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蘋果要「重啟」iPad Air 和 iPad mini?

在下周的春季發布會前,蘋果提前在官網上架了兩款新 iPad,一個是重新回歸的 iPad Air,另一個則是久違了的 iPad mini。

但兩款新品的加入,也讓當前的 iPad 產品線變得更加複雜和混亂。困惑不解,成為了發布當晚很多用戶的第一反應。

會有這種混亂的感覺,和當前 iPad 的產品線命名不無關係。拿剛剛上架的新 iPad Air 來說,這個名字並非第一次出現在蘋果的產品線中。

事實上早在 2013 年,蘋果就曾推出了一款主打輕薄外觀的 iPad Air,並於 2014 年推出了 iPad Air 2,至於這次的新款相當於一次「重啟」。

至於 iPad mini,蘋果也放棄了原來的數字後綴。這固然有簡化名稱和吸納新用戶的考慮,但也正是因為沒有了可供量化的數字代號,大眾用戶也很難直觀地給新舊產品進行劃分。

另一方面,由於 iPad 產品不僅有存儲型號的差異,還有 Wi-Fi 版和蜂窩數據版的區別,加上 Apple Pencil 和 Smart Keyboard 保護套對各型號的支持也不同,更進一步導致了當前 iPad 產品線的混亂狀況。

也因如此,我們需要重新梳理下當前 iPad 的產品線組成。

在蘋果未發布新 iPad Air 和 iPad mini 之前,整個 iPad 產品線的大致構成是這樣的(主要以當前型號最低起步價為標準):

iPad(2018 款)32GB:2565 元

iPad mini 4 128GB:3148 元

iPad(2018 款)128GB:3359 元

iPad Pro 10.5 英寸 64GB:5143 元

iPad Pro 10.5 英寸 256GB:6333 元

全面屏 iPad Pro 11 英寸 64GB:6499 元

全面屏 iPad Pro 12.9 英寸 64GB:8099 元

你會發現,在本次產品更新前,大部分消費者在 5000 元以下只有一款產品可選,那就是近兩年都會更新的 9.7 英寸 iPad。

但相比更早推出的 9.7 英寸的 iPad Air/Air 2(這裡說的是 2013/2014 年的版本),以及同期的 9.7 英寸 iPad Pro,這個不帶任何後綴的 iPad 在外觀工藝和用料細節上都要差一些。

比如說,它看似搭載了一塊相同的 9.7 英寸視網膜屏幕,但是像全貼合、抗反射塗層、P3 廣色域顯示等這些對視覺觀感有明顯提升的特性,你都無法在這個價位的 iPad 上獲得,還有像機身厚度、重量和攝像頭等細節,也均有不同程度的縮水。

真正吸引人的,大概只有那顆一直在更新,且不太落伍的蘋果 A 字頭處理器。

至於一直堅守不下火線的 iPad mini 4,它在 2017 年款 iPad 推出後就沒有任何購買價值了。

要知道,iPad mini 4 是在 2015 年發布的,使用的還是 iPhone 6 同款的 A8 晶元,而且同等存儲規格下,定價並不比 9.7 英寸版 iPad 便宜多少,也令人懷疑蘋果將它繼續放在商店中的意義,或許只是庫存過剩,順便為了滿足小尺寸平板用戶的需求。

也因如此,近兩年的蘋果 iPad 產品線其實處於兩個極端。

一邊是定價在 5000 乃至是 6000 元以上的 iPad Pro 陣營,它們代表了當下最好最棒的平板電腦產品;另一邊則是 3000 元及以下價位的 iPad ,它們是入門級用戶和學生黨們的首選。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 3 月 18 日晚更新後,iPad 產品線變成了什麼樣子(不考慮蜂窩數據版):

iPad(2018 款)32GB:2565 元

新 iPad mini 64GB:2999 元

iPad(2018 款)128GB:3359 元

新 iPad Air 64GB:3999 元

新 iPad mini 256GB:4199 元

新 iPad Air 256GB:5199 元

全面屏 iPad Pro 11 英寸 64GB:6499 元

全面屏 iPad Pro 12.9 英寸 64GB:8099 元

看似是產品線變多了,但經過對比梳理後,我們可以得到這 3 個結論:

