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3D touch的應用內使用情況這麼低?

為什麼目前的3d touch的應用內使用情況這麼低?越來越趨於雞肋?

似乎除了蘋果自帶的應用支持的維度比較深,例如簡訊按壓發送鍵會有新功能。

其他的廣普應用基本上都不怎麼感冒。難道是自high模式?

之前的許多設想,例如:

對導航欄的深緯度的擴展:如果微信可以按壓朋友圈的導航欄預覽最新的消息,多麼方便。

對發送鍵的定義:輕按換行,重壓發送。

對遊戲功能的擴展:重按壓和輕按壓的不同的控制邏輯。

目前這些完全沒有適配的跡象。

同時蘋果對於重壓和長按的妥協:例如iOS11的控制中心,也會增加邏輯上的混亂並造成適配慾望的降低。


因為蘋果自己的3d touch應用並不能很好體現3d touch的性能。

目前系統自帶的3d touch就是『應用』多了一個快捷鍵。

而且這個快捷鍵並不快捷,還不如你直接點開看來得方便

例如:

  • safari 按壓超鏈接——這個跟你直接點超鏈接打開有什麼區別?而且你還不能松按壓
  • 照片app按照照片預覽——是個人都發現按壓預覽需要1秒鐘,直接點圖只要0.5秒。
  • 對備忘錄、提醒、日曆可以查看最新的一條——理念很美,但是首次3d touch打開,並且顯示最新一條至少要2秒,而且你打開該應用查看只需要不到1秒。
  • 在ios10之前3d touch一下『設置』能開關無線區域網,蜂窩網還比較方便,但是到了ios11,就不如設置中心了。


謝邀!

核心原因還在於使用率、用戶體驗與開發成本的收益判斷。

一方面可支持3D touch的設備,在所有使用app的用戶中佔比並不高,另一方面這些人群很大一部分很少用3D touch,兩個漏斗減下去所剩下頻繁使用或喜愛使用該功能的用戶就更有限了;

而反觀相關app在開發時候,單獨為他們開發具有3D touch用戶交互的功能成本並不低,就算做了,還要培養用戶在該應用中的使用習慣;

而少有必須通過3D touch才能體驗的功能,從產品角度來看,我設計一個大家手機都能使用的功能遠比單獨做3D touch交互要收益高,所以除非從創意角度拉攏3D touch用戶外,大部分app應該是不會做太多這方面設計的。


哈哈哈哈哈之前想買X的 因為花了太多錢去玩模型手辦了 現在沒有買到。現在用的蘋果設備是5s。

說一個簡單的 就是習慣。

我媽媽是用8的 當我用她的手機的時候 我沒有在意用3D touch 因為我在安卓上面並沒有如此明顯的應用或程序供我使用。假設這在蘋果安卓轉蘋果的新用戶的存在這種現象的話 這也就是普及率如此低的原因了。

老實說挺雞肋的 比SIRI的作用還低。聽過王自如說這個功能確實能夠加深用戶的交互。在娛樂至死的年代大家可能都去關注手機顏值-全面屏 遊戲 什麼的了。普及還是要靠蘋果公司啊。


我就很常使用3Dtouch 一般的場景有:

1微信掃一掃 包括加好友和付款

2支付寶掃一掃或者付款碼

3現在iPhone x的主頁有3D touch的手電筒和相機入口很方便

4音樂軟體的音樂雷達識別的時候

總之3Dtouch只要能給自己帶來一絲便利,那麼他的效果就達到了


謝邀。

因為有不支持3d touch的iPhone SE,iPhone6,iPhone6 plus還有快要退役的iPhone 5s。以及有時候需要順便適配的iPad。

上述四款機型,也是主流機型,要怪就怪蘋果太雞兒抗用了,四年前的6系列和5年前的5s現在還可以服役。

開發者必須兼容上面的機器,弄3dtouch就要兩套方案(保證所有機型的體驗差別不大)

換句話說,懶。

既然現有手勢能滿足90%以上的需求,就沒必要非得上3dtouch了。


1 容易誤操作。

2 有學習成本。

3 沒有必要性。


推薦閱讀:

TAG:iOS開發 | iPhone6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