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好,我是阿四。公眾號【阿四說鞋】
在對威少的兩雙專屬簽名鞋做過測評之後,阿四決定詳細地測評一下正處於風口浪尖的保羅喬治第三代簽名鞋(以下用pg3指代)。
為了蹭熱度,阿四新開坑,詳細測評保羅喬治第三代球鞋:Paul George 3
pg3的包裹性只能說中規中矩,前掌的toe box高低適中,既不像ce2017那樣腳趾完全沒有活動空間,也不像前幾代羅斯那樣腳趾可以自由飛翔;pg3將腳趾控制在一個舒適的空間中,在包裹與靈活中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前掌腳趾區域滿分。
△前掌腳趾區域滿分
中足部分先說自pg2繼承來的「動態翼」鎖定,畢竟是延續了兩代的設計,動態翼的鎖定效果確實有其可取之處,在繫緊鞋帶之後可以對給腳面緊緻卻並不緊迫的包裹,可以說恰到好處。而且這雙鞋的動態翼可調空間很大,可以很好地適應寬腳的兄弟。
△調節範圍極大的動態翼
然而到了中足後部,這雙鞋的包裹設計便瞬間變得平庸,四個主鞋帶孔並沒有使用諸如flywire或者flyweb等科技,只是簡單的鞋帶穿入鞋帶孔,遂其擁有不錯的靜態包裹。
△鞋帶孔偏少
然而一旦運動起來,這雙鞋的中足部分做不到貼合腳面,明顯遜於配有「真飛線」的球鞋,也使得pg3的「鞋腳一體性」明顯下降。
後跟部分的包裹只能用坑爹來形容!乍一看好像填充厚實,但是這只是表象,pg3隻有後跟上半部分才有一定海綿填充,下半部分幾乎完全沒有填充,極大地降低了舒適性,前後斷層感十分強烈,再加上中足無飛線,pg3初上腳的時候會有明顯的不跟腳的感覺。
△薛定諤的海綿填充
這種感覺在實戰半個小時的時候好轉了多半,但是並不會消失。總體來說在實戰一段時間來適應之後,pg3的包裹與舒適還是可以給到B+
pg3與pg2的前掌使用了幾乎相同的緩震配置,就體驗感來說應該是厚度差不多,都幾乎是從腳底到地面。
反觀pg3,氣墊大小只有xx9的60%左右,無法覆蓋到全部發力點,所以在球場上多變的環境中,難免踩到氣墊交界處或者沒有氣墊的地方,這就是緩震體驗急劇降低,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斷層感」
前掌氣墊不大但又厚又彈:pg
TAG:籃球鞋 | 耐克(Nike) | 保羅·喬治(PaulGeor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