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抗擊肝炎最重要的一環,如何成功阻斷乙肝母嬰傳播?

丙肝治癒得以實現,那麼乙肝呢?

然而,與乙肝病毒的鬥爭卻還在持續中。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約有9000萬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美國伯明翰阿拉巴馬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羅光湘介紹,肝癌90%以上是由乙肝引起的。由於個體差異不同,目前我國乙肝的治癒率只有10%左右。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曾表示,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在抗擊肝炎方面已取得巨大進步。中國大規模實施乙肝免疫接種,少年兒童群體中慢性乙肝病毒傷害下降幅度達97%。

基於現有研究,WHO曾提出6大幹預乙肝治療目標:

⑴ 提高兒童期HBV 疫苗覆蓋率;

⑵ 通過聯合免疫或其他方法預防HBV母嬰傳播;

⑶ 將安全注射的覆蓋率提高至90%;

⑷ 將每年向每名注射毒品者提供無菌針頭和注射器的數量增加至300個;

⑸ 提高病毒性肝炎感染的診斷率至90%;

⑹ 使超過80%符合條件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得到相應的治療。

在這些措施中,提高治療比例及實現乙肝母嬰零傳播無疑是最具有成效、最關鍵的措施

HBV母嬰傳播的途徑有哪些?

HBV母嬰傳播的途徑有宮內感染、產時感染和產後感染。宮內感染是指胎兒在母親體內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到母親體內乙肝病毒的感染。

產時感染是指母親在分娩的時候,新生兒吞咽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陰道分泌物,或在分娩過程中因子宮收縮促使少量母血滲漏入胎兒血循環引起嬰兒感染。

產後感染實際上屬於乙肝病毒的「水平傳播」,主要是通過哺乳和生活中密切接觸傳播。

大量的流行病學資料證明,在沒有使用乙肝疫苗和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主動+被動聯合免疫進行母嬰阻斷的情況下,產時感染占絕大多數,約為80%~85%,產後感染約為10%~15%,產前宮內感染約為5%~10%。

如何提高母嬰阻斷成功率?

育齡期女性HBV篩查和干預

我國指南指出,慢性HBV感染育齡期婦女應做到計劃妊娠,妊娠前進行基線評估:HBsAg、HBeAg、抗-HBe抗體、HBV DNA、肝病嚴重程度及是否合併其他病毒感染等情況,此外評估其對妊娠的承受能力及母嬰傳播的風險。

有效抗病毒治療

妊娠患者血清HBV DNA高載量是母嬰傳播的高危因素之一,當孕婦HBV DNA 水平>6 log拷貝/mL 易發生宮內感染以及免疫預防失敗。近年有研究顯示,對這部分母親在妊娠中後期應用抗病毒藥物,可使孕婦產前血清中HBV DNA水平降低,提高新生兒的母嬰阻斷成功率。

2012年歐洲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及亞太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首次將抗病毒治療推薦用於妊娠乙型肝炎的防治。中國育齡HBV感染人群基數較大,近年來,國內一些研究者也先後積累了較大樣本的研究成果和臨床實踐經驗。基於此,2015年中國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及美國肝病研究學會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亦將抗病毒治療寫入妊娠乙型肝炎防治,對控制妊娠期肝炎及消除母嬰感染起了重大推動作用。

張華教授針對「高病毒載量-宮內感染」作為切入點,通過大樣本、前瞻性、對照、動態臨床隊列研究,選擇HBsAg陽性、HBV DNA>2×106 IU/mL的高病毒載量孕婦,孕期給予LdT或LAM抗病毒治療,監測治療前後HBV DNA、HBeAg、肝功能變化,觀察孕期抗病毒治療的療效,經過5年的探索發現:孕期抗病毒治療能顯著降低母體病毒載量,減少胎盤途徑導致的宮內感染,服藥組嬰兒未發生母嬰傳播,母嬰阻斷率接近100%。

聯合免疫方法治療

採用主、被動相聯合的免疫方法進行治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阻斷乙肝母嬰傳播。主動+被動 (乙肝疫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聯合免疫方法是目前公認的阻斷乙型肝炎母嬰傳播最主要且有效的措施。

主被動聯合免疫指給HBsAg陽性母親所分娩嬰兒多次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其中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激活機體免疫系統產生抗-HBs,形成主動免疫;而HBIG可直接清除遊離的HBV,產生被動免疫。

新生兒疫苗接種

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預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乙型肝炎疫苗的有效成分是HBsAg,誘導人體主動產生抗-HBs而發揮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以及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指南均建議:慢性HBV感染產婦的新生兒經聯合免疫預防後應鼓勵母乳餵養。近幾年各國不斷更新的各類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均明確指出:HBV感染產婦的新生兒,在接受規範的聯合免疫預防後,不論產婦HBeAg狀態如何,產後都可以母乳餵養。這已成為一個被廣泛接受的觀點。


推薦閱讀:

TAG:乙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