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M碼的衣服和L碼的衣服價格一樣呢?

大衣服用的面料多,羽絨服的話用的絨也更多。為同款衣服不同大小价格卻一樣呢?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呵呵噠,這個問題問的可笑,面料多兩三公分根本不是什麼成本,工藝,設計,人工全部成本一樣,你覺得有必要因為衣服大一點點多家十塊八塊錢嗎,這樣的話廠家的價格編號什麼之類的也會複雜太多。我很奇怪是什麼樣的人能問這樣的問題


謝邀。

因為用料差別不是很大,學過時裝設計的應該都知道,一塊版下來,小碼到中碼可能只有1.2-2.5cm的差距。並不像某些特殊的尺碼可能需要增加3cm以上。而我們在剪裁的時候一塊布的使用方法真的不差這幾厘米。舉個例子。見下圖:

我畫的這塊版是常見的無袖連衣裙基本版。圖中可以看出,一塊衣服的版一般來說畫的是一半,意味著我們把版放到面料上的時候,面料本身是布邊對著布邊進行對摺過後的。黑色虛線部分就是增加碼數時需要多畫出來的部分,我畫得誇張了一點以便分辨。那麼,當我們增加碼數的時候,2cm只需要在版上增加1cm,1.5cm就只需要在版上增加0.75cm,而這一點點,在排版是並不會有多大的「浪費面料」的空間在。

如果需要做加大碼,一般都會有「特殊尺碼」的價格,因為這就涉及到佔用布料的問題了。

第二。關於定價。

我在某大牌里實習的時候,親眼看著他們的定價過程…

一系列衣服拉出來,成本價可能一件平均只有幾百,但是品牌價值擺在那裡。所以,全部五六千起跳。

和別的大牌有類似款的大概就五千多,有自己品牌特色的就八九千,很隨意的。

所以,去斤斤計較那幾厘米的布料,真的… 沒啥意思


因為衣服都是成批次出來的,算成本是平攤計算的。

比如一款衣服有s—2xl,生產1000件,每個碼200件。算成本並不會分開碼數算,而是把總成本平攤到每一件衣服上。

然而實際上碼數更大的衣服肯定比碼數小的成本更高,布料成本的遞增幅度是最大的,兩加的布料成本是小碼的20%甚至往上是很正常的事情,還有車線延長其他成本也會微量增加。

所以,其實是瘦子幫胖子分擔了一部分附加成本。

請善待瘦子


謝瑤

首先這個問題我認為很有價值,有人認為沒價值可能是和他的主觀價值觀有所衝突也無可厚非,但是...

正題吧,

1. 樓下畫圖的大佬說的很詳細了,我偷一下他的圖然後補充一點(我猜他不會在意的)

一般,衣服的布料是按照米賣的,而不是面積. 上圖,上下方向就是布料的長度, 左右方向我們稱之為門幅.

相同門幅的布料,每米價格是固定的

所以上圖中,左右方向(門幅方向)用不完的布,要麼裁其他小東西(一般不會),要麼作為廢品回收.

所以上圖中,左右方向拓寬的尺寸一般不會影響價格,上下拓寬會影響

2. 從消費心裡來說,(首先點評一下其他幾個答案,最讓人矚目的是奢/輕奢衣服,但是從數量上來說,銷量更多的應該是普通的便宜衣服,所以只從價格/成本的巨大差異來討論是比較片面)

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原因是,如果我區分了價格,而別人不區分,L碼會拒絕在我這買. 就好比我不包郵,別人包郵,即使我東西好,價格低,也會有很多人拒絕買我東西,更別說我「指名道姓」價格歧視L碼人群.

衣服價格是否真的比材料成本高很多,有3個重要因素(可能還有其它重要因素),

1. 版式是否有過時危險,一部分分險自然是買家承擔

2. 宣傳成本等帶來的品牌溢價有多高

3.研發成本,製版,新流程,工人學習成本等

有一些衣服確實可以避開/減少以上3點,比如天貓上通用款式的內衣,設計元素極少的其他衣服(包括羽絨服),對於這種爆款衣服,客戶支付的價格往往只是材料價格的150%左右(估測),而羽絨價格是按克算的,相信我商家是想要多賣點s碼的,為什麼不調價因該還是迎合消費心裡


不一樣的話難道不是歧視胖子


因為不能歧視胖子


其實衣服的布料都很便宜的,而且M碼和L碼的大小差不了多少的


羽絨棉就是中空棉或者絲綿,不是真正的棉花,也不是純羽絨。它輕薄、手感細膩、柔軟、保溫好、不易變形,不會透絲,具有羽絨的感覺和較好的保暖性能,廣泛應用於羽絨服、滑雪衫、防寒服等多種保暖製品。羽絨棉是天然羽絨最常用的替代品,因保溫效果與羽絨相當,價格卻相對低,性價比高,是羽絨服、床品等保溫紡織產品的天然羽絨優質替代品。

雖然保暖性差距不是太大,但價格差距就很大了,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家店鋪的衣服就知道羽絨棉做的衣服性價比還是很不錯的哦!畢竟衣服在保暖,穿出來太LOW,就不好了!可年年又要換新款,怎麼辦?選擇羽絨棉就是首選啦!

首頁-歡樂錢兜兜-淘寶網?

shop530777275.taobao.com圖標


因為設計的款式才是衣服最大的價值


推薦閱讀:

TAG:價格 | 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