1. 蘋果砍掉了和全面屏 iPad Pro 定位有衝突的 10.5 英寸 iPad Pro;

2. 新 iPad mini 不僅滿足了小尺寸平板用戶的升級需求,也為入門級用戶提供了一個額外的尺寸選擇;

3. 新 iPad Air/iPad mini 靠不同存儲搭配,交替彌補了 iPad 產品線在 3000-5000 元價位段的空白。

新產品加入後,我們的購買標準也隨之變更。比如在 3000 元及以下價位段,如今最值得入手的產品已經從 2018 款 iPad 變成了新款 iPad mini。

新上架的 iPad mini 大概是最讓人驚喜的一款產品了。雖然它沒有更新 ID 設計,但卻搭載了和 iPhone XS、iPhone XS Max 和 iPhone XR 一樣的 A12 處理器,像全貼合屏、P3 色域、原彩顯示、藍牙 5.0 等特性也悉數回歸,還支持初代 Apple Pencil。

事實上,在新 iPad Air 和 iPad mini 上架後,原有的 2018 款 iPad 基本退居二線。除非你的購機預算只有 2000 元出頭,那麼可以考慮從一些第三方渠道入手 2018 款 iPad,定價往往比官網更便宜。

而 3000-5000 元則是本次大幅擴充的價位段,從原有的兩款產品變成了四款,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基本上只要依照自己的喜好挑選即可。

如果你喜歡用大屏觀影,有需要靠 iPad 完成簡單文字、圖片處理工作的需求,可以考慮支持 Smart Keyboard 的新 iPad Air;而如果你對小屏情有獨鍾,有隨身攜帶的需求,又不想躺在床上時被板子砸臉,那麼 iPad mini 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則是 6000 元以上的價位段,兩款新品僅有 256GB 蜂窩數據版 iPad Air 能沾到邊,但上探到這個預算,我個人還是更推薦全面屏版本的 11/12.9 英寸 iPad Pro。

畢竟相比 iPad Air,11/12.9 英寸 iPad Pro 在各個環節都存在明顯優勢,比如音效更好(四揚聲器),看慣了就回不去的屏幕(120Hz 刷新率),超級能打的性能(A12X),完全不用動手的解鎖交互(Face ID),泛用性更好的介面(USB-C)等。

這些暫時都是 iPad Pro 獨有的特性,也是旗艦級「Pro」的象徵,自然不會下放至 iPad Air 和 iPad mini 上。

至於是否要購買,則取決於你的錢包。

另外,蘋果也在進一步強化 iPad 作為「創意內容生產工具」的價值。如今全系 iPad 都支持 Apple Pencil,加上官網 iPad 宣傳頁中隨處可見的觸控筆身影,表明這個主要用於內容創作的工具正在成為和 iPad 聯繫最緊密的配件。

曾經,蘋果在企業、教育市場發力,先後推出了高端 iPad Pro 和低價版 iPad,但大部分人對平板電腦的認知,依舊是一個介於手機和 PC 的中間產品。所謂生產力,迎合的不過是少部分核心用戶的需求。

現在,蘋果希望藉助和 Apple Pencil 的聯動,證明 iPad 在某些領域能夠提供比 PC 和智能手機更便利的使用場景,會上線「選 iPad 的理由」這樣的官方頁面,也是寄希望於打動用戶,說服用戶為什麼購買它。

總得來看,本次蘋果對 iPad 產品線的調整會更偏向大眾。通過「重啟」兩個舊產品線,它很好地解決了此前 iPad 定位兩極化的問題,並重新構築了一個有著明顯「高-中-低」價位區分的產品組合。

而更合理、親民的定價,也讓蘋果硬體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多了新功能還保持低價,終究比高配漲價要受消費者喜歡。

作者:木斯


推薦閱讀:

TAG:iPadmini | iP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