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詩,指畫。古人以畫雖不能吟,但有詩意,故稱為無聲詩能吟,但有詩意,故稱為無聲詩。宋迪的《瀟湘八景圖》,被人們成為「無聲詩」,詩僧惠洪曾為《瀟湘八景圖》各賦以詩,自稱「有聲畫」。名書畫家、詩人米芾一見拍案叫絕,馬上給每幅畫題上詩句,一時傳為佳話。
意為中國繪畫和中國書法關係密切,兩者的產生和發展,相輔相成,在畫史上,以先秦諸子的所謂:「何圖洛書」為書畫同源的依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說,「頡有四目,仰觀垂象。因儷鳥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此為最早的「書畫同源」的說法。
中國山水畫一種理論學說。由明代畫家董其昌所創。他把李思訓和王維作品 分別以「青綠」和「水墨」兩種山水風格的始祖,以此奠定中國山水畫分「南北宗」之說。董其昌把李思訓和王維視為「青綠」和「水墨」兩種子畫法風格的始祖,並從此倡中國山水畫分「南北宗」之說。
中國畫名詞。中國畫的分科,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分六門,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馬、鬼神、花鳥等。北宋《宣和畫譜》分十門,即道釋門、人物門、宮室門、番族門、龍魚門、山水門、畜獸門、花鳥門、墨竹門、蔬菜門等。南宋鄧椿《畫繼》分八類(門),即仙佛鬼神、人物傳寫、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獸蟲魚、屋木舟車、蔬果藥草、小景雜畫等。參見「十三科」。
中國畫術語。中國畫的分科,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分為六門;北宋《宣和畫譜》分為十門;南宋鄧椿《畫繼》分為八類。元代湯垕《畫鑒》說:「世俗立畫家十三科,山水打頭,界畫打底。」明代陶宗儀《輟耕錄》所載「畫家十三科」是:「佛菩薩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剛鬼神羅漢聖僧、風雲龍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騾走獸、人間動用、界畫樓台、一切傍生、耕種機織、雕青嵌綠。」
工筆畫亦稱「細筆畫」。屬中國畫技法類別的一種,與「寫意畫」對稱。工筆畫屬於工整細緻一類畫法,如宋代的院體畫,明代仇英的人物畫等。工筆畫要求「有巧密而精細者」(北宋韓拙《山水純全集》),水墨、淺絳、青綠、金碧、界畫等藝術形式均可表現工筆畫。
欲知更多,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珍寶樓藝術館,開啟你的藝術新天地吧!
-
推薦閱讀:
TAG:繪畫 | 中國畫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