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知識面面觀 (轉載)
胃癌是第四常見腫瘤,第二致死癌症,亞洲、拉丁美洲和中歐、東歐胃癌發病率仍很高,但西方歐洲國家明顯下降,可能與低水平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不過近年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發病率上升。比利時Cutsem E教授在Lancet雜誌發文,就胃癌病因學、病理特徵、分子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進行了細緻講解。
病因
幽門螺桿菌是散發遠端胃癌最常見病因,其誘發的慢性炎症與各種因素共同作用,重複損害修復過程,導致細胞增殖、凋亡和抑癌基因變化,最終形成炎症相關癌症。一些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先發生胃萎縮,然後腸化生,再增生異常,最終形成腺癌。無增生異常或腫瘤改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是否能預防胃癌不清楚。EBV也與胃癌相關,80%胃癌惡性細胞中可見EBV,正常上皮細胞中無,EBV如何導致癌症仍不清楚。
10%胃癌有家族聚集性,真正遺傳性胃癌約1–3%,包括3種綜合征:遺傳性瀰漫性胃癌、胃腺癌和胃近端息肉病、家族性腸型胃癌。胃癌低發生率地區,多數家族性患者源於胃癌風險增加的遺傳性病理性突變。40%遺傳性瀰漫性胃癌為CDH1突變,亦可為CTNNA1突變,男女胃癌風險分別為83%和67%,女性乳腺癌風險達20–40%。CDH1突變、>20歲或活檢陽性家族成員推薦胃切除,CDH1突變、不及20歲或>20歲卻需延期手術者推薦內鏡監測。
胃癌亦見於其它遺傳性癌症綜合征,如胃腺癌和胃近端息肉病綜合征、TP53突變Li-Fraumeni綜合征、家族性腺瘤息肉病(APC)、Peutz-Jeghers綜合征(STK11)。環境因素也影響胃癌發生,蔬菜水果攝入少、高鹽、硝酸鹽、腌制食品、吸煙、肥胖等增加胃癌風險,肥胖、胃食管返流增加胃食管結合癌。
分類
1、解剖分類
解剖分類很重要,因為胃和胃食管結合癌發生率、地域分布、病因、臨床過程和治療完全不同。胃食管結合癌多採用Siewert分類:賁門癌(Siewert II型)中心位於胃食管結合部下1–2cm;遠端食管腺癌(Siewert I型)和賁門下胃癌(Siewert III型)中心位於胃食管結合部上1cm以上或下2cm以下。II和III型腫瘤生物學差別不清楚。
Siewert分類未明確胃食管結合腺癌的明確標準,為此TNM引入簡化分類:腫瘤中心位於遠端食管、胃食管結合部或胃近端5cm內時,延伸至胃食管結合部或遠端食管,分作食管癌;中心位於胃食管結合部5cm內,但未延伸至胃食管結合部或食管,或腫瘤中心距胃食管結合部>5cm,分作胃癌。
2、組織學分類
多數胃癌是腺癌,但結構、生長、細胞分化、組織發生、分子發病機制具有異質性,這部分解釋了組織病理學分類的多樣性。最常採用的是Lauren和WHO分類。Lauren分類中分作瀰漫型、腸型、混合型和無法分類型。瀰漫型分化差,腫瘤細胞粘附性差,無腺體形成。腸型多為中高分化,形成腺體結構,與結直腸腺癌相像。
