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有沒什麼辦法讓孩子再長高點兒……」晶晶(化名)的媽媽懇求著醫生。而15歲的花樣少女晶晶怎麼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身高永遠定格在1.49米。
醫生檢查後發現,孩子的骨齡片顯示「骨骺線已經閉合」(了解骨骺線可參考
一路童行:骨骼線閉合的3大標誌! )例假也來了2年,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期,這意味著晶晶長高的幾率極為渺茫
「孩子身高長得慢,在學校總是坐第一排,以為再過兩年孩子就能竄上來,就沒放在心上,沒想到毀了孩子的一生!」晶晶的媽媽極其自責。
小宇,5歲,原身高99.2cm,經過40天的科學長高指導,成功增長2.5cm,現身高101.7cm
每個家長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尤其是在身高方面,兒子要高大偉岸,女兒身材高挑。在這裡,小童分享給大家下面3個方面的長高秘籍,讓孩子多長10厘米。
①0-7歲,這一階段孩子身高增幅對終極身高的影響達到了50%;
②7-12歲,身高增幅對最終身高的影響為30%;
③12-18歲影響則下降為20%,到了青春期,性激素的分泌超過了生長激素,抑制了孩子長高,同時性激素還會加速骨骺線的閉合。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通常情況下12歲之前,孩子就已經完成了身高增長的大部分。
當發現孩子生長發育遲緩,年漲幅5厘米以下、體質差,脾胃吸收差、營養不良、睡眠質量低、缺乏運動等情況,請及時詢問內分泌科醫生,詳細評估孩子情況。
只要及時解決了孩子生長遲緩的原因,接受正確的長高指導,培養正確的飲食、運動、睡眠習慣,其身高將比自然生長平均高出15—20厘米。
孩子在不同年齡段,體檢的側重點也有差別。
0~1歲,主要是餵養、養育、營養等問題;
2~3歲,進食行為、語言能力、傳染性疾病等;
3~學齡期,生長發育、性早熟、學習能力、注意力缺陷等;
在這裡,我們主要聚焦於孩子的生長發育方面。
一、關注骨齡「測骨齡」
骨齡是骨骼年齡的簡稱,是決定孩子長高潛力的核心指標。
骨齡是動態變化的,因此,黃麗敏主任建議:從6歲起,家長每半年給孩子測一次骨齡,特別是提前性發育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這樣家長才能充分了解孩子的生長潛力,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措施。
二、關注骨骺線「查看骨骺線」
骨骺發育的指標,跟實際年齡不一樣,它決定孩子的最終身高
骨骺線是否閉合是長高的核心關鍵,孩子發育之後,身高增長即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同時也標誌著人體長高即將終止。
多數女孩14歲,男孩15歲骨骺線逐漸閉合。所以請及早關注孩子的骨骺線情況
有些孩子在青春期後期(女孩初潮,男孩變聲),等到停長後發現太矮才重視起來,這個時候往往為時太晚,就像一棵植物都已經開花結果,發育快成熟了,還要施肥讓它長高,這是不可能的。
①內分泌性矮小:如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及性早熟。
②特發性矮小(包括多數遺傳性身材矮小):這類矮小的孩子可能與生長激素活性不夠,或者生長激素受體不敏感等有關。
③宮內發育遲緩:患兒出生時身長、體重低於正常同齡兒,出生後2-3年也未能追趕上,所以成年身高也會低。
④體質性青春期延遲:這類孩子常有家族史,同時伴有性發育的落後。如果相差太大,後期身高追趕,要定期檢查骨齡,及時干預。
最後,小童總結:
孩子長得慢、長不高,除了拍骨齡片、查看骨骺線情況,根據孩子情況和進一步治療,還可能需要做下面的檢查:
比如:甲狀腺素、性激素水平測定、染色體(部分女孩)、頭部磁共振(MRI)、肝腎功能、血糖、血常規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等檢查。
比如:
你可能會感興趣的微信小程序: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身高 | 骨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