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母親太強勢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控制人,就會激發人性惡,母親控制孩子,就是毒害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是正常的,孩子必須和這個母親儘快脫離。


嗯,順著她,直到你有經濟來源能夠獨立生活,然後強過她。


站在母親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她是想以自己的強勢來保護她的孩子,想讓孩子以她設定的軌道走完一生,自以為是為了孩子著想讓孩子可以少走彎路,但其實她忽略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有自主選擇權,才能使心智發展健全,往往那些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長大後自律自理能力低下,因為從小就習慣了任人擺布,沒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奉勸那些以這種方式愛孩子的父母,趕緊收手,千萬別親手毀了孩子的未來。


什麼樣的教育都有可能成功,不知道你指的強勢母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什麼具體特徵,強勢的母親不代表不尊重孩子,有些強勢的母親同樣也會讓孩子去努力嘗試,甚至會以身為責。做母親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只要懂得尊重和理解孩子,都會讓孩子健康地成長,所以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蟹邀。

擁有強勢的母親,多數還會有個認慫的父親。

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能多數是表達被抑制狀態。

孩子缺少溫柔的母親,同時也缺少豁達父親。

而我們身邊多數家庭結構,

不是父親強勢,就是母親強勢。

一個健康的家庭,父母雙方應該是制衡關係。

制衡不是說平等,夫妻之間基本不會平等的。

至於心理問題,

在中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多了去了,

放心吧,沒人會在意的。


如果媽媽認為自己是完美的,並且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局限性,會是什麼情形?

  吞噬和控制。

  我身邊有個男孩,7歲多。這個孩子的狀態:不自信,內心衝突, 推卸責任,完全不獨立。

  媽媽的狀態:一次我帶我家孩子去找這個小朋友玩。2個孩子在地上玩小火車,我們2個媽媽坐著聊天。孩子們玩著,跟著火車,移動著身體。這個媽媽每隔幾分鐘,提醒孩子坐在布墊子上。每提醒一次,這個孩子中斷玩的過程,把屁股挪回墊子上,非常配合。

  這個媽媽弄了一盤蘋果,切塊,扎著牙籤,放在 我面前。我第一反應是孩子也沒吃。但看著2個孩子玩得正歡,我決定不打擾他們,就自己扎了一塊放進嘴裡。那個媽媽當時調電腦里的照片給我看,她一抬頭,發現我在吃蘋果,而兩個孩子沒有吃,她脫口而出:「啊!你不給孩子吃,你自己吃!」馬上端起水果蹲在孩子們面前:「張嘴,啊!吃塊水果!」 她的孩子很配合的吃了兩塊。

  有一個周,媽媽單位有事,白天不回來。她會在每天孩子放學後給我打電話,問:「妞妞媽,今天孩子都留了什麼作業?」(兩個孩子在一個班上學)我去問我的孩子,今天都有什麼作業,然後轉述給這位用心愛孩子的媽媽。

  這個孩子的狀態是內心很衝突。我的孩子唱完一首歌,大家請他也來表演一個節目。當看著3個人很期待地看著他,他表演節目是這樣的,一邊手舞足蹈的表演節目,一邊說我不唱,我不唱。2種狀態連續交替進行。在我看來,這個節目,你表演,不是問題。你不表演,也不是問題。什麼是問題呢?我不想表演,看著你們期待的眼神,我不得不表演,表演吧,又不甘心。內心始終有2個人在打架。

  關於孩子的作業,我聽到孩子和爸爸這樣的對話。爸爸問:「有什麼作業?」孩子說:「不知道」。爸爸問:「幾個作業?」孩子說:「不知道。」爸爸有情緒了,繼續問:「作業本哪去了?」孩子依然回答:「不知道。」另外,他經常說:「都怪你!」(什麼事都不是我 的責任。)

