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歷史博物館 | 從這裡,看過一百萬年的歲月

有一句話說,要想完整地了解一個地域的歷史文化,最直接的辦法就去看它的歷史博物館,這就和要了解一個人最好去看他的成長紀念冊是一樣的道理。

在陝西,一部記錄三秦大地最好的成長紀念冊,自然莫過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了。

從遠古走來的史前文明

對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陝西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周、秦、漢、唐四個偉大的時代,都城都在今天的西安。雖說這四個偉大的時代奠定了西安這座城市在中華文明史上不可撼動的地位,但是,這座城市古老的文明卻遠比周、秦、漢、唐久遠得多。

在陝西歷史博物館一號展廳的「文明搖藍」里,就為我們展示了這片土地上從史前人類開始至今,整整一百萬年的歷史,一起去看一看吧。

藍田人

這個人物雕塑是不是似曾相識?是的,我們曾經介紹過,這就是藍田猿人的復原像。

考古工作者根據上世紀六十年代在陝西藍田發現的一具遠古時期的人類化石,從而確定了遠在 110 萬年以前,這裡就曾經生活著人類早期的直立人群——藍田猿人,我們現在簡稱他們為藍田人

雖然藍田人在外貌上和今天的人類已經非常接近了,但還是可以看出,他的前額低平,眉骨粗壯,嘴唇向外突出,這種面部特徵還處在一個向人類進化的過程中。

大荔人

比起藍田人來說,大荔人可就年輕得多了,他們生活的時代距今也就 15 到 20 余萬年。不過要論起生活常識來說,他們還都處於只會就地取材,用一些石頭來製作生活工具與捕獵工具的時代,也就是「舊石器時代」。這些在今天看起來可能扔在路邊都沒有人撿的石頭,對那個時候的人類卻非常重要,好像今天的我們離開了電腦手機就無法工作一樣,他們如果離開了這些石頭,也一樣無法生存。

畢竟年輕了好幾十萬年,大荔人比起藍田人會聰明很多,別的都不說,僅從腦容量上來看,大荔人的腦容量已經達到了 1120 毫升,而藍田人那會兒才只有 780 毫升。看,這是他們的頭蓋骨化石,明顯藍田人的扁平,而大荔人的飽滿,也就難怪腦容量上會有差異了。

半坡文化

我們的一個移步,時間就已經從藍田人與大荔人的舊石器時代,進入到了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了。

仰韶文化最早是在河南一個叫仰韶的村子裡發現的,所以便以這個村子的名字為這一歷史時期命名。這種文化就更年輕了,距今也就 5、6000 年左右。之後沿著黃河中流陸續又發現了不少這一時期的人類文化遺址,都歸進了仰韶文化之中,這其中也包括了陝西西安的半坡氏族文化

半坡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彩陶

比起藍田人與大荔人,半坡人的聰明程度就更高啦,他們的腦容量已經達到了 1350-1450 毫升,非常接近現代人的 1500 毫升,所以你看他們製作的這隻尖底瓶,已經完全超越了舊石器時代那些笨拙的石頭。

這裝水的瓶子不僅外形美觀,而且很有科學性。因為口小,在運水時,水不易灑出來;因為肚子大,可以增加水容量;因為底尖,可以減輕水對瓶底的壓力。最為奇妙的是這種尖底瓶還符合物理學的重心原理,打水的時候水瓶的重心上移,瓶身向水面傾倒,注滿水後,瓶的重心下移,瓶身自動扶正,真算得上是一件高智商的設計作品了。

除了制陶工藝,半坡時期已經出現了基本的文字元號。雖然現代人對於六千多年以前出現在陶製品上的那些紋飾的真正含義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解答,但可以肯定的是,那已經是一種最原始的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了。

美麗的青銅時代

離開遠古的史前文明一路向前,在「赫赫宗周」展廳里, 我們將看到一個充滿神秘的西周時代。

夏、商、周屬於中國歷史上的三個傳奇時代,其中夏與商的建都都在河南,唯有周的都城在陝西,那個時候叫灃滈二京,也就是今天的西安。

周朝是建立在陝西這片土地上的第一個朝代,但卻也只有西周時代。自從那個臭名昭著的周幽王在陝西的臨潼上演了一出峰火戲諸侯之後,大周朝幾乎成了犬戎人的囊中之物。幽王的兒子沒有辦法只好放棄了舊國都,將朝廷遷到了今天的洛陽(當時叫洛邑),開闢了一個新的東周時代。

