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討論「楊超越的不可替代性」,不是討論「楊超越為什麼被人們喜歡」。
首先釐清一個根本問題:此「流量」和傳統「流量」有質的差別。這也是很多人不能理解一個所謂「只會哭」的人怎麼火是一個道理。
「楊超越」的特徵和經歷濃縮了很多極其標籤化並且具有普遍現實意義的特徵是其他明星所不具有的。
一:宏觀上她的經歷集中體現了現代城市化和工業化過程中所暴露的問題和特徵,也包含了關於社會公正(機會公正)和貧富分化問題。所以她獨特經歷會強烈吸引那些體會過或者了解個中不易的人,這是娛樂工業不能生產的。
這是爭議的社會基礎,即不同階級的意識的碰撞:底層和底層的同情者支持和理解楊超越;中產階級價值觀的擁護者反對她。所謂中產階級價值觀,其實是一種功利主義價值觀,更強調結果,並且相信必須靠「努力」才擁有成功的合法性。但這個「法則」只是部分適用於世界,但是卻被主流價值觀泛化,因為這是當前最能維持社會穩定的價值觀念。但是大部分人卻當成了真理,楊超越的出現觸動了這個「真理」,非常讓他們難受。
二:人格上,楊超越是存粹的和真誠的,卻又混合著艱苦生活中磨練的世俗生存痕迹。這非常非常稀有的,同時是將那些經歷了世故的大齡粉牢牢吸引的關鍵:她讓他們忽然有種找到了和自己和解的途徑。所謂和解,就是接受自己不足和有限的能力,然後面對自己的生活。
這個邏輯是很多不了解楊超越的人無法想像的,和他們認為喜歡楊超越就是幻想不勞而獲剛好相反。因為楊超越做到了他們做不到的事情:既世故卻真誠,自知卻又勇敢。
我已經了解到很多(包括我自己)出身社會的人,在楊超越的勇氣和真誠,正直而善良的人格前自愧不如。並且因為有這麼個人的出現,對本已經有些疲憊和倦怠,對人情世故厭煩的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熱情和希望:原來真的有這麼個人能夠如此存粹和勇敢。
榜樣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新聞周刊會把「影響中國年度人物」頒給她的原因之一。
「楊超越」本身具備一種群眾運動特質,也是對主話語權反叛的練習,最終必然會被高層引入主流敘事中。「頒獎」某種角度是對未知社會力量的收納。
我現在完全沒興趣對討論楊超越唱跳等所謂「實力」的探討。因為
她只要還是她自己,只是站那裡,就是獨一無二的,就一定有一大群認可她特質符號下的人熱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