WHO分類包括5種組織病理類型:管狀、乳頭狀、粘液性、粘附性差和少見組織型,某種病理類型中多會伴有其它組織成分。WHO中管狀和乳頭狀相當於Lauren中的腸型,粘附性差型(部分或全部為印戒細胞)相當於Lauren中的瀰漫型。
3、分子分型
根據胃腺癌全基因組分為4種亞型:EBV陽性(9%)、微衛星不穩定(22%)、基因組穩定(20%)、染色體不穩定(50%)。基因組穩定型多為瀰漫亞型(73%),染色體不穩定腫瘤在胃食管結合腺癌多見,EBV陽性腫瘤多位於胃底或胃體,多見於男性,微衛星不穩定腫瘤女性略多見。
不久胃癌分子分類將用於評估預後指導治療(圖1)。染色體不穩定的特徵是DNA非整倍體、染色體結構變化、原癌和抑癌基因突變,對含順鉑化療有反應,生存差。
微衛星不穩定的特徵是DNA錯配修復系統缺陷導致基因組不穩定,散發病例多由MLH1啟動子過甲基化所致,胚系突變少見,可遺傳,導致林奇綜合征或遺傳性非息肉病大腸癌綜合征,與結直腸癌和子宮內膜癌相關,10%家族內也有胃癌發生。過甲基化或突變引起的微衛星不穩定胃癌通常為腸型,位於胃竇,較少淋巴結轉移,對氟脲嘧啶無反應,預後優於非胃竇部腫瘤。
圖1 胃癌亞型的分子特徵
HER2(ERBB2)分類對治療有指導作用,12–20%胃腺癌HER2陽性。研究顯示HER2陽性與預後差相關,增加疾病侵襲性,縮短生存,但也有研究顯示並無預後作用。ToGA研究顯示曲妥珠單抗與化療聯合延長HER2陽性進展期胃癌總生存和無進展生存,因此進展期胃癌常規檢測HER2狀態(圖2),免疫組化強度3+,或2+時FISH陽性稱作HER2陽性胃癌。
圖2 HER2檢測流程
癥狀與診斷
早期胃癌多無癥狀,常見癥狀包括厭食、消化不良、體重下降和腹痛,食管胃結合癌或近端胃癌可有吞咽困難。胃癌診斷依賴內鏡和活檢,內鏡超聲和胸腹部CT主要用於局部進展期胃癌分期。腹腔鏡用於除外腹腔轉移。
內鏡超聲可區分T1–T2和T3–T4胃癌,表淺腫瘤(T1a和T1b)和淋巴結轉移診斷敏感性分別為0.87和0.83。PET-CT和MRI不常規用於分期,但PET-CT可能更好顯示受累淋巴結和轉移性疾病,但對粘液性腫瘤作用不大。MRI對鑒別腹腔轉移作用較好。
胃或胃食管結合癌腹腔轉移很常見,傳統圖像很難發現,腹腔鏡及灌洗雖有爭議,但推薦用於檢測潛在可治癒胃或胃結合部癌。腹腔灌洗陽性稱為轉移性疾病,預後差,漿膜浸潤高度提示腹腔轉移,正確分期對治療十分關鍵。
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是唯一治癒方法,內鏡切除適合小的分化良好早期腫瘤(T1a)。微創手術在遵循腫瘤學原則的基礎上能減少手術創傷和免疫抑制、改善生活質量。手術程度由腫瘤分期、直徑、位置和組織學類型決定,完全切除需切除原發腫瘤、切緣至少4cm且為陰性、充分淋巴結清掃。
印戒細胞癌、胃上1/3癌伴萎縮性胃炎時需全胃切除,下2/3胃癌可行次全胃切除,日本和東亞手術範圍更廣,雖未達成全世界共識,但通常推薦D2淋巴結切除,至少切除16個淋巴結,此手術可改善治癒率,提高分期準確性,增加輔助和新輔助治療、手術集中化改善術後死亡率。
經腹全胃切除是治療Siewert II或III型胃食管結合癌的標準方法,經膈切除遠端食管和下縱膈淋巴結以及腹部D2淋巴結。胸腹切除增加併發症且不改善生存,不推薦用於賁門(II型)或賁門下(III型)癌。