  蝸牛用自己的觸角感受 這個世界的溫度和濕度,昆蟲都有觸角,貓有鬍鬚,功能一樣。人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觸角來感受這個世界。對於這個孩子,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觸角,而用媽媽的觸角來感受這個世界。媽媽覺得我屁股冷,我就坐在墊子上。媽媽覺得我應該吃水果,我要停掉手裡的一切,吃水果。兩套系統,只能用一套。為了適應媽媽的這套系統,他必須把自己這套系統廢掉。他想把自己那套系統廢掉,但是那套系統時不時出來表達一下,自己是存在的。這就是他內心衝突的原因。同時,一個完全靠別人為自己做主,用別人的觸角來感知世界的人,是沒辦法自信起來的。還有不獨立,推卸責任,既然我從一出生用的就是媽媽的系統,當然,出了問題,是媽媽沒有提醒我。我自己是不必為我負責的,所以,我沒辦法獨立為自己做事太正常了。

  這個媽媽為什麼能如此用心的愛她的孩子,以至於到了控制和吞噬的地步?我想,也許在這個媽媽心理,我是足夠愛孩子的。我是完美的媽媽。所以她才如此自信如此坦然的任意踐踏孩子的領地。

  所以我想,媽媽能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是孩子的福音。媽媽能意識到自己和孩子是2個獨立的個體,也是孩子的福音。

一個健康人格的形成需要有自己的空間,這就要求他和他的養育者之間有間隙,這個間隙保證這個孩子有成長的空間。距離太遠,孩子不被看到,形成被忽視的創傷。而成長中和養育者之間沒有間隙的孩子,他會沒辦法做自己,被他人操控。

假如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他很痛苦,來尋求心理幫助,諮詢師怎麼辦?要和他一起罵他的母親嗎?

不是的。他有對母親的憤怒可以理解,諮詢師需要工作到他更內層的需要,他才能獲得療愈。

我工作的方向是1承接來訪的情緒,讓來訪感到被理解被支持被接納。

2理解他內在的心理需要。

打個比方,一個來訪談到自己考了100分,很興奮地告訴父母,希望得到父母的誇獎,沒想到,父母說「考一次100分,你就驕傲了?有本事每次考100分。」

在這個例子里,來訪的內在需要是什麼?被認可。

諮詢師可以對來訪說「你考了100分,這是很不容易的,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你很希望你的父母看到你的努力,認可你獲得的成績。」

也就是,諮詢師理解到了來訪想被認可的內在需要。

於是,來訪知道自己這麼氣憤,是因為沒有被認可,他會感覺深深的 被理解。此時,他對父母關注轉化為自己內在需要的關注。

自體心理學的工作目標是:有能力理解自己,安撫自己。

是的,一個人理解了自己,接納了自己,可以安撫自己的時候,他就不需要再在關係中與人糾結。

也就是,藉助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來訪完成了情緒宣洩,理解自己,向內覺察,與自己和解。那麼,與人和解,與家庭和解,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父母都超強勢超多戲。並不是把孩子帶來世上就能稱之為父母的。父親硬生生的跟我說斷絕關係,那時候他剛有了新的家庭和新的小孩。母親帶著我和弟弟,挺不容易的。但是因為她的過分強勢,過得真的不幸福。有些缺陷還要走多少年才能彌補回來是真的不知道。太苦了,太咄咄逼人的氛圍。逞一時之強又有什麼用?一邊埋怨孩子這樣那樣,一邊任由孩子的各種。搞不懂。分開了還互相埋怨,互相黑化,從小作為我媽的「知心朋友」。沒錯,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我真的覺得匪夷所思。有些事情帶給我的只能是痛苦。死氣沉沉的不到20歲的女生真的煩透了。


指路似乎最近頻繁被提起的朱雨辰的媽媽

我感覺她深深印在腦子裡三從四德的這些思想也算另類的一種強勢了。

心理出不出問題應該還是論人,不過影響孩子的生活是肯定的。


如果已經出現心理問題,還不能經濟生活獨立,就需要跟母親溝通,如果可以獨立,就自己生活


有啥招啊?

我現在就是個思維混亂,精神有問題的人。

原因嘛,感謝我那個我穿哪件衣服都要聽她的母親。

我願同她一起下地獄!


孩子性格的畸形。同性戀什麼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家庭的問題


其實,您還可以再問父親太強勢導致孩子的心理問題。


推薦閱讀: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