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掉一個人的方法有三種:一閑,二忙,三滿足!

我們都知道,人不能太閑,不然閑著閑著就廢了。

有一年,著名收藏家馬未都被人拉著去參加飯局,結果到了一看,煤老闆請客,幾大桌子都是頂級人物的子女。

那頓飯馬未都吃得是沒滋沒味,很彆扭,後來他說,這些人真沒出息——參加這樣的飯局,吃這樣一頓飯。

還有一個二代曾自嘲過,他們這些人看著是風光,但實際是非常「窮」,意思就是說他們的精神很貧乏,因為他們閑散慣了,人生幾乎沒有什麼追求。

求什麼呀,他們從小就什麼都不缺,根本就沒有個奮鬥事業和追求夢想的動力。

或者說,富貴閑人嘛,生來就是享受的,事業啊,夢想啊,都是窮人、老百姓才熱衷的字眼。

這是一種閑法,還有一種「閑」,是窮閑。

比如在很多大企業和某些講究安逸舒適的單位里,也是有很多讓人很閑的崗位,大家上班沒事幹,錢也照樣發,很多這種都是被閑廢了。

道理很簡單,因為你沒有什麼來托著你這個「閑」,一旦企業出了變故,你哭都沒地方去。

想必前兩年那個被裁撤掉的收費站大姐對此是深有體會。

這就像是有錢人的孩子吃喝玩樂是花花公子,而窮人的孩子要是如此,那一個「敗家仔」的帽子是脫不掉的。

但「閑」還不是最厲害的,實際上從廢人的程度上說,「閑」還相對容易挽救,真要逼到一定時候,人想閑也閑不下去。

普通人家,真心是閑不起的。

真正厲害的是「忙」。

年輕人有個錯覺,總覺得忙是上進的表現,如今很多人都習慣在朋友圈曬自己的「忙」。

不是熬夜加班,就是外地出差,再不就是凌晨三點的城市。

「忙」是一種狀態,很多時候都能給人帶去優越感的。

有個朋友就是這樣,他老覺得不忙的人都是沒出息,不思進取。他說他的人生觀就是奮鬥,就是幹事業。

所以呢,他必須是有事做才安心,自己做了一個小公司,天天忙到團團轉,雖然很辛苦,但他覺得很幸福,很有成就感。

人生嘛,就是忙起來才好,有句話不就說了,「忙起來,可以治癒一切矯情。」

真好。

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

但是,很多忙其實都是瞎忙。

有句台詞我覺得很有道理,「是因為笨,所以才加班到很晚!」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句話都是對的,忙,其實是能力不足的表現。

特別是創業界,「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飾戰略上的懶惰」,方向不對,努力白費,這說得都是一個瞎忙的情況。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干正事的人都知道這個理,事實上,做事都是要講究節奏的,緊一段,松一段,該忙時候忙,該閑時候閑,這樣才能持久下去。

上面說到的那個朋友就是如此,沒日沒夜的忙活了一兩年,錢不但沒賺到,反而還是虧了上百萬,而且身體差點累垮了,頸椎、腸胃、睡眠......都出現了問題。

後來他對我說,那時候忙其實是心慌,「忙」好像就是證明自己在努力,沒有耽誤時間,但自己潛意識裡也是知道忙得沒什麼道理。

現在好了,半退休狀態歇了兩三個月,總算是想明白自己要幹什麼了,然後改放棄的放棄,改堅持的堅持,業務線一收縮,利潤反而迅速回升了。

這才是健康的工作狀態嘛,還是要相信簡單和常識的力量。

除了「閑」和「忙」容易讓人廢掉,還有一種就是「滿足感」。

俗話說,知足常樂,但人要是真知足了,那他一般是暮氣沉沉了。

何況所謂「知足常樂」,意思是要人少一些對物質的佔有的慾望,少一點貪嗔痴。

而不是一種滿足現狀的狀態。

現在流行說「舒適區」,就是這個道理了,不管人還是企業,一旦進入到「舒適區」,那麼就等於是判了死刑的緩刑。

要知道,這個世界的法則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和企業都必須是縱情向前,才可以與時俱進。

但你一想停留,覺得現在也不錯了,那麼你實際就已經落伍了,當然,讓自己留在舊時光也是一種選擇。

這全看各人對自己人生的安排,求仁得仁罷了。

有時候我覺得,生活是苦澀的,是充滿荊棘的,世界總是在變化之中,讓人想歇一歇都不行。

但後來我想明白了,時光如水,它一直是流動的,你覺得日子有些難,那說明你是在成長,你沒有停滯不前。

我們每一個人之間都有時差,但沒有快慢之分。有的人22歲結婚,25歲離婚;有的人25歲找到工作,28歲成了副總經理;有的人28歲第一次出國,35歲定居國外;有的人40歲依然單身,50歲才碰到真愛;有的人60歲就去世了,有的人90歲還在環遊世界。

命運給的禮物和災難,一點不會少。你該走的彎路,一米也不會少。所以不必著急,一切都會準時發生。

你要做的就是努力和堅持,然後,人類的全部智慧都在等待和希望里。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這其實是一個生機綿延之道。

或可以說,保持滿足,實際就是抗拒生長。

不管你願不願意,這個世界總是在變化之中,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是。

推薦閱讀:

TAG:人生 | 人生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