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媽媽問我,孩子太內向了,膽小、怕生、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要怎麼引導?
內向的娃兒總是會更讓爸媽焦慮一些,就像我家一個親戚,兒子都22歲了,她還經常會聊到自己對兒子內向的擔憂。
有一次我就和我這表弟聊,你能和我說說有關內向的感受嗎,結果表弟告訴我:「我一直知道自己是內向的,但我從來不覺得內向是問題,但是大人的影響下,把原本只是不想表達的我,變成了『害怕表達』,這才是問題!「
表弟的話讓我心頭一震。內向孩子的不愛說話,是真的不愛,還是不敢?讓他們變得不敢的原因,難道不是大人、外部對他們的否定嗎?
我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開朗活潑自信口才好,然而有關研究表明,內向不等於不自信,也不等於不合群,內向的孩子甚至更有天賦。
我的朋友阿夕從小就是一位超級內向的小孩,長大了也經歷過對自己內向性格的懷疑,努力想要突破,最終卻發現內向不等於不自信,內向並不會令自己挫敗,不自信才會。
這些經歷和認知讓她在教育自己的女兒的時候有了獨特的視角,既能保護女兒內向的性格,也能培養女兒自信、開朗、表達能力好的特質。她把這些寫成了文字,今天分享給大家。不管是性格內向還是性格外向的寶寶,培養自信心,也就是我一直和大家說的內在的力量感,才是最關鍵。
文|阿夕
女兒3歲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第一次被老師「約談」。當我問起女兒在學校的表現,老師先是面露「難色」:
「又又性格可能有點內向,別的小朋友都愛一起玩遊戲什麼的,她一般就是畫畫,看繪本,比較安靜。」
然後又補充說:
「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啊,只是感覺好像和跟你一起的時候不太一樣,看你朋友圈發的,又又很活潑的。」
當時我有點小吃驚,甚至還有點小竊喜:在家蹦床蹦沙發一言不合仰天大笑的二貨寶寶,在學校竟然也可以是個小淑女。
這麼「精分」,隨我沒錯的了。
01
我就是那個「內向」的小孩,
從「改變自己」到「做自己」,用了30年
「內向」一直是我身上的一個標籤。
從小父母和鄰居就覺得我相當「獨騷」(老家方言:愛一個人獨處的意思)。即便和其他孩子也玩跳皮筋丟手帕踢毽子,但永遠是那個最先停下來的小孩。
上學後變得更加「內向」,別的孩子放學後喜歡去竹林里翻跟斗捉迷藏,我卻更願意在家寫一晚上作業。
工作後,依然是內向到憋出內傷:
每次自我介紹不會超過50個字;
內心排練了100種開場白還是不知道應該怎麼開口和新同事打招呼;
年會上永遠是那個不上台不發言不中獎的透明人;
想去廁所走到門口看到上司出門,寧可返回座位再憋五分鐘;
……
曾經一度被自己的「內向性格缺陷」困擾,盼望著成為那樣的人:陽光、開朗、自信,講台上高談闊論,聚會上談笑風生,在人群中被關注被讚美。
那幾年特別流行「突破自己」,王力宏的《改變自己》唱遍大街小巷。
我也下了決心「突破」:同事聚會、同學聚會,各種「活動」,能去的都去。雖然每每臨到要出門的時候卻又想打退堂鼓,本著「突破自己」的初心,還是硬逼著自己去了,結果回來往往疲憊不堪。
「媽呀,累死我了。」
「幹啥去了?」
「參加了場聚會。」
「那多happy啊。」
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open的人永遠不懂內向的人在熱鬧的場合死撐有多累。
直到後來我開始接觸心理學,了解到內向不是一種缺陷,外向和內向只是不同的兩種氣質,並沒有好與不好,內向和外向的人恢復精力的方式不同:
「內向的人傾向通過安靜的獨處獲取精力、恢復能量,與人交際,如果不是特別有意思,對他們來說,都是精力外泄。而外向的人則會通過與別人的交往來獲取精力,只有不斷地交往,他們才會不停獲得能量。」
我才明白自己一直「過度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