但無論如何,陝西卻見證了大周朝最繁榮旺盛的時期。看,這宮殿的建築模型,就是依照在寶雞發現的西周王朝的建築遺址復原的,前堂、後院一應俱全,且有連廊相互連接。

除了這復原的建築模型以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很多出土的瓦片、空心磚、排水管道等大量的建築材料,都反映了這一時期房屋建造的繁榮景象

當然,除了建築的發展,在周朝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青銅器了。如果用石器代表遠古的藍田人與大荔人,用彩陶來代表半坡人的話,毫無疑問,青銅器一定是周朝的代表了。

說起青銅器,其實它的這個名字是我們現代人給取的,因為它們看起來大部分都是青綠色的,但這並不是它們本身的顏色,這些神秘的金屬器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顏色可漂亮著呢,來,看這一件。

青銅當時被叫作吉金,因為它們的顏色像金子一樣的漂亮,現在之所以會變成青綠色不過是因為被氧化的原因。但是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裡,還是可以看到不少被保護得比較好的青銅器真實的面目,實在是美不勝收呢。

據說,目前全國出土的青銅器一共有一萬兩千多件,而陝西就佔了一半,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作是青銅的故鄉。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裡,數得上一級國寶的青銅器比比皆是,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件最具代表性的吧。

它的名字叫利簋(音同:鬼)。

簋是古時候一種盛食物用的器具,這利簋是一個叫「利」的人做的,他隨同周武王出征,回來以後做了這個簋,還在簋上鐫刻上了武王伐紂的戰爭過程與準確的時間,這就使得這件青銅器有了非同一般的意義。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非常精美的各種周代青銅器,都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展廳里,靜靜地展示著它們來自幾千年以前的神秘。每一件青銅,都是一個美麗的故事,等待著你的發掘,可別讓它們等得太久了啊。

從不言敗的東方帝國

欣賞完美麗的青銅器,再向前便是「東方帝國」系列展廳了,在這裡我們將看到一個泱泱的大秦帝國。

大秦帝國幾乎是所有陝西人的驕傲,這個王朝讓「秦人」的名字響噹噹地回蕩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至今依然響亮。

秦人尚武,用武力橫掃六國,從此車同軌書同文,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時代。秦朝的歷史非常短,從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到秦王子嬰把玉璽雙手捧給了劉邦,前後不過幾十年的時間,但這個朝代創造的奇蹟卻是其他王朝無可比擬的,一起看看吧。

在秦代,鐵器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是那個時候的冶鐵技術還比較簡單,鐵器還只是被使用於農業上,即使如此,也對農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但是秦朝使用的武器上依然是以青銅為主。我們知道,秦在歷史上一直被稱作「虎狼之師」,是個尚武的國家。看一眼秦國的武器,你就知道,他們最終能夠實現統一六國的大業也不足為怪了。

都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是陳列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裡秦國的長劍以及其他六國的長劍。顯然,秦國的劍要比其他六國的長出來很多,並且雖然過去兩千多年了,秦國的兵器依然如新,且鋒利無比,而其他國家的卻都已經生鏽了。僅從這一點來看「虎狼之師」就不是白叫的。

再來看一件。

這個叫作。《三國演義》裡面的諸葛亮用這個打了不少的勝仗,不過那可是秦以後好幾百年的事情啦。這是件比弓箭的速度更快,更具殺傷力的武器,在秦統一六國的偉大事業中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然除了兵器以外,秦國的建築、商業以及農業的發展也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裡有重點的介紹。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一個軍事大國,武器才是最重要的保障,之後才有了一統的偉業。而始皇帝陵下那浩浩蕩蕩的兵團,又為我們再現了帝國雄壯威武的軍事力量,即使是今天,在博物館裡見到那些雄姿英發的秦軍秦將,依然讓人不禁膽戰,實在是太威風了。

看完大秦帝國的軍事裝備,一號展廳的內容就了解完了,在二號展廳里,我們將一睹漢唐盛世的風采。

從點滴之處再見大漢雄風

二號展廳在博物館的二樓,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漢雄風」。

漢朝的建立對於整個中華民族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漢人」的名字出現在歷史上,便是從這個時期而起的。而對於西安人民來說,「長安」能被記入史冊,也是從這個時期正式開始的。

