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演義】蟾祖

【感謝 @羅峰 的文章:離片椎目演化出現生兩棲動物(蛙類、蠑螈

、蚓螈)過程圖示

羅峰:離片椎目演化出現生兩棲動物(蛙類、蠑螈、蚓螈)過程圖示?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井蛙從裡面學到不少知識。推薦大家也都看一看,比井蛙這篇羅里羅嗦的文章清楚得多。】

這一回,井蛙要試著梳理一下自己的族譜了。

兩棲動物(Amphibian)因為分布廣泛,數量眾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而為人們熟知。從「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到「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躂」,到啟蒙動畫《小蝌蚪找媽媽》,再到滿世界的牛蛙館子,都是人類和兩棲動物親密關係的證明。

所有現代兩棲動物都屬於滑體兩棲類(Lissamphibia),顧名思義,它們的皮膚裸露,皮下布滿腺體,分泌大量粘液,所以摸上去總是冰冷濕滑的。滑體兩棲動物分為三個目:無尾目(Anura),包括各種蛙和蟾蜍;有尾目(Caudata),包括各種鯢和蠑螈;無足目(Gymnophiona),包括各種魚螈和蚓螈。每個目的特徵也都直白地寫進了名字里。

相比無尾目和有尾目,無足目尤其稀少而神秘。我國只有兩種無足目兩棲動物:雙帶魚螈Ichthyophis glutinosus和版納魚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這兩種魚螈的外形非常相似,井蛙也不知道上面照片里的是哪種。圖片來源見水印。

無足目四肢完全消失,眼睛退化,柔軟濕滑的皮膚上環布一節一節的皺褶,樣子非常像一條大蚯蚓。但它的身體里是有一根發育完全的脊椎骨的。圖片來源自網路。

滑體兩棲類主要佔據水陸之間的一些偏僻的生態位,與此相應地,它們身體結構也都極端特化:無尾目退化了尾巴,無足目退化了眼睛和四肢,一些有尾目甚至不再長出肺。

所有的這一切,和地層中發現的那些龐大,笨重,兇猛,怪異的「古兩棲動物(主要指離片椎類和殼椎類)」化石相比, 是那麼的格格不入。

「古兩棲動物」的演化譜系和它們的脊椎結構。井蛙標出了羊膜類大概的位置,所以從系統發生學上看,殼椎類其實更接近羊膜動物。圖片來源自[1]。

大體上,「古兩棲動物」包括四足類基幹(Stem Tetrapods),離片椎類(Temnospondyli)和殼椎類(Lepospondyli)。上圖是引螈Eryops(離片椎類)的骨骼。下圖是笠頭螈Diplocaulus(殼椎類)的骨骼。它們都有發育完全的脊柱,強大的肋骨和肢骨,尤其是頭骨非常堅固厚實,看上去充滿力量。圖片來源自網路。

然而滑體兩棲類的骨骼卻是這樣的:

無尾目成體的尾骨消失,脊柱數量減少,前肢橈骨與尺骨癒合成橈尺骨,後肢脛骨與腓骨癒合成脛腓骨。這些改造讓蛙類短小精悍,既能上岸跳躍,也能入水蛙泳。圖片來源自網路。

有尾目和無尾目一樣,前肢只有四個腳趾。脊柱和肢骨纖細薄弱,肋骨退化,不足以支撐胸腔,所以這些動物都是軟趴趴的。圖片來源自網路。

無足目的骨骼,四肢退化得一點痕迹都不剩。蛇鱔一般纏長的身體適合在泥土和洞穴中穿行,捕食蠕蟲和甲殼動物。圖片來源自網路。

除了無足目的頭骨還算完整外,無尾目和有尾目的頭骨都高度簡化,大量骨片癒合或者消失,兩個眼洞的比例大得出奇。所以它們的頭骨顯得很「碎」很「空」,完全不同於古兩棲動物那種一整塊大厚板的結構。

滑體兩棲類的顱骨結構。A,B:墨西哥蚓螈Dermophis mexicanus(無足目)。C,D:南美囊蛙Gastrotheca walkeri(無尾目)。E,F:極北鯢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有尾目)。圖片來源自[2]。

和古兩棲類一比,滑體兩棲類簡直就是一群軟骨頭的不肖子孫。但問題是,井蛙到底應該去壓住誰的棺材板呢?離片椎類,還是殼椎類的呢?

