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關係中根治失眠

在我接診大量患者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失眠患者的病根是焦慮,而焦慮的病根是關係。

失眠者童年的關係模式,往往塑造了焦慮性的人格特徵,是失眠的「素質因素」;現實中的社會關係壓力則誘發了失眠發作,是失眠的「誘發因素」;失眠後所採取的不當行為調整模式,是失眠的「維持因素」。

我們前面所介紹的行動改善睡眠的方法,主要是在處理失眠的「維持因素」。而失眠的「誘發因素」和「素質因素」,則需要在關係中根治。

精神分析心理治療所發展出來的「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一個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體」所建立的關係,會內化到一個人內心深處,成為一種內在的關係模式,這就是性格。這個內在關係模式一般是在6歲前形成的。你自己就是「主體」,而你所指向的人或物就是「客體」。你小時候的重要養育者,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人,就是你最初的客體。

弗洛伊德認為:在正常養育情況下,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客體。孩子在6歲前和父母建立的關係模式,就是他的內在關係模式。孩子長大以後,在新的關係中,總是試圖將他的內在關係模式展現到新關係中,想把它變成符合他內在關係模式的關係。這也就意味著,父母等養育者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會不斷重複構建類似的關係模式,這就構成了家族命運的輪迴。在新的關係中,一個人想重複他的內在關係模式,而對方也想重複他的內在關係模式,兩個人會持續地進行較量與磨合,從而提供了改變內在關係模式的可能性。

綜合上面的分析,客體關係理論可以概括為三句話:「性格,在關係中形成;性格,在關係中展現;性格,在關係中改變。」

在「到達真我寂靜之境」這節中,給大家談到過「精神胚胎」的概念。孩子的「精神胚胎」知道真正想要什麼,會自動驅動孩子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情。然而,父母等養育者,卻經常忽視了孩子「精神胚胎」的作用,天真地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總覺得大人應該指導、管教、約束孩子,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聽大人的話。

養育者試圖掌控孩子的一切,扮演著自己孩子的「神」的角色,並將《聖經》「創世紀」里的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應用在自己身上。養育者們把自己當「神」一樣,常常想掌控孩子的一切:進食、睡眠、穿衣、衛生習慣、學習、交往、玩遊戲、看電視……「控制一切」的內在關係模式,必然會展現到孩子人生的各個方面。

我們如果能夠認識到:一個人當下的關係模式,是他童年的內在關係模式的再現。那麼,我們就有了第三隻眼睛來重新審視人與人相處的模式。這種內在關係模式的再現,常常有精準的對應。一個人和男權威的關係,很可能對應著他和父親、爺爺和姥爺等男性養育者的關係。和女權威的關係,很可能對應著他和媽媽、奶奶和姥姥等女性養育者的關係。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他的關係原型。一旦有了這種視角,我們在關係當中,就有了更多的理解、寬容和平靜。

多年前我擔任病房主治醫師的時候,曾帶過一個學生。她剛從名牌醫學院校畢業,在我所負責的醫療組擔任住院醫師。當我每次查完房,向她說查房意見時,她總是說:「老師,您說得不對!」剛開始,我覺得這個學生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但慢慢發現,她對我所有查房的意見全部反對,甚至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當時我就意識到了,這是她的內在關係模式。我作為男性上級醫生,她要極力反對,這就提示她和童年時期的男性養育者,可能是她爸爸,存在著很大的衝突。有了這個認識以後,我就更加能夠包容她對男性權威的挑戰,並採用了啟發性討論式教學模式,她就可以很好地適應了。和她熟悉以後,慢慢了解到她小時候和父親有比較嚴重的衝突。她的父親有非常強的控制欲,經常命令她做一些不喜歡的事情,她就故意和父親對著干。最後她與父親的關係模式展現到了現在的關係當中。

這個學生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說明:性格,在關係中形成;性格,在關係中展現;那麼,性格如何在關係中改變?問題如何在關係中療愈呢?其實最重要的是「看見」,也就是在關係中保持覺知,看見對方的「內在關係模式」,看見對方的情緒和需求。也就是心理學上經常說的一句話:「看見就是愛」!

