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或者外向的社交障礙者,有什麼建議幫助他們更好的生活嗎?
小時候覺得自己是個外向的人,能言善辯,也樂於與人交流,但在四年級聽過父母與周圍人的建議後,發現自己無心之語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後,一點一點變得不願意與人溝通交流,也由於青春期盲目驕傲的意識和過於繁重的學業,更不願意與周圍人交流,長大以後變得特別內向,現在的問題好像越來越嚴重,上班要見很多人,已經影響了我正常的工作生活。還有一點就是我反應比較遲鈍,害怕會說錯或者做錯
怎麼會有心理問題找我的。。。
個人覺得,每個人性格的養成大多是因為成長環境的原因,所以無論自己是內向還是外向都是正常的,要從心裡理解自己,這樣你才能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不那麼自責(沒辦法啊這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這麼說來也就沒必要把自己定義成內向還是外向了。
而你所述的問題,其實是因為成長環境變了帶來的不適應感,這個每個人都會遇到。人都要慢慢學會成熟起來,進了社會面對職場都會學會察言觀色,趨利避害,這都是人之常情,如果你做不到這不是你性格的原因,是你沒摸清楚這個環境的狀況,可以慢慢自己適應,也可以向身邊的人學習。
我也內向不喜歡說話我也會做錯事說錯話跟不上別人思路有的時候還聽不清別人說什麼。其實就是腦子裡裝著別的事情,根本不在意身邊的事情。我是真的不在乎,你也試著不在乎吧 。如果影響正常生活工作的話還是逼著自己適應,每個人都很友好的。
這個要有希望啊,人生還長著啊,30歲解決不了,35歲能解決啊。要勇敢去和人打交道,這樣才能鍛煉自己的能力。你不和別人打交道,又怎麼能得知現在的你能否被別人所接納呢?即便你碰了壁,也別灰心,因為你本來就是內向不善言辭的,所以那也是你理所應當的。不要害怕,勇敢起來吧!
如果已經影響了生活,建議尋求找相關人士幫助。態度和藹願意幫助你的年長者、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有過類似障礙而且順利解決的人、專業的心理從業人員這些都算相關人士,但是專業程度視情況而定。
我不是相關人士,但是有幾個心得跟你分享。
1. 指責現在的處境完全是因為你自己的問題造成的,他的話大抵不可信,請盡量遠離他。
2. 社交障礙通常伴隨著相當大的精神壓力,會導致情緒失調,你可以尋找一些良性的減壓方式。在精神壓力較小時再尋找一些社交難度較低的活動進行嘗試;如果感覺自己情緒低落,壓力較大時,避免社交活動。
3. 社交活動不止需要花費時間,專註力、精神也都會有損耗。
4. 專業人士需要了解你的具體情況才能給出有效的建議,兩三百的描述不能傳達你的具體情況。如果情況嚴重,請尋求相關人士的幫助。
我自己有一個性格突變的時期。小學三年級之前都很外向活潑,之後突然就很少和人自然的交往了。我的促因是搬家,搬家之後切斷了和朋友的聯繫,環境變得孤獨,性格也隨之改變。之後也是學業之類的,很少關注自己的個性,上了大學才發現自己已經完全成為內向星人。至於怎麼更好的生活或者和人交往,我自己也沒找到很好的方法。個性敏感,不到別人對自己的一點點忽略都成為傷害,也害怕自己的行為完成別人的傷害。目前我可能活得自我了一點,對於別人的目光不太那麼介意了。但是還是很容易受到傷害,可能那些在別人看來根本就不算是傷害的行為。所以還是很迴避交際。沒有別的辦法,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才能勇敢。希望你也能保護自己善良而脆弱的內心,外表成為堅硬的盔甲。
有個捷徑!寶貝兒,談戀愛吧。
只要做好自己就行,生活總會帶點傷害 不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對他人的還是自己的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即可……
我爸很喜歡直接地當著我的面對外人說我個性內向,不懂跟人打交道。聽到的時候,我只是在內心裡覺得可笑,後來才慢慢思考這個問題,到底自己是不是表現得令人覺得我是內向的個性。我爸總說我不太會跟人打招呼,可能是家裡環境問題,家裡親戚朋友鄰居串門的頻率較高,小時候習慣了家裡很多人,如果一一打招呼是挺打斷大人們的講話的,一般都是自己溜開出去玩了,也形成不打招呼的習慣,後來一年回一次家裡才意識到,就算自己再怎麼不喜歡打招呼,身為成人了,不能像孩子那樣說害羞不懂事就躲過了,於是硬著頭皮開始跟長輩們打招呼,發現,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難堪,多數情況下對方是不會太在意你現在是什麼情況,也是禮貌上問候一下,所以不用背負太大壓力,深入盤問的話另說,普通問候一般都是走走形式而已。
身為社恐多年的活例子,我既不喜歡打電話,又不喜歡到店裡吃飯,甚至在學校,都不習慣在人多的飯堂就餐,會莫名有種壓迫感,也不喜歡試新的餐飲,吃過那家過得去的話,就常吃同一家,避免了新的陌生的社交場合。
我個人覺得,所謂的內向,或社交障礙,社交恐懼,都是在擔心社交發生之後,沒有達到自己預設的社交期望,擔心社交的對象跟自己交談商議的時候,對方接收不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或者耽誤了時間,或者沒有得到自己想要得知的信息就結束了對話,各種期望落差,通常是會在對方臉上的表情揣測出來,對方是不是不滿意,對自己的拖沓不利索在嫌棄,等等,對自身設下的期望的達不到,一層一層地堆疊起來,形成了對社交的逐漸恐懼和焦慮,會反省自身的問題在哪裡,社交的壓力越來越大,這些都是外表看不太出來的。要改善這個問題了,我覺得是要,降低期望,別預設社交對象永遠處於高於自己的位置,沒必要在社交之前先給自己一份壓力,多數人都是不太在意跟你交談的過程發生了什麼的,多數時候只要獲取到他們想要的信息,就完成社交內容,先把交談成不成功愉不愉快放置一旁,可能會使交談更加自然從容,從而成功完成社交內容。最後想說的是,多數人們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相處,只要能讓雙方都明白對方的意思,其中的誤解或是落差都會慢慢理解的,沒有人生下來就是社交達人,只要慢慢摸索人們比較樂意交談哪些內容,往往可以更快地切入到順利對談交流的狀態,給點耐心,慢慢說明白,別人也會懂得你的,以上。我跟你很像,小時候特別活潑開朗好動,後來搬了家,沒什麼朋友,也就不願意和人溝通了,可能也與家庭教育有關吧,父親對我管的很嚴,現在變得內向,不願與人交流,討厭大家一起出去玩,好像患了社交恐懼症,每次說話都怕自己說錯什麼,惹別人討厭,現在真的活的很累,希望能找到小時候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覺,慢慢學著做自己吧,多向身邊性格好的人學習~
嘴要甜,心要善,多微笑!這三樣「法寶」不需要太多的情商,要慢慢的嘗試這樣做,堅持這樣做,慢慢的就會有很多改變!
那就慢慢來,人都善變,性子慢就慢熱,人善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