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會不會影響到你的性格?

越想脫離,越長大就會發現,我們就越像我們之前不喜歡的那些人的樣子!不負責任,性格暴躁,冷漠疏離、膽子怕事、沒有責任心,重複他們之前的道路


原生家庭的環境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


其實原生家庭不是影響到你的性格,而是充當了塑造者的角色。

比方說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孩子都比較敏感,且潛意識裡缺乏安全感。常態情況下不會很明顯,但遇到事情孩子的表現就會比較突出。

相反,夫妻感情和睦的家庭,孩子的安全感和正向能量就比較充足。在與小夥伴玩耍的過程中比較豁達,更容易給予和分享,同時面對挫折時也更容易直面和釋放這個過程。


會把,但是常年的獨自生活會讓你脫離的


會的,比如不想結婚。

是因為不想成為我媽那樣的人

或者是因為不想嫁給像我爸那樣的人


這個問題,唯一的解決辦法:承認自己的原生家庭,接受家庭及家人的不完美。時時觀照自己家族的性格不足,用理性與理解,寬容與愛,和家人和解,和自己和解。

愛一個人的心,不需強求,1-10分的愛的比例,自己儘力就好。

做一個對自己真實而坦蕩的人,向前看!


……關於這個問題哈,我倒覺得我深有感觸。

先說我,我生在一個特別幸福的家庭,從小沒有過經濟困難,沒有被打過,沒有受到特別多的傷害和壓迫。家人都很愛我,老師也很喜歡我,朋友也很喜歡我。我從來沒有受到過校園壓迫,積极參加校園活動,成績也一直保持,有男生追,但沒談過戀愛,我一直在過我喜歡的生活。

但我會適當節儉,我會看人臉色行事,我懂得什麼時候講話什麼時候閉嘴,在安慰人的時候我也曉得怎樣去安慰……

會這樣的原因特別簡單,我身在一個有家教的環境。

每天晚上跟爸媽交流心事,我們不會特別隱瞞,在工作學習上遇到什麼不愉快的事我們都會在此刻告訴彼此。我們會互相安慰,互相理解,他們會教我做人,而我會細細傾聽。

在我身邊,有一個單親家庭。父親常年在外工作,過年才回一次家。家中只有她自己或偶爾來照顧她的婆婆。

所以她從小就特別獨立,但因為家庭原因,她很孤僻。不跟他人交談,不跟他人分享,也不信任他人。

她會告訴我,歸根於我良好的「心靈雞湯」對她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我認為吧,原生家庭對我們的生活是絕對有影響的,其實只要有心去重新調整,絕對會有所改變的。

要學會去生活。

文筆不好……湊合看吧。


會的,開始可能不覺得,但後面就會發現影響,但是要自己慢慢去脫離這種影響


會不會影響你的性格

會的,無論是自己和身邊的朋友都能感覺出來。

當然,在最開始他們必然是不知道的,因為那個時候你的防備心根本打不開,我所有的朋友都是認識很久,我才會不經意間說我的家庭,每一個,毫無例外都會驚訝的跟我說:看不出來你是單親家庭的孩子

其實我也不知道她們說真的假的,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第一感覺是滿足第二就是無盡的失落。

自卑,是對我性格最好的詮釋。我只是說我,不是概括了所有原生家庭並不完美的孩子。

(交代一下,我父親婚內出軌我的家庭教師,如今兩人結婚並已經有兩個孩子,恩 他重男輕女我一直知道)我朋友說,我家就很電視劇,我也說其實我家就是一齣戲了。

我想說的是,沒有任何一方能夠給予兩方的愛,你必定是缺失了。所以你才會感到不安,很沒有自信,別人的一句話你可能會記一輩子。其實也分情況,比如父母離婚但是雙方只有你一個孩子,你還會好一點。像我這樣,有了新衣服就不會記得舊時的小棉襖了,所以我也就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不過習慣了也還好。

其實跟自己也有關係吧,跟你的監護人也有關係,什麼東西都會潛移默化。影響也會分好壞吧…當然,我比較消極,因為這件事我會對談戀愛這件事有排斥心理,甚至與身體接觸。

他們說,越來越常見了有啥的。

有啥的?挺搞笑的,為啥啊?越來越常見了,大家心裡沒點數么?(好像跑題了,抱歉


會的,一個和諧有愛的家庭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是無比重要的。


肯定會啊。

我小的時候乃至我大一之前,我爸媽的狀態基本就是天天吵架。什麼都吵。我媽做個飯我爸看著不順眼就說,我爸說個話我媽就提點「黑料」。對,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你知道別人家大過年在歡歡喜喜逛親戚,而我家二老在忙著去離婚的路上是什麼心情嗎?(雖然最後沒離成,那天民政局關門)

難過?不。我當時的心情是期待,甚至現在有時候也會偶爾期待。我經常在想,他們要是真離婚了多好,真離婚了就不用天天吵架了,真離婚或許才會偶爾記得點對方的好,不至於像仇人一般的相處。

