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歐洲這麼久,從地邊攤到特色餐廳吃過無數,踩過坑也種過草。吃貨們都有個米其林夢。當年賣輪胎的米其林公司覺得自駕游會增加輪胎消耗進而增加銷量,於是出版了一冊米其林美食指南。時到如今這則指南風靡全球,成了世界美食的風向標。人均2000+的一頓米其林三星,主廚偶爾刁鑽古怪到"只選用法國布列塔尼地區一個叫Bernard的漁民釣起來的海鱸魚",亦或是要靠意念去體會觸感的手握壽司,都讓這個招牌被吹的傳乎其神。
挑來選去,敲定了米蘭第一家米其林二星餐廳--羅萊夏朵集團旗下的Il Luogo Di Aimo e Nadia。
Il Luogo Di Aimo e Nadia是一家夫妻老店,店名的翻譯是The places of Aimo and Nadia,Aimo和Nadia是創始夫妻的名字,直譯成中文大概就是"王大鎚和李小花的店"。他們把托斯卡納的美食改良創新,搬來了大都市米蘭,好比一家開在上海的四川館子。店面很小,只能容納不到20桌客人,但環境卻是精心布置過的。米其林評星,餐廳環境要佔分數,所以衚衕深處支著馬扎光著膀子吃的蒼蠅小館串串香就沒法名列其中了。這家店居然有自己的御用設計師,同樣來自義大利的Paolo Ferrari,從桌椅餐具到掛畫雕塑,均是來自保羅·法拉利的現代設計風格。用餐所搭配的每一副銀質刀叉和玻璃器皿,都是專為此餐廳設計,絕無雷同。
由此可見中西美食評判差異:中國美食講究"正宗"和"地道",而以米其林為首的西方美食強調"創新"和"獨特"。
主廚推薦菜單里,一個名為"Grand Tour in Italy(義大利壯遊)"的套餐大概是所有外國吃客的首選。選用義大利不同地區的優質食材混搭融合,讓我們在一頓飯的時間裡味蕾遨遊義大利各地,不得不說是一個有趣的體驗。
為菜單搭配的酒單價格不菲,而伺酒師會為每道菜搭配什麼酒,也是因人而異了。這就好像是在吃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他會為你呈上什麼驚喜。
開胃小食
傳統五道式包含沙拉、湯、頭盤、主菜和甜點,另外在餐前提供麵包餅乾類的開胃小食。這家餐廳在煞費苦心的提供了四道開胃小吃,分別是生火腿片、章魚包、番茄甜菜沙拉和貽貝。
烘乾酥脆的草莓椒切面如一朵玫瑰花,上面蓋一片意式生火腿,入口滑而不膩。
經理特彆強調這個章魚包不像常規的開胃小食會提供乳酪,而是使用了章魚,形狀比較討巧,咬開後發現雖然外皮略脆,內餡卻是綿軟的,這種感覺有點像中國的爆漿肉丸,一口咬下去後會有不同的口感。也是難為大廚,當天中午只有兩座客人,就這麼三五個章魚包,也得按照配料火候去逐個捏制,算著客人預約的時間趁溫度正好呈上來。
