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的心理問題出在哪還需要去看心理醫生嗎?
心之愛心理諮詢師,袁寒柏:
知道自己的心理問題出在哪裡,多半須要進一步諮詢。首先你所謂的知道多半是意識層面的知道,而情緒和軀體癥狀很多是潛意識存在矛盾和衝突,可能和你意識到的不一樣。其次,知道自己心理問題的成因很多時候只是一種理智上的知道,這也有可能是一種防禦,而沒有經歷情緒上的體驗,這也難以有效,因為在體驗中領悟才會最大可能地釋放情緒。再者,很多人知道現在的問題的原因往往是一種棱廓性的認識,例如,「我自卑,因為我從小經常受到爸爸媽媽的羞辱和責罵!」,這種因果聯結是沒有太大作用的,因為太過粗糙,需要進一步深入下去,細微到對人格和行為模式的考察,並檢驗是如何影響到人際關係中的,這不經過專業探索不容易發現!最後,人的成長往往需要一個適宜的環境,心理諮詢給你的體驗可能會比你生活的環境更利於你慢慢修復創傷,修正行為。
謝邀。知道自己的心理問題當然比不知道好,但正如一句話「你知道了很多道理但仍過不好這一生」一樣,其作用不大。而心理諮詢也不是告訴你心理問題出在哪裡,也不是給你講道理。那心理諮詢到底是怎樣幫助你的呢,就只是聊聊天、動動嘴皮子嗎?我們來看看心理諮詢的一些「療效因子」。
首先,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治療關係」。幾乎所有流派都繞不開治療關係。我們的心理問題很大一部分是來自關係,特別是與重要他人的關係,比如父母。我記得有位老師曾問我們「你認為是真實的父母對你的影響大,還是你內心內化了的父母對你影響大」。假如一個人從小家庭氛圍很糟糕,父母經常吵架打架,這個家裡的孩子長大後甚至到了中年老年都無法建立親密關係。他的內心有一個很糟糕的人際「模版」,嚴重的甚至是「迫害性客體」,所以在之後的人際關係中更多的體驗到敵意、懷疑、不安全等,這種內在的狀態反過來會影響現在的人際關係。你過去的人際關係模式、現在的人際關係模式,以及在心理諮詢中呈現的人際模式(也就是和諮詢師的互動)具有某種一致性。所以心理諮詢對這種阻礙你成長的內在模式進行矯正性重現,提供修正的可能性。這也是為什麼涉及到深層的人格改變需要長程的心理諮詢才能做到。
其次,還有情緒喚起和宣洩、新的學習體驗、實踐的機會、自我效能感提升、存在意識因子等各種因素。在我自己的個人體驗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是知道道理和真正的體驗是兩回事,在很長的時間裡我的體驗「跟不上」道理,我很理智的分析自己的各種問題,直到某一天,即使是說著相同的話,我有情緒和軀體反應,我才知道其中的區別。
最後,有研究發現接受心理治療的當事人比79%的未接受心理治療的人具有更健康的心理。如果有條件接受心理治療,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你好,你說: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出在哪,那你有沒有通過有效的方式幫助到自己呢?如果你已經找到克服心理問題的方法,並且這個心理問題不會對你的現實生活造成影響,那就是一個很好的狀態。如果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卻沒有改變的動力,出現負面的情緒,這個最好是是可以找一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溝通了解
如果自己沒有辦法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還是建議去看心理醫生的。有問題就要去看,而不要因為自己知道自己的問題就覺得不用去看。心理問題還是要專業的人來幫你引導,幫自己走出心理問題。
謝邀。我認為心理諮詢的目的,是需要對方拿出一個清晰完整且可執行的解決方案。
問題出在哪裡,不代表問題一定可以通過原因本身解決。
有些情況,自己認為的原因,卻不一定是問題本身。
所以,客觀和專業的解決方案,是可以將問題清晰明確。
還有,醫者是很難自醫的。我自己有心理問題也需要別人的幫助,能做到冷靜判斷自身問題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別說怎樣可以解決問題了。
我覺得我的心理問題就在於我不相信心理醫生可以治好我的心理問題
是有點拗口
舍曲林 丁螺環酮 艾司西酞普蘭 坦度螺酮 勞拉西泮 佐匹克隆 奧氮平 馬來酸伏氟沙明 拉莫三嗪 文拉法辛 碳酸鋰 米氮平 米那普侖
也都吃過了 是有點長
但嘗試總是好的
嘗試去看心理醫生
嘗試去住院 做電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