古生物研究者一直對滑體兩棲類的起源爭論不休。因為脊椎結構接近(參見第一百九十一回 Fish to Beast),所以有人堅持離片椎類是滑體兩棲類的祖宗——離片椎類起源說。也有人說滑體兩棲類的外形如此多樣,一定是殼椎類的後裔(參見第一百九十二回 Normal to Bizarre)——殼椎類起源說。還有人認為無尾目和有尾目起源自離片椎類,而無足目起源自殼椎類——多源說。嘿,能說的話全讓你們說了。

幸好我們還有分子生物學這個最有力的武器。根據對現存兩棲動物的基因測序對比,得到了以下結論:

1. 滑體兩棲類是一個單系群。並沒有出現「明明是個蛙卻和鱷魚親緣關係更近」這種尷尬的局面。

2. 無尾目,有尾目和無足目各自也都是單系群。並沒有出現「明明是個蛙卻和娃娃魚親緣關係更近」這種尷尬的局面。

3. 無尾目和有尾目的親緣關係更近,它們組成了一個演化支(蛙形總目Batrachia)。而無足目是一個早早分化出去的旁支。

根據線粒體基因序列(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s)分析繪製的滑體兩棲類譜系圖。所有的滑體兩棲類都可以追溯到一個共同祖先(a),然後無足目先分化出去(e);之後某個共同祖先(b)的後代分化出無尾目和有尾目兩支。圖片來源自[3]。

根據分子鐘推出的現存四足動物譜系和分化時間。根據這項研究,滑體兩棲類最近的共同祖先大概生活在石炭紀早期。圖片來源自[3]。

這樣一來,基本可以排除殼椎類起源說和多源說。只剩下離片椎類起源說,但還要接受進一步的驗證。

關於滑體兩棲類起源的三種假說。分子生物學方法排除了兩種。如果離片椎類起源說真的成立,那到底哪一類離片椎類才是滑體兩棲類的祖先呢?圖片來源自[2]。

接下來輪到比較解剖學登場。滑體兩棲動物會長出一種非常特殊的牙齒:Pedicellate teeth(可能翻譯成莖齒?梗齒?管齒?請兩棲類方面的專家指正)。

Pedicellate teeth的結構。齒冠下面的部分套在一根長長的管子(Pedicel)里,這根管子深埋進頜骨內部。新的齒冠就在管子里成長,上升,最後頂出管口,取代舊的齒冠。圖片來源自網路。

上圖:美國牛蛙Rana catesbeiana的頭骨;下圖:美洲大鯢Cryptobranchus allegheniensis的頭骨。注意頜骨上細密的小尖牙,這些都是Pedicellate teeth。圖片來源自網路。

新疆北鯢Ranodon sibiricus幼體Pedicellate teeth的發育過程。早期幼體的牙齒沒有套管子(a),長到亞成體之後,逐漸套上管子變成Pedicellate teeth(b到c)。圖片來源自[4]。

新疆北鯢的樣子。是不是非常可愛?圖片來源見水印。

除了滑體兩棲類,Pedicellate teeth只出現在一些小型離片椎類——雙疏螈類Dissorophoidea的嘴裡。這個證據,更加夯實了離片椎類起源說。

一種早二疊世雙疏螈類Doleserpeton 的Pedicellate teeth。A是嵌在頜骨上的管子;B是伸出管子的齒冠。圖片來源自[5]。

Doleserpeton骨骼復原圖。它的外形像一條蠑螈,但是骨骼,尤其是頭骨,比現代兩棲類結實多了。圖片來源自[5]。

隨著越來越多的雙疏螈類化石被發現,一些種類的頭骨結構似乎也更加接近滑體兩棲動物,向著更加輕薄的方向發展。

一些雙疏螈類頭骨結構。1: Limnogyrinus elegans,頭骨長1.8厘米。2:Branchierpeton amblystomum,頭骨長2厘米。3:Perryella olsoni,頭骨長4.1厘米。4:Eimerisaurus graumanni,頭骨長3.2厘米。5:小合螈Micromelerpeton credneri,頭骨長4厘米。6:幻螈Apateon caducus,頭骨長2.9厘米。7:兩棲螈 Amphibamus grandiceps,頭骨長1.8厘米。8:幻螈Apateon gracilis,頭骨長1.8厘米。這些小型離片椎類的眼睛越來越大,腦袋越來越渾圓,也越來越輕巧,逐漸接近蛙和蠑螈的樣子。圖片來源自[6]。