秦統一以後,真正統治的時間短短不過幾十年,天下又一次大亂。劉邦與項羽楚漢之爭以後奪取了天下,從此開啟了一個歷經幾百年的大漢王朝。

說到漢朝,當然最先提到的一定是瓦當

瓦當是中國古代建築中,蓋在檐頭筒瓦前的一個遮擋物,在秦代就已經出現了,不過,漢代卻是瓦當藝術發展的鼎盛之期,所謂的「秦磚漢瓦」,這一時期的瓦當做得相當考究,它最大的特點是在瓦當上刻著吉利的話語作裝飾。像這一件,就是為了紀念劉邦奪取天下而做成的「漢臨天下」,另外還有「長樂未央」、「延年益壽」之類的,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除了漢瓦在漢代建築藝術上的突出表現以外,漢俑也標誌著陶器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漢俑不比秦俑的高大威武,但卻形式多樣,雖然出現在陪葬墓里,卻反映了一個活生生的世界:被製成陶器的家禽、家畜、糧倉和如生者一樣的居住環境,無一不反映了漢代人們視死如生的人生觀。當然,這些豐富的家禽家畜以及富足的生活環境也反映了漢代人生活所達到的水準,雞鴨成群,牛羊滿圈,已是很幸福的小日子了。

當然,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農業的快速發展息息相關,漢代農業的發展較秦代又有了一個新的高度,此時的鐵器已經全面運用於農業生產之中,且漢朝政府大力發展農業,代田法的應用與畜牧業的發展都令漢代經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些也可以從博物館裡關於玉器的應用、貨幣的規格等展示看出來,尤其是金燦燦的黃金大量地出現在這一時期,展示在展櫃里,千萬保護好你的眼睛,不要被那金子把眼睛給閃花了呀。

盛世之音,重回大唐

離開大漢王朝,穿過動蕩的魏晉南北朝,我們的腳步跟隨著歷史,來到了「盛唐氣象」系列展廳。在這裡,我們遇到盛世大唐,這個五彩繽紛與繁華似錦的時代。

從 618 年李淵在長安坐了江山以後,將近三百年的時間,大唐在文化、經濟、外交、軍事等等各個領域都創造了史無前例的神話。而這一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達到了空前的富足。如果說從一個女人的身上最能看得出一個時代特徵的話,那麼我們就先來看一看唐代女人頭上的飾品吧。

這是從唐代墓穴中出土的一套唐朝婦女頭上所戴的頭飾,且不說這數額的多少了,就是這造型,想一想得有多少頭髮才能戴得下呀!其實,唐朝的女人都是用假髮的,她們那高高綰起的髮髻里,有一半都是假髮,但這髮飾可都是真金白銀的真東西。

再看看她們的衣服和那雍容的姿態吧,唐朝女性的低胸裝其輕、薄、透的程度大概是今天的年輕女孩子都不敢想像的,而她們那一副閑逸慵懶的神態,也只有是在一個富足安定的社會才可以擁有的女人的神態。

大唐是一個開放的時代,敞開了國門,迎接八方來客,可謂「萬國衣冠拜冕旒」,絲綢之路帶來了外域文化,大唐也全都熱情地接納了。這種與外域文化的交融反映在大唐的各個階層之中,文藝、著裝、生活習慣以及手工藝製作等等各個方面,來看一個金光燦燦的寶貝吧。

這個寶貝的名字叫作摩羯紋金長杯,它的造型是中國式,但是杯內的紋飾卻是印度文化與西亞文化的結合,僅從這一隻小小的金杯,就可以看出外來文化對於唐代文化的影響了。

大唐所創造的神話與它留給陝西的巨大文化財富,非千百字可以描述,那巍峨的長安城,神秘的唐三彩,精美的瓷器,以及光彩奪目的金銀器物,都有待於你親身的領略,方能認識一個盛世的大唐、一個無法超越的時代。

唐以後的陝西,漸漸淡出了政治舞台的中心,但也並不是說,陝西從此就再也沒有留下任何的文化遺迹了。

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裡可以看到,宋代的瓷器明清的布藝依然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筆。尤其是耀州的青瓷,在中國制瓷歷史上都是很有名氣的,那把國寶級的倒流壺裡的奧秘,大概也只有你到了陝西歷史博物館裡,才能一探其究竟了吧。

不要猶豫了,這兒還有太多的寶貝,都在等著你,想要和你聊一聊藏在這座博物館裡那千百年以外的歷史故事呢。

陝西歷史博物館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小寨東路91號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周一閉館);冬季(11月15日至次年3月14日)9:00-17:30(16:00停止發票),夏季(3月15日至11月14日)8:30—18:00(16:30停止發票)

門票:免費

電話:029—85253806

作者:窮游錦囊作者 王一凡;頭圖來自陝西歷史博物館官方微信


歡迎關註:

知乎機構號:@窮游錦囊

知乎專欄:對世界上癮(國外) &錦繡山河走遍(國內)&奇遇(視頻)

推薦閱讀:

TAG:旅行 | 西安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