菜品精緻,為每道菜肴搭配的酒也是精心挑選的。伺酒師介紹說餐廳里藏酒800多款,都是從世界各地酒庄搜集來的精品,不乏旗艦珍釀。從搭配開胃菜的起泡酒開始,從輕到重,6款酒也按節奏徐徐呈上。
冰過的起泡酒味道清淡,香氣也比較輕快,作為一個不經常品酒的非專業人士,品不出更複雜的所謂"礦物""皮革""二級香氣",只能說用他搭配小巧精緻的開胃小吃不喧賓奪主,也不會顯得敷衍。
就在我拍照時,伺酒師忍不住委婉提醒我趁菜未涼趕緊下肚,可見"食用溫度"是像傳說中"葡萄酒年份"一樣重要的細節。
透明玻璃碗呈上了一份素食沙拉,脆麵包打底、新鮮番茄醬汁、甜菜根,羅勒葉點綴,白紅紫綠四色搭配,可以透過容器看到層次,果然如經理所言,食器都是為食物精心搭配過的。
一枚撒了檸檬汁的貽貝,這種在我家鄉海邊兩塊錢一斤的鮮貨,在這裡可是身價數倍。檸檬汁提鮮後的貽貝好像味道變濃了,也或者是好酒好菜逐漸喚醒了味蕾,對味道的敏感度有所提高。畢竟這一口兩三百的東西,下嘴之前都會習慣性深呼吸,心理作用也會讓食物更美味一些。
開胃小食每道菜只有一口,入嘴口感豐富,有的脆,有的Q彈,有的綿軟,想再細品已經下肚,仍是意猶未盡。就連搭配餐前麵包的橄欖油,都會特意強調是來自西西里的特級初榨橄欖油。
沙拉
這吃一道撤一次餐具酒器的流程進行到這裡,熱身運動結束,第一道沙拉正式上桌。
來自特雷維索的"Burrata"乳酪搭配黑松露、紅色長菊苣,配菜是米蘭菊苣、甜菜根和辣根。
不像是中國每家餐館都有"宮保雞丁"或"老廚白菜",每家西餐館的牛排、沙拉都各不相同,食材混搭讓過於花哨的菜名毫無意義,因此菜單上的菜名往往平鋪直敘羅列出食材。
然而,僅憑菜名,仍然無法預判口感。畢竟每一個標註了產地的食材,都是精挑細選有講究的。再搭配產自"義大利葡萄酒之鄉"的Malvisa白葡萄酒(伺酒師特意強調這是來自義大利東北部靠近斯拉夫地區的酒),乳酪混合黑松露細膩綿長的口感被提煉出來。怎麼說呢,如果這塊乳酪是超市裡一兩歐買來無限量供應,我誇它美味會更心安理得一點,不然總感覺有種"這麼貴一定要往死里誇"的尷尬感。以我對美食的淺薄造詣來妄評乳酪好壞,可以說有那麼點"不夠格"。
鱈魚餃子
酸甜口白蘿蔔鋪底,一個炸至淺黃色的三角形義大利餃子,鱈魚餡,上面裝飾了好幾種花草的清口沙拉,淋了酸奶、蘋果醋和橄欖油。搭配的酒是德國貴腐酒雷司令,金黃色的液體,和菜肴呼應。
銀質的叉子叉入餃子皮時明顯聽到了酥脆裂開的聲音,好奇如何能把火候掌握的這麼好,讓魚肉和外皮都保證最好的口感。如果說上一道菜呈現了義大利北部風情,那這道地中海風格沙拉醬汁的菜便有意南海島的感覺,調料選用了果醋和橄欖油,一小撮花花草草隨便數了一下,居然有10種+植物,感覺餐廳每天的採買都是一項大工程。
意麵
終於輪到托斯卡納登場了!