這些雙疏螈類的外形已經很像現代有尾目了:圓頭,大眼,扁身,四條小短腿,寬大的尾巴,可能還有終生保留的外鰓。我們甚至還能知道它們身上的花紋是什麼樣子。

德國薩克森盆地(Saxony Basin) 發現的早二疊世雙疏螈類Melanerpeton tenerum化石。這個珍貴的標本保留了皮膚上的色素分布,可以看到腹側(A)沒有花紋,而背側(B)有圈圈點點的花斑。圖片來源自[7]。

Melanerpeton tenerum復原圖。它的背部有大理石一樣的花紋,也許有助於隱蔽在河水的波光中。圖片來源自[7]。

但是雙疏螈類和滑體兩棲類還有一個巨大的差別:它們的皮膚上是有鱗片的。事實上離片椎類的體表普遍都覆蓋著鱗片或骨板。上面說的Melanerpeton tenerum的身體上就布滿了1毫米大小的細鱗[8]

一種二疊紀離片椎類Trimerorhachis(屬於雙椎蜥亞目Dvinosauria,上回提到過)的單個鱗片印痕。它的鱗片分為上下兩層,表面是平行的縱紋(A),下層則是年輪狀的生長紋(B),我們甚至可以數出來這條兩棲動物活了16歲左右。圖片來源自[9]。

Trimerorhachis化石上的皮膚印痕,它的鱗片互相堆疊覆蓋,排列方式很像今天的高等輻鰭魚類。圖片來源自[9]。

Trimerorhachis復原圖,模樣大小都和一條娃娃魚差不多。如果它生活到今天,如果被大量養殖作為合法食材,那烹飪的第一個步驟是一定是刮鱗(天吶你對食物,對生命有一絲敬畏之心嗎?!)。圖片作者:Nobu Tamura。

遺憾的是,保留皮膚結構的化石極其罕有,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兩棲動物是在何時褪去一身鱗甲,變成現在這種滑膩膩黏糊糊的樣子。但是,至少從牙齒類型和骨骼結構上看,雙疏螈類和滑體兩棲類的確關係非常密切。證實離片椎類起源說所缺少的,只有決定性的化石證據——介於二者之間的過渡類型了。

所以當這塊化石出現在研究者面前時,可以想像他們的心情是何等的欣喜與激動:

這隻動物生活在早二疊世的德克薩斯。它的頭骨已經非常接近蛙形類了。但脊柱,肋骨,指骨還保留著許多離片椎類的特徵,研究者們把這個夢寐以求的過渡類型命名為:原蛙Gerobatrachus hottoni,但這有點厚此薄彼,因為它也是(或者非常接近)有尾目的祖先,我更喜歡新聞報導中的名字:蛙鯢(Frogamander)。圖片來源自[10]。

原蛙的頭骨結構。一堆小碎骨,兩個空蕩蕩的大眼洞,非常符合蛙形總目的特徵。原蛙生活在二疊紀早期,和分子鐘推測的無尾目和有尾目的共同祖先的年代相符。它和無足目的共同祖先還要再早一些。圖片來源自[10]。

原蛙的牙齒是典型的Pedicellate teeth,箭頭標示的是齒冠從管子里伸出來的位置。圖片來源自[10]。

原蛙復原圖。因為化石缺失了皮膚,尾巴和大部分肢骨,研究者們只能把它想像成一條長著鱗片的「短尾巴蠑螈」。圖片來源見水印。

原蛙化石的橫空出世,補全了從雙疏螈類到滑體兩棲類——準確來說是到無尾目和有尾目——的演化鏈條。無足目可能和雙疏螈類關係較遠,三疊紀的章回再介紹。現在學界基本上接受了滑體兩棲類是離片椎類的直系後裔。好了,快去壓棺材板吧。圖片來源自[6]。

在分類上,原蛙被歸入離片椎類-兩棲形類-雙疏螈類-兩棲螈科(Amphibamidae)-原蛙屬。它的一隻腳已經踏進了滑體兩棲類的圈子。而就在二疊紀剛剛以異常慘烈的方式結束後,真正的滑體兩棲類就迫不及待地出現了。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滑體兩棲類:三疊尾蛙Triadobatrachus massinoti 化石和骨骼結構。發現地:馬達加斯加。它的屁股後面有拖著一根賣萌用的小尾巴。圖片來源自[11]。