我曾經遇到一個女患者,一住院就要求我說:這個葯應該怎麼吃,你應該給我吃這個葯,不應該吃那個葯……會指揮我如何給她治療。我說:「您既然來住院,就要聽醫生的,醫生才能給您治病呀!」患者辯解說:「我是久病成醫呀,醫生你不太了解我的情況,只有我自己了解自己的情況,所以治療上你必須聽我的才行。」

這時我就覺察到她與人相處的關係模式了,即「控制一切」。從道理上很難說服她。我於是採用了「看見」的方法,直接告訴她:「您的孩子是不是和您說過很多次,『媽媽,您的控制欲太強了!』」聽了我這句話,她愣了一會,然後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是的,是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我解釋說,從她給我帶來的感受,可以推測她孩子的感受。她這時補充說:「我確實管兒子太多了,這次住院就是因為兒子交了一個女朋友,我不喜歡,要他們分手。兒子不幹,跟我吵了一架,我就開始失眠了。」我又問她:「是不是您小的時候,媽媽也這麼管您呀?」她馬上說:「是的,就是這樣!我媽媽也這麼管我的。」通過這次談話,她看到了自己「控制一切」的關係模式,為後續的性格改變奠定了基礎。

在人際關係中,除了看見「內在關係模式」外,更重要的是要看見對方的感受,也就是情緒和需求。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我的感受,必須經由「你」的看見,才開始存在。當沒有被「你」這面鏡子照見時,它就像是不存在一樣。一個人的感受,好比是一個能量球。當這個能量球把一股能量向外界發射的時候,凡是被人看到的、接納的,就是白色能量或者正能量;當這股能量不被人看見,或者看到但不能被接納的時候,這個能量就是黑色能量或者負能量。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孩子的鏡子,看見孩子的感受;作為夫妻,我們要做彼此的鏡子,互相看到對方的感受;作為心理治療師,我們要做來訪者的鏡子,看見來訪者的喜怒哀樂、怨恨情仇。我們的感受,如果能被對方看見,這種被看見的體驗就會內化成一個鏡子。這個內在的鏡子,就可以幫助我們觀察自己的感受,也能懂得別人的感受。主體一直在尋找一個客體,我一直在尋找你,希望透過你的眼睛,讓我看見我自己。

前面介紹的這個控制欲極強的女患者,當她說完與兒子的吵架經歷後,我就立刻「看見」了她的內心感受。我對她說:「您很擔心兒子的婚姻問題,怕他交的女朋友不理想,才給兒子提了一些建議。兒子因此與您吵架,讓您很傷心,也覺得很委屈。但我也能感到,您非常愛兒子。」

當我說完這番話,這個患者已經泣不成聲了。她哭了好一陣子,才漸漸平靜下來。然後告訴我:孩子3歲時,她就和丈夫離婚了。這麼多年來,都是她一個人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唯恐孩子受一點委屈……

當她把這麼多年的不容易都說完以後,擦了擦眼淚,接著說:「兒子確實長大了,有他自己的主見了,我確實管得有點多了,現在是時候放手了。」在這個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中,我只是用「看見」的方法,看到了她的「內在關係模式」,看到了她的內心感受,沒有給她講任何的道理,她就很快發生了轉變。

臨出院時,她給我反饋了她的治療感受:「人生像開車一樣。在住院治療之前,我要當司機,我的人生我來控制,甚至要控制一切,讓我感到非常累。住院以後,當我放下了控制,從司機轉變為乘客的時候,感覺當乘客也挺好的,更加舒服和放鬆。」

其實,很多失眠者,都有極強的控制欲。在「穿透潛意識」這節內容中,我曾向大家介紹了不少失眠癥狀背後真正的兩個根本原因:一,把自己當作「神」去掌控一切的「全能自戀」;二,把別人或外物當作完美之「神」的「全能依戀」。如果我們潛意識裡面持有這兩種不合理的信念,必然會遭遇無窮的挫折與煩惱,從而導致失眠。那麼,既然我不是『神』,別人或外物也不是『神』,那麼誰才是主宰我們的『神』呢?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人與「神」的關係。

「神」是一個宗教用語,用以代表世界的主宰或者世界的創造者。如果用一個中性的辭彙來解釋,「造物主」或許可以代表「神」的含義。如果用中國傳統文化來解釋,道家思想中「道」的概念與之更加接近。世界究竟如何產生的?人究竟從哪裡來?這是終極的哲學問題。古聖先賢們都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寫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論。這裡老子說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創生萬物的過程,並不把一、二、三看作具體的事物和具體數量。它們只是表示「道」生萬物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

