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一批90後都成了博導,是什麼讓他們成為學術大牛?

來源 | 募格學術

編輯 | 學術君

01

我有一位師弟,985重點高校本科畢業。

由於發自內心的喜歡科研,於是選擇繼續讀博。

說讀研前看了李開復的《做最好的自己》,於是也立志在博士學習期間就要成為自己研究領域裡的專家。

夢想著畢業後能成為一名教授/研究員,當研究領域裡的學術大牛。

他相信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只要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去,終能獲得成果。

所以,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他早上8點半就到達實驗室,晚上實驗樓快要關門時才匆忙離開回到寢室。

三年過去了,他卻還沒有發表一篇文章。

另一方面,最近一兩年自己朋友圈裡常被第一批「90後」當教授、博導的新聞頻繁刷屏。

????

馮建東,1992年出生,浙大化學系2009級本科生,2016年取得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學位。目前為浙江大學的「百人計劃」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

殷翔,1991年生,201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2017年於美國密西根大學獲博士學位。同年底,入選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隨後任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系副教授。

李東,1990年出生,2009年進入同濟大學就讀,2013年獲理學學士學位後,以直博生的方式繼續留校攻讀,並於2018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同年,獲聘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不少碩博們看著這些履歷,除了羨慕嫉妒,還是只有羨慕嫉妒。

在同齡人還為讀博未畢業而發愁的時候,這幾位「90後」已經成為高校博導,不但把同齡人遠遠甩開了一大截距離,還狠狠地打了不少仍掙扎在博士後苦海里的80後的臉。

無可否認,第一批「90後」博導們的成功絕對離不開他們個人主觀的、內在的因素。

只是身邊的博士們也不比這些年輕的博導們差到哪裡去:同樣從國內排名前10的高校本科畢業,同樣的努力拚搏,同樣地對科研充滿激情。

如果非要把這些碩博們在科研上的失意都歸因於不夠努力或者不夠聰明,這無疑是在扭曲事實以及對他們的極大侮辱,還可能把初入科研圈的莘莘學子引入錯誤的方向。

02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批「90後」博導在成千上萬的同齡人里脫穎而出成為學術界里耀眼的新星呢?

如果可以暫且不考慮主觀因素,我更願意去探究客觀的事實,尋找出那些讓莘莘學子在未來道路上可以去複製、去學習的秘籍。

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批年輕博導們的讀研經歷。

導師與學校名氣?

不少碩博們認為,導師名氣和學校平台是一個人成長的最關鍵的因素。然而,這三位博導的求學經歷透露了一些很有趣的細節。李東碩博期間就讀的同濟大學在國內當然還是很不錯的,但若與世界著名大學比,還是稍微遜色,在2018年才剛好踏入QS世界大學前300名;況且在他入學時,他的導師僅僅是一名副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倒是名氣不小,然而馮建東的博導在他入學前也竟然只是一名助理教授,等到他快畢業時,博導才晉陞為副教授。

海外經歷?

國內教授/研究員的招聘中,的確大都有要求海外科研經歷。很意外的是李東竟然在同濟大學博士畢業後,即被985高校錄取為教授、博導。另外,最近上海科技大學的博士華甜同樣畢業不到一年就被母校晉陞為副研究員。可見,對於某些高校,海外經歷不再是一個必要的硬性要求。

發表高質量文章!

在不少國家裡,發表文章的質量與數量還是評價一個人科研水平的具體化指標。

這三位年輕博士之所以能為博導,完全離不開他們發表的高質量文章。李東在博士期間分別在nano letters, advance function materials 和small 等高質量期刊發表了文章,而後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發表的文章更是錦上添花,直接助他成為了湖南大學的教授。多少國內教授做夢都拿不到的nature系列文章,馮建東在博士期間就發表了3篇,影響因子高達120。殷翔則在自動控制領域頂級期刊Automatica和IEEE TAC上一氣呵成地發表了十多篇文章。

很多人會說,這些文章不正是說明了他們擁有極高的IQ和極強的科研能力嗎?