三疊尾蛙復原圖。它是兩棲類演化史上的另一個里程碑,等到三疊紀篇再詳細介紹。圖片來源自網路。

當古兩棲動物終於從淡水霸主的寶座上跌落當巨大的軀體,厚重的頭顱,堅硬的皮膚,強健的力量,兇猛的習性,所有的這一切都不能再維繫生存時,一個毫不起眼的,光溜溜,軟趴趴,滑膩膩的小小旁支,在硬骨魚類和羊膜動物的夾逼之下,硬是開闢出一些獨特的生存空間,頑強地挺過三次大滅絕事件,把離片椎類的血脈延續到今天。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所以,我能從棺材板上下來了嗎?

地球名片

生物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四足形類-滑體兩棲類

存在時間:二疊紀早期 至 現代

現存種類:約6146種(無尾目5420種,有尾目559種,無足目167種)

化石種類:未找到完整統計

生活環境:淡水

代表特徵:皮膚裸露,腺體發達,骨骼簡化

代表類群:各種蛙,蟾蜍,鯢,蠑螈,魚螈,蚓螈

參考文獻:

[1] Danto M, Witzmann F, Fr?bisch NB (2016), Vertebral Development in Paleozoic and Mesozoic Tetrapods Revealed by Paleohistological Data. PLoS ONE 11(4): e0152586. doi:10.1371/journal.pone.0152586

[2] Jason S. Anderson, Focal Review: The Origin(s) of Modern Amphibians. Evol Biol (2008), 35: 231–247, DOI 10.1007/s11692-008-9044-5

[3] PENG ZHANG, HUI ZHOU, YUE-QIN CHEN, et al., Mitogenomic Perspectives on the Origin and Phylogeny of Living Amphibians.Syst. Biol. 54(3):391–400, 2005

[4] Anna B. Vassilieva, Sergei V. Smirnov, DEVELOPMENT AND MORPHOLOGY OF THE DENTITION IN THE ASIAN SALAMANDER, Ranodon sibiricus (URODELA: HYNOBIIDAE). Russian Journal of Herpetology, Vol. 8, No. 2, 2001, pp. 105–116

[5] TROND SIGURDSEN, JOHN R. BOLT, THE LOWER PERMIAN AMPHIBAMID DOLESERPETON (TEMNOSPONDYLI: DISSOROPHOIDEA),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AMPHIBAMIDS, AND THE ORIGIN OF MODERN AMPHIBIAN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0(5): 1360–1377, September 2010

[6] Rainer R. Schoch, The putative lissamphibian stem-group: phylogeny and evolution of the dissorophoid temnospondyl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doi: 10.1017/jpa.2018.67

[7] RALF WERNEBURG, TIMELESS DESIGN: COLORED PATTERN OF SKIN IN EARLY PERMIAN BRANCHIOSAURIDS (TEMNOSPONDYLI: DISSOROPHOIDE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7(4): 1047–1050, December 2007

[8] Boy, J. A. 1986. Studien über die Branchiosauridae (Amphibia: Temnospondyli). 1. Neue und wenig bekannte Arten aus dem mitteleurop?ischen Rotliegenden (?Oberstes Karbon bis unteres Perm). Pal?ontologische Zeitschrift 60: 131–166

[9] Edwin H. Colbert, Scales in the Permian Amphibian Trimerorhachis.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Number 1740, June 29, 1955

[10] Jason S. Anderson, Robert R. Reisz, Diane Scott, et al., A stem batrachian from the Early Permian of Texas and the origin of frogs and salamanders. NATURE, Vol 453, 22 May 2008

[11] Eduardo Ascarrunz, Jean-Claude Rage, Pierre Legreneur, et al., Triadobatrachus massinoti, the earliest known lissamphibian (Vertebrata: Tetrapoda) re-examined by μCT scan, and the evolution of trunk length in batrachians. Contributions to Zoology, 85 (2), 201-234 (2016)

感興趣的話,不妨關注我的公眾號「攀緣的井蛙」,每天琢磨點新東西。

weixin.qq.com/r/r0MgOE-(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生物 | 古生物學 | 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