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大學教授的年收
大學教授,可以說是非常忙碌的一種職業。一邊要教學傳授知識,一邊要創新開拓新的方法技能,一邊還要規劃項目申請基金,一邊還要做對上對下的人際關係周旋,要去開學會,做演講,還要維護自己個人主頁,為同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介面,下載資源等等。面對這樣的工作強度,教授們利用休息日加班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說,搞科研做學術,若不是因為興趣,真的很難堅持下去。
在日本,高校做科研的大體可分為研究員(Research fellow),助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或講師,准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教授(Professor)。博士畢業先做研究員,取得一定成果才能轉為助教授,助教授的崗位上努力n年,才能轉為準教授,之後就是准教授轉為教授。最難的環節在助教授轉准教授,和准教授轉教授這兩節上。收入也是在准教授之前,收入少,工作不穩定,補助福利也少。在准教授之後,各方面的福利待遇會有一個質的提升。所以助教授轉准教授這一關,可以說是千年媳婦熬成婆的一個環節。很多人還沒等到熬成就放棄了。而且在日本還有這樣的說法,40歲之前過不了這一關,以後就更難過了。
相對來說,企業就好混多了,反正論資排輩,在一家企業好好乾,只要企業不倒閉,每年或多或少會漲工資,年齡越大工資越高,在公司的地位也越高。等到混個部長,基本上指揮手下好好乾就可以安享晚年了。而且工作穩定,日本法律規定企業不能隨便開除人。也許這也是日本選擇讀博士的學生越來越少的原因吧!
根據日本的調查報告顯示,在高校的科研學術人員年收入大體如下:
研究員 (400萬到600萬日元,平均500萬日元左右:人民幣大概24萬到36萬之間)
助教授講師(500萬到800萬日元,平均750萬日元左右:人民幣大概30萬到48萬之間)
准教授(700萬到1000萬日元,平均850萬日元左右:人民幣大概42萬到60萬之間)
教授(800萬到1800萬之間,平均1100萬日元左右:人民幣大概48萬到108萬之間)
然後是年齡越大,發的高檔次論文越多或者基礎科研做的越好,工資就越高。有名的私立大學要比這個水平高一截,偏僻地方的私立大學要比這個標準低一些,但是大體差不了太多。在日本有正式工作的都要加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享受醫藥費3折的福利。從助教授開始有交通費補助,搬家費補助等。從准教授開始有租房補助,子女補助,體檢補助等等。准教授和教授也會被很多企業聘請去做演講,這些演講也會帶來額外的收入,這樣看來,在日本教授的收入是不菲的,這也與其工作強度相符合。
在日本,不管你是研究員還是教授,你都可以用大概10%的時間去經營個人的事業,可以興趣所致,也可以是研究相關,也可以是給人演講傳播知識,這部分的收入通過恰當的報稅是可以進入自己腰包的,這個叫做科研的自由性。但是有一個禁區:那就是科研經費是千萬不能進入個人腰包的。科研經費少到幾百萬日元,大到幾十億日元,只能用於科研,不能用於個人,研究經費買的東西,不用了要作廢或扔掉,而不能給個人使用。這個規定大家都自覺遵守,因為不遵守的代價不僅是前途盡毀,還可能得自殺謝罪。日本這個社會對違反規則的人相當苛刻,甚至過於苛刻,以至於近年來不斷有人呼籲要給犯過錯的人機會。但是整體社會對違規,尤其是貪污公款,幾乎是零容忍,所以這點算是給新手們的忠告吧!
以下是日本平均年收入排名前五的職業 :
可以看到:飛行員,醫生,律師,大學教授,大學副教授,這位列前五的職業的工作強度確實也是有目共睹的。那有人就疑問了:為什麼大學教授收入高,日本學生們卻更願意去企業,而不選擇讀博士成為教授呢。
理由是太難了,壓力也非常大,如果不是有天分有興趣,日本人不會選擇學術這一塊。還有就是相對於收入,日本人更看重生活質量:看壓力是不是很大,休假是不是很少,這些也成為選擇職業必不可少的考慮項目。
日本的遺產稅收的特別狠,狠到富不過三代。所以犧牲一代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掙的錢,很難傳到下一代人手裡。這樣還不如保持好的生活質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快樂的童年來的實惠。所以很多家庭是丈夫收入高了,妻子索性辭職帶孩子。因為夫妻一起工作,收入高了稅收也高,就算攢些錢要留給孩子,也會被遺產稅扣得所剩無幾,還不如一方辭職教育照顧孩子,把孩子培養成有實力掙錢的人。而日本政府也鼓勵小孩不滿3歲的媽媽們全職在家帶孩子,因為他們覺得3歲以前這3年的母子互動,對一個小孩的性格乃至以後是否成功自信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看到,不是那個工作掙錢多日本人就去擠,他們考慮著更長遠的事情。來日本久了的中國人,也慢慢被同化,認為攢錢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了,更多的人把錢花在陪孩子去旅遊,給孩子報興趣班上了。
推薦閱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