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牙周炎,拿什麼來拯救我的牙?

牙周疾病是人類最古老、普遍的疾病之一。研究表明早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發現人顱骨有嚴重的牙槽骨破壞,發生率為42.3%。而到了現在第三次口腔流行病調查中顯示,35歲幾以上牙周患病率高達80%-90%。

那麼對於牙周病你了解嗎?本篇文章我將會對困擾人類近萬年的牙周病進行詳細的解讀。

最普遍的牙周疾病則是牙齦炎和牙周炎,通常牙周炎是通過牙齦炎發展而來的。如果牙齦炎沒能得到及時治療,慢慢的向深層發展擴散到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質從而發展成牙周炎。

簡單點說,牙周炎是一種局部因素引發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症。

別小看了牙周炎,在接觸過的牙周炎病人中,都有著牙齦出血、口臭的表現。稍微嚴重一點形成牙周袋,導致牙槽骨吸收,出血牙齦萎縮的狀況。再為嚴重一點牙周出血潰瘍以及炎症性肉芽組織,輕按牙齦,有膿液流出。牙周炎破壞牙周組織,特別是牙槽骨吸收加重時,支持牙齒力量不足,出現牙齒鬆動、移位等現象,這樣的牙齒已經不能保留了。

以上只是牙周炎對於口腔的影響,而在現實中牙周炎的影響遠遠不止如此!

近十餘年的大量研究結果表明,牙周感染可能是某些重要的系統性疾病或異常狀況的一個重要的潛在危險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及腦中風等)、早產及低體重出生兒、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等。

牙周炎患者的口腔我們可以想像為一個「超級倉庫」,而這個倉庫裡面儲存的卻是各種細菌。一些細菌毒素經過創口進入血液循環,進入身體中的其他部位,就會使這項部分受到感染引發炎症。

心臟病:約70%的心肌炎急性發作患者的誘因來源於牙周感染。

中風:牙周細菌所產生的酶,也能促使體能血栓的形成。

糖尿病:血液中的病菌毒素以及炎症因子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影響血糖控制。

肺病:大量細菌藉助食物反流被吸入肺部,導致支氣管炎,咽喉炎,扁桃體炎和肺炎等。

胃病:牙菌斑是幽門螺旋桿菌的儲存庫,隨著吞咽進入胃部,引發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

早產:孕婦患牙齦炎,可能引發細菌進入血液,感染胎兒,引發流產,早產或新生兒體重過輕,還可能影響嬰兒大腦發育。

不育:口腔細菌隨血液循環,侵入生殖系統,令精子活力下降,引發男性不育。

老年痴呆:牙齦疾病細菌浸入腦部後引發炎症,並帶來腦損傷。

五官:口腔細菌通過血管淋巴,危害臨近的耳鼻眼等器官。

1996年美國學者提出了「牙周醫學」的概念揭示牙周健康或疾病與全身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雙向聯繫及其意義。正如那句老話所講「病從口入」,更何況引發病症的原因就在口內。

牙周炎是可以治療的,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基礎治療,消除致病因素,使炎症減輕到最低程度。消除菌斑滯留因素:充填齲洞,去除充填物懸突,改正不良修復體,治療食物嵌塞等,還可進行必要的牙髓治療;必要時在炎症控制後進行咬合調整、鬆動牙暫時性固定。

第二階段:完善的牙周基礎治療後1-3月,經過全面的牙周檢查(包括x線檢查)後進行牙周手術治療。

第三階段:永久性修復治療。第一、二個階段的治療後,牙周組織健康狀況穩定。永久性固定修復或可摘式義齒修復恢復功能並建立穩定的平衡合,促進牙周組織健康的長期穩定性。

第四階段:療效維持及複查復治階段,是牙周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長期療效的惟一方法。

最根本的牙周炎治療是保持口腔衛生,從預防開始。雖然我一再強調,但總有患者很難長期堅持下去,導致越來越嚴重。

  1. 正確的刷牙姿勢,每天刷牙三次,每次2-3分鐘。
  2. 飯前、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3. 建議使用牙線,剔除牙齒相鄰直接的食物殘渣、軟垢、菌斑等。
  4. 定期口腔檢查,每年進行1-2次洗牙,清除堆積的牙結石,刷牙無法去除的牙漬、色素。

推薦閱讀:

TAG:牙周炎 | 牙周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