我想把老子的這句話拿過來,套用一下,說明我們人的心理結構。「道」指造物主,「一」指「真我」,「二」指人的「意識」和「潛意識」,「三」指人的「思維」、「情緒」和「身體」,「萬物」指人的整個精神世界。「理心:透視你的心、身、靈」這一部分,其實就是按照這個結構來書寫的。如果用一棵果樹來比喻的話,「道」或者「造物主」是土壤,「真我」是樹根,「意識」和「潛意識」是樹榦,「思維」、「情緒」及「身體」是果實。

古今中外的很多修行方法,大多是在「樹根」或「樹榦」上下功夫。通過「意識」或者「潛意識」層面的努力,去發現「真我」。像前面給大家介紹的王陽明「心學」,就是通過照見「良知」的方法,達到「知行合一」,進入「真我」的境界。但是,如果誤把「真我」之根當成了「道」之土壤,以為自己就是「造物主」或者是「神」,那麼就會導致「走火入魔」了。

有些人在靜坐修行中,可能會看到、聽到或者感受到一些神奇的景象,以為自己有了「神通」,把自己當成「神」,其實都是「走火入魔」。

人就是人,並不是神。人之「樹」一旦離開了滋養自己的「道」的「土壤」,必然會走向枯亡。失眠、焦慮、抑鬱等精神心理問題,其實就是我們心靈營養匱乏導致的。只有讓心靈深深紮根在「道」的土壤,重新恢復人與造物主的關係,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力量。現在人們是時候停下來,重新思考人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如何恢復與造物主的關係。造物主創造了人,可以比喻成「父親」。人恢復與造物主的關係,其實就是從「自戀」到「依戀」的過程。

人剛出生時,本能上是「全能自戀」的狀態,但當自己試圖控制一切時,卻發現很多事情完全超出了自我可以控制的疆界。在自我疆界之外,如果有一個人可以善意地充滿愛地幫助我,我就會信任這個人,形成安全「依戀」。

當孩子的養育者,如父母,可以深深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時候,孩子和養育者之間就容易形成這種安全「依戀」關係。有了「依戀」,孩子的世界就是安全的。如果養育者對孩子不能理解和接納,讓孩子有「被控制」的感覺,那麼孩子的世界就缺少安全感,容易產生焦慮。

我們很多人小的時候都缺少與養育者形成的這種安全「依戀」,因而覺得世界不安全。當我們覺得世界不安全時,內心就要構建一堵防護牆,把自己限制在了防護牆之內的小圈子裡,於是失去了從外部世界獲取能量的連接。

相反,當世界讓我們覺得安全、值得信任時,我們就會把防護牆推倒,重新與世界建立能量連接。上天有好生之德,造物主一直在不求回報地滋養著人類。如果我們能夠相信造物主這個完美的「父親」,願意把自己交付出去,重新恢復「孩子」與「父親」的關係,這就形成了新的「依戀」。這時,自我保護的這堵防護牆就消失了,人從造物主那裡獲得源源不斷的力量,真正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所有的修行,其實都是找到回家的路,回歸到人與造物主的安全依戀,讓心靈深深紮根在「道」的土壤,徹底擺脫心靈的流浪與不安。

如何才能恢復人與造物主的關係呢?從心理學視角來看,人們首先要意識到自身的局限性,放下「全能自戀」與「全能依戀」的幻象,不要把不是「神」的當作了「神」,信任並臣服於造物主,建立「安全依戀」。

不同的宗教和哲學中對此也有闡述。比如儒家思想認為人應受命於天,「畏天命」,通過「修身」、「克己」等方法順應天理,達到天人合一;佛家思想強調「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此要去除「我執」與「法執」;道家思想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教導人們通過效法天地自然,來順應造物主;基督教義認為人就是人,再努力也成為不了造物主。造物主差遣耶穌基督來替人贖罪,解決人離開造物主的問題,通過耶穌基督恢復人與造物主的關係。

人一旦恢復了與造物主的關係,內心深處的焦慮會自然消失,過去的陰影不再讓人糾結,明天的未知不再讓人恐懼,失眠也就得到了根治。


推薦閱讀:

TAG: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