我小的時候我爸打我媽。我奶奶對我媽也不好,中國舊式典型的婆媳關係,我家上演的淋漓致盡。我不討厭我奶奶,但我奶奶的壞心眼我也不能否認,自家媳婦坐月子,婆婆刁難的情況我不知道多不多,自家媳婦的親女兒,婆婆帶的時候偷偷送給自己姐姐(我奶奶的姐姐一輩子沒兒女)的情況我也不知道有沒有。當然後來被我爺爺知道後要了回來。我爺爺我是真的內心尊敬的。

初中叛逆的時候,每天晚自習下課都不回家,都是跟同學逛街逛到沒法解釋才回。大概就是那時候對家長撒謊成了習慣。那種一進家門,心裡莫名湧上的火,根本沒法控制。

我上高三,有天晚上下自習回家,我媽哭著就來我的房間了,眼角都腫了。跟我說她想走了。然後她就真的走了。大晚上一個人不知道去了哪裡。我不記得當時的心情了。但我記得我也沒去問我爸。也沒哭也沒鬧。

這樣的事在我家太常見了。

我其實很羨慕別的家庭逛街的時候女兒可以挽著爸爸媽媽的胳膊。可這種現象,在我記事以來就不存在。我們家好像有一種理所當然的疏離,好像每個人都在假裝彼此是親人。

後來我上了大學,選了離家有段距離的天津。其中原因之一便是為了不經常回家。

近幾年不知道是我在家的次數少還是他們的關係真的有緩和。現在回家我都懷疑他們是不是約好了在我面前要忍住少吵架。

我喜歡吃魚,放假回家我爸媽有時候天天做魚。今年也是這樣,回家待了兩個禮拜,我至少吃了十天的魚。偶爾吃點別的。

也許他們一直愛他們的孩子,可是,有的東西,在心裡形成了,做再多就都很難消除了。

原生家庭最大的影響,在我看來,大概就是,我姐已經26歲了仍然不談對象,甚至七大姑八大姨介紹的相親對象她也都討厭。很少有男生能在我姐不回簡訊不接電話不理不睬的狀態下存活超過倆月。(不過我姐姐長得是真好看,遺傳了我媽的美貌,還是張娃娃臉。以至於我倆一起別人總覺得我是姐姐……)

而我從懂事的時候就下決心一定不能跟他們一樣,他們身上的東西我都在努力避免。但還是性格里潛在的東西總會時而提醒我,我沒有做到。

我比姐姐好點,對男生沒那麼排斥,甚至跟男生玩的很好,(好朋友大部分都是男生),但是別人一說喜歡我我也會立馬生氣然後內心開始排斥這個人繼而疏遠。我當然知道這很不好,但第一感覺我控制不了。

一樣的是,我跟我姐姐,都從沒有過想要結婚的意願。


一定會。而且這種影響很多是潛移默化的,成年後在小事里也能看得出來。


答案是肯定的,一個人的性格與他待的環境是有一定關係的,但是也有例外的


會是肯定的答案,無論是好的方向亦或者是反社會人格的方向,都和原生家庭有關


會,比如我來說,我媽媽性格開朗,做事風風火火,遇到困難從不低頭,再難也是咬牙堅持過去的,以前家在農村,鬧饑荒,媽媽在家照顧我,爸爸在外務工,媽媽一個人在家收稻穀,種玉米,很多很多的那種,把我帶著一起做,有時媽媽就給我說:「兒子,再窮,不能低下頭顱,再富有,不能臉朝天,我們現在窮,沒飯吃,但你看,田裡的稻子,地里的玉米,這就是希望,堅持幾個月,我們就能收穫希望,你也不會餓,記住,人,沒有不勞而獲,只有自己去做,而且不要放棄,終會有收穫。」媽媽的教訓我一直都記得,出社會很多年,遇到過很多的困難,都沒放棄,我一直記得她說的付出就有收穫,或多或少。我也繼承了媽媽的不服輸精神。

再來說我爸爸,普通工人,因年輕時陪爺爺(物資運輸兵)跑了大半個中國,比他們那個年齡段的人要多很多見識,他性格比較隨和,但他待人接物,為人處世面面俱到,和他接觸的領導和下屬都很喜歡和他聊天。大約是我十二歲左右,爸爸就帶我(那時還在農村讀書)去他們那個城市玩耍,教我和陌生人打交道。在十八歲左右搬去他那裡生活的時候周圍的鄰居都說我很像我爸爸,家教好。一起生活後他又教我待人接物,每件事都要稍加思考。滿壺水不響,半壺水響叮噹。有時和他們領導私人聚會時總會帶上我,給我說的多聽多看少說話。那時就學會了喝酒,他們講到高興時就會叫我說下對***事怎麼看,學會謙虛,再說自己的看法,再叫大人們糾正下不對或欠缺的地方。到後來畢業後我還記得招聘書是那天一桌的一位叔叔親自發到我郵箱的,不勝惶恐。

到現在我也有媽媽的堅持,不服輸,也有爸爸的沉穩。同事都說我心裡年齡可以做他們的大叔了(好像不怎麼老哦)也在私下叫我悶葫蘆(不怎麼愛泡吧,但喜歡打遊戲)很謝謝我爸爸媽媽。


推薦閱讀:

TAG:原生家庭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