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痔瘡的偏方
治痔瘡的偏方有哪些?生痔瘡平時並沒有太多感覺,但是在上廁所時就會讓人感覺到疼痛甚至便血,痔瘡可能通過偏方治療,那麼,治痔瘡的偏方有哪些?現在小編詳細介紹。
文章目錄
一、治痔瘡的偏方
1. 治痔瘡的偏方
2. 痔瘡的病因
3. 痔瘡的分類
二、痔瘡的飲食注意
三、如何預防痔瘡
治痔瘡的偏方
1、治痔瘡的偏方
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每天一副,可以用3次。用時先加水3000毫升,待煮開後,把渣滓去掉,然後把藥液倒在盆里,趁熱先熏後洗患處,每次20分鐘左右為宜。這個方法可以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活血散瘀,可用於治療痔瘡。浮萍適量。用水煎了,趁熱用藥液擦洗患處。這種方法可用於因痔瘡而抓破皮膚出血,但不流水的患者。
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使用前,把這些磨成粉末,然後用適量的芝麻油調均,使用時塗抹在患處。這種方法可以治療因濕熱引起的痔瘡。烏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參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用水煎了口服,每天一劑,每天口服2次。這個方法的功能是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可用於治療痔瘡。
治痔瘡的偏方
2、痔瘡的病因
靜脈曲張學說認為痔是直腸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然而目前廣為接受的理論是Thomson的肛墊下移學說,認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結構,即血管墊,是齒狀線及以上1.5cm的環狀海綿樣組織帶。只有肛墊組織發生異常併合並有癥狀時,才能稱為痔,才需要治療,治療目的是解除癥狀,而非消除痔體。痔的誘發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長期飲酒、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誘因。
3、痔瘡的分類
痔按發生部位的不同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在肛管皮膚與直腸黏膜的連接處有一條鋸齒狀的可見的線叫肛管齒狀線。在齒狀線以上的為內痔,是肛墊的支持結構、靜脈叢及動靜脈吻合支發生病理改變或移位,被覆直腸黏膜,由於內括約肌收縮,肛墊以Y型溝分為左側、右前側、右後側三塊,因此內痔常見於左側、右前側及右後側;在齒狀線以下為外痔,被覆肛管黏膜,可分為結締組織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兼有內痔和外痔的為混合痔,是內痔通過靜脈叢與相應的外痔融合,即上、下靜脈叢的吻合,混合痔脫出肛門外,呈梅花狀時,稱為環形痔,若被括約肌嵌頓,形成嵌頓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