半夜終於見到小妾一面才滿意回家。這些毛病在曾國藩的日記里可以看到。
說道家境差,翻開曾國藩的家譜可以發現,從南宋一直到滿清嘉慶朝,這五、六百年的時間裡,老曾家連個秀才都沒中過,家裡基本上沒有教育的環境和基因,但是曾國藩之後,曾家代代都人才輩出,而且曾國藩還從自己的湘軍部署中培養了26個正部級官員,50餘個副部級官員,甚至他還影響了近代的諸多人物。比如建立民國的黃興元帥,建立新中國的毛澤東主席,還有他的對手蔣介石。
通篇來看曾國藩的一生,會發現一個各方面天賦都非常普通,甚至略低於普通人的這樣一個人可以取得這樣大的成就,那麼一般人都可以取得這樣的成就。可是為什麼大多數人沒有取得呢?因為方法不對,可能還有觀念不對!
比如,很多人認為人過三十不學藝,覺得三十歲以後的人也就學不會什麼了,但曾國藩卻不這麼認為。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就是攻下安慶和南京的那個曾國荃。在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日子裡,就開始遊手好閒,而曾國藩卻勸弟弟要多讀書。
曾國荃說自己四十歲了讀書也沒什麼用了,但是曾國藩在給弟弟的信中說,自己四十三歲才帶兵打仗,很多事情從那個時候才學,到現在十二年了,這十二年里,自己在待人、交友、打仗、讀書、育人等多方面都有很多的進步,而你才四十歲,未來的進步空間很大,並寫對聯「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來勉勵弟弟和自己。不久之前,一位80歲高齡的老演員王德順通過網路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人生從四十九歲開始也不晚。
取得大成就需要靠一種方法,更要靠觀念、信念。現在回到曾國藩十四歲第一次參加鄉試,從曾國藩的一生來學習他如何讀書、如何修身、如何創業(湘軍)、如何致敵、如何功成身退等等,可以讓每一個人都取得大成就的「曾國藩方法」。
首發同名微信公眾號:讀史銘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