來自托斯卡納的夫妻倆精心研製的一款義大利面,只用了Green Onion綠洋蔥炒制醬汁,點綴了一片羅勒葉。這道56年歷史的意麵是這家店的經典菜,沒有很多花哨的擺盤和搭配,講究的是一種傳承和沉澱的底蘊。記得當初發郵件預定座位時,酒店經理回復我幾百詞的一長段介紹強調這份意麵的重要性。這份意麵也是拿獎無數,真的是值得打飛的來吃的義大利面。
為這道飽含著托斯卡納艷陽的意麵,伺酒師挑選了琥珀色的西班牙雪莉酒,同樣是陽光普照的南歐國度。味蕾經過前幾道菜的豐富口味後,以味道略樸素的意麵作中場休息,為主菜余處空隙,也算是用心了。也感受到葡萄酒色澤和口感逐漸加重,過渡非常自然。
小牛肉
米其林所講究的創新創意,在這道今天最重要的主菜上呈現出來了。
西餐基本傳統,牛羊類紅肉和雞魚類白肉分開烹飪,這家餐廳卻巧妙的給小牛肉搭配了鳳尾魚醬汁。肌肉纖維尚嫩的小牛肉在英語里特地用"Veal"表示,以區分普通的牛排肉,也因其肉質鮮嫩往往輕煎數秒即食,確保口感不被破壞,以紅肉打底搭配白肉醬汁,不得不說是想法大膽,而鳳尾魚肉汁的鮮與小牛肉的嫩融合,卻恰到好處呼應起來。不得不佩服主廚的心思,還附贈了一片印上了餐廳創始夫妻名字的薄煎餅,讓這道主菜"有愛"了起來。
之前看到餐廳的藏酒介紹,預計為主菜搭配的應該會是義大利知名產區頂級酒庄Barolo的紅葡萄酒陳釀,殊不知他為我們準備了一份驚喜:2005年產義大利酒王馬賽多Masseto,這瓶與拉菲平起平坐的名酒庄好年份"超級托斯卡納"屬於不可多得的藏酒級別,不似窖藏50年的茅台,這種好酒,好比《紅樓夢》的"冷香丸","偏得是雨水節令的雨、白露節令的露調和",只有特定年份特定老藤的那幾筐葡萄釀成,三五年產不足千瓶,放在橡木桶里陳釀數年,可以說是喝一瓶少一瓶。漂亮的紅寶石色葡萄酒口感飽滿,芳香四溢已然讓用餐的我們產生"人生圓滿"的幸福感。
對酒頗有研究的朋友後來感嘆道:"能夠喝一口馬賽多,這頓飯就不要在乎價錢了。"
甜點
一大驚喜過後,感覺用餐"大勢已去",甜點已經放鬆了心情隨意嘗嘗。卻想不到一連三道六款甜品上桌。
點綴了可可粉和棉花糖的檸檬冰沙、焦糖提拉米蘇、哈密瓜球撻、草莓酥餅、樹莓啫喱、就連最後一口巧克力都帶著百香果汁夾心。經典意式甜品融合了熱帶水果的獨特口感,不得不說是讓100分的用餐體驗強行加上了附加分。
穿著考究而經驗老道的伺酒師依舊不露聲色,為甜點搭配最後一款風乾葡萄釀製的"重口"甜酒Amarone。Amarone意為"大苦",將葡萄陰乾6個月後再進行釀製,入口微苦回味甘甜,完美消除了甜點的甜膩口感。名酒之後的這杯意式特釀穩穩撐住了場面,全然沒有狗尾續貂之感。
來自意北的乳酪,托斯卡納的松露與紅酒,特定產區的鱈魚和小牛肉,真的讓人隨著一道菜能夠回想起艷陽下意北麥田收割的熱鬧,亦或是阿瑪菲海岸清冽的浪花。讓整個用餐體驗好似一場精彩的義大利壯遊。
與主廚Alessandro的合影
#寫在文末的話#
是不是很奇怪怎麼一直吃火鍋的我轉頭就開始搞美食了?莫非是收了廣告費昧著良心誇誇誇?
認真交待一下,為了這頓午餐耗時三個月準備,跑去兩大產區的葡萄酒酒庄學習品酒,特意去主廚之前工作的瑞士日內瓦Domaine de Chateauvieux酒店熟悉環境,挑選了數家精品餐廳試吃練手,還提前諮詢了在米其林三星餐廳實習的朋友,食材背景調查做到儘可能細緻,才做到了"第一次吃米其林,如何裝得像老手"。
Domaine de Chateauvieux酒店
寫完文章逐漸理解那句老話:"一輩子一定要吃一次米其林",它所帶來的生活品質的提升、對追求美好事物的渴望、高雅禮儀的磨練,是吃多少漢堡都做不到的。一頓飯對生活影響之大,不只是味蕾享受,而是如中國古人所說"功夫當在詩外"。
更多文章,美圖和攻略,可以關注
微信公眾號:凱迪de心情日記
微博:Candy__凱迪
推薦閱讀:
TAG:米其林餐廳 | 美食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