是的,這些成績離不開他們個人主觀因素,但是更離不開他們課題組的實力。

李東的博導Dr Zhang雖然只是副教授,然而他在李東入學前已經在無數高校教授們都嚮往的JACS、Nano Letters, Advance Function Materials 等著名期刊上發表過文章。殷翔的博導更是自動控制領域頂級期刊IEEE TAC和Automatica的常來顧客,在別人眼裡猶如豪華五星級的餐廳,在這個組裡或許就是一個常去的食堂。馮建東在2013年讀博時,他所在的課題組已經於2011、2013年在Nature Nanotechnology發表了文章,這兩篇文章到如今已經被引用了上萬次。可想而知,這個組的實力是如此的強大,強大到如Nano Letters, ACS Aano等高質量期刊都成了他們組裡發文章的一般水平。

可見,這三位博導發表的高質量文章都與課題組已有的發文章實力有密切關係。

科研生活里,為什麼有些同學的導師會要求組裡學生必須發表5.0影響因子以上的文章?因為這是他們課題組已發文章的最低標準。然而,對於不少課題組的學生來說,5.0影響因子已經是他們最高的目標了。

事實告知我們,很多時候選擇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在錯誤的選擇里,你付出了異於常人的十倍努力,到頭來可能只獲得兩篇普通的文章、勉強畢業。

然而,那些選擇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同學,只要比常人再努力一點,就有可能成為組裡的下一個巨人。

03

也許,不少人鄙視把科研能力與發表文章掛鉤。然而,除了這種最直接、最可量化的方法外,還有其它更好更公平的評價標準嗎?

如果你真的要走學術路線,也渴望將來在國內高校成為教授/研究員,那麼你在讀研前最需要做的是選擇一個近幾年裡已發表多篇高質量文章的導師。

如果你在碩士、博士的時候錯過了,那麼可以繼續通過博士後的機會來實現。

我的一位朋友,博士期間發了好幾篇文章,影響因子最高的一篇約5.0左右,已是他所在課題組裡了不起的人才了。畢業後,他選擇在一個擁有高質量文章的課題組裡做博後,短短兩年的時間就發表了兩篇德國應化,現在正衝刺著一篇JACS。一旦成功,與教授/研究員的距離便近在咫尺。

網上流傳很多選導師的方法,比如以下幾點:

  • 從性格和人品來選老師
  • 從名氣和實力來選導師
  • 導師有充足的時間指導學生
  • 導師有足夠的經費供科學研究
  • ……

乍一看,還蠻中肯、挺有道理的。只是認真讀完後,總感覺是在喝白開水,操作起來可真不容易。

對不少打算讀研的本科生,哪來機會去提前了解導師?僅從網上搜索到的零星介紹,或者面試時的一面之交,怎麼可能了解到導師的性格和人品?怎能獲知他是否有足夠的經費、是否有充足的時間與研究生進行學術交流?

也許有人建議說,去找與導師在同個學校的學長學姐打聽一下。如果要去的學校沒有認識的學長學姐呢?即使恰好幸運的碰上了,他們也只是比你大了一兩屆,還在科研苦海中掙扎著,怎麼能給到正確的反饋呢?

我自己在讀研前,曾特意跑到外地,偷偷地去導師的實驗室,找未來的師兄姐們諮詢,結果還是沒能獲得全面的信息。我的本科室友,畢業後直接留在本校直博,找的導師還是本科授課的教授,後來他依舊抱怨自己當初的判斷。

另外,用名氣來選擇導師,其實是對不少年輕學生的錯誤指導。不少榮獲「傑青」、「百人計劃」、各類「學者」頭銜的導師在科研實力上有可能還比不上國外的助理教授、副教授;一些號稱某個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或者曾獲得「863」、「973」資助的學者並不一定可以發表高質量的文章。因為有些導師可能已經忙碌在行政道路上了。

至於網上還提到的研究方向是否前沿、是否感興趣,只能算是一個充分而不必要的條件。如果在研究領域埋頭苦幹7年,你還是一篇文章都沒發出來、還面臨不能獲得博士學位時,再前沿、再感興趣的課題對你來說都是災難。

所以說,導師性格如何、經費怎樣、是否有時間指導學生等等問題並不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學子在求學前可以輕鬆了解到的,導師的學術任職、獲獎榮譽、研究資助有時候也不過是過眼雲煙,更值得你去關注的是該導師帶領的課題組在你將要研究的領域裡是否一直都能發表高質量的文章。你只需在googlescholar/文獻資料庫里搜索導師的名字拼音和英文工作單位,這些信息便如白紙黑字般的一目了然。

課題組能持續發表高質量的文章,就充分說明了這位導師的科研實力、對學生的指導能力與該科研方向的影響力。可以在這樣課題組裡工作,只要能正常發揮,你所發表文章的質量與數量基本差不到哪裡去;如果還能比課題組裡的學生再刻苦勤奮一些,再多一些思考與頓悟,便有可能更上一層樓。當你能發表nature或science系列文章時,無論是海龜還是土鱉,國內的科研機構都會熱情地向你敞開懷抱,因為那時候的你也已經成為他人眼中膜拜的學術大牛了。

本文來源:募格學術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源。

本篇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 學術資源大全

推薦閱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