局限於粘膜或粘膜下層,不計淋巴結狀態,稱作早期胃癌。早期胃癌也應多學科討論決定最佳治療策略,因為20%患者可發生淋巴結轉移,與腫瘤穿透深度和大小有關。內鏡和手術切除均可,但認為手術切除是金標準,5年無複發生存達98%。
早期胃癌伴可疑或組織學證實的淋巴結轉移,不應內鏡切除;粘膜內胃癌(T1a)可內鏡切除,淋巴結轉移很少;內鏡切除後組織病理學證實為粘膜下癌(T1b),應手術切除+淋巴結切除,因為淋巴結受累高達20%;內鏡切除早期胃癌時應整塊切除以便組織學評估側切緣和基底切緣;內鏡切除患者應常規內鏡監測。
局部進展期胃癌,侵襲固有肌層及以下(≥T2),存在淋巴結、遠處器官轉移,需整塊切除受累結構,不鼓勵預防性脾切除,增加併發症和死亡率且不改善生存,如果脾及脾門淋巴結受累則應切除。無遠處轉移患者才適合治癒性手術,部分腹腔轉移者受益於細胞減滅術+高溫腹腔內化療。
腹腔鏡微創手術已廣泛用於腫瘤治療,目前看起來安全,可用於早期和進展期胃癌治療。與開腹手術相比,二者生存相似,但術中失血、術後併發症、止痛治療、住院時間更優。
局部進展期疾病治療
完全切除(R0)的局部進展期胃癌,行輔助和新輔助治療可消滅微病灶,改善無病生存和總生存,5年生存提高10–15%,圍手術期化療在歐洲很普遍,美國實行術後放化療,亞洲行術後化療。輔助和新輔助治療推薦用於T3、T4和淋巴結陽性患者。
歐洲MAGIC研究中患者為II和III期可切除胃癌,術前術後各3周期表阿黴素+順鉑+氟脲嘧啶化療組5年總生存36%,單獨手術組23%,亞組分析最大獲益者是胃食管結合癌。術前化療優勢包括縮小腫瘤,消滅微病灶,增加R0切除。
美國0116研究中患者為T3、淋巴結陽性,術後放化療(氟脲嘧啶+亞葉酸、放療45Gy)優點是充分分期。術後放療目的是消滅手術區域殘留的微病灶,加入化療可增敏並殺死手術區域外微病灶。輔助放化療明顯減少總的和區域性複發,亞組分析顯示除瀰漫性組織型患者,所有亞組均獲益。不過這一研究中54%患者接受的是<D1切除。
韓國ARTIST研究評估術後卡培他濱+順鉑化療±放療(45 Gy)作用,患者為D2切除。結果加用放療不延長無病生存和總生存,不過放化療能改善病理證實淋巴結轉移患者的無病生存。ARTIST-II研究正在評估術後放化療對淋巴結陽性患者的作用。
亞洲研究一直表明患者從輔助化療中獲益多於歐洲國家研究。日本ACTS-GC研究顯示D2切除後口服S1生存獲益,韓國CLASSIC研究顯示術後卡培他濱+奧沙利鉑改善總生存和無病生存,但其它隨機研究並未證實輔助化療總生存獲益。
術前放化療多用於食管和胃食管結合癌,但缺少隨機研究。術前放化療優勢顯著,如勾畫靶區更容易,減少放射容積,減少急性和遲發毒性。術前治療可以降期,增加R0切除,理論上術前瘤床血管化更好,增加藥物暴露和放療敏感性。澳大利亞和歐洲的TOP GEAR研究正在比較圍手術期化療與術前放化療。
轉移性胃癌治療
轉移性胃癌的前景堪憂,支持治療中位生存只有4個月,聯合化療只有12個月,但可改善生活質量,因此PS狀態和器官功能良好患者可全身化療改善生存和生活質量。
胃癌化療藥物包括氟脲嘧啶類(5-FU、卡培他濱、S1)、鉑類(順鉑和奧沙利鉑)、紫杉類(紫杉醇、多西他賽),蒽環類的表阿黴素和拓普酶抑製劑依立替康。療效排序氟脲嘧啶、紫杉和依立替康。
胃癌聯合化療由氟脲嘧啶+阿黴素+絲裂黴素到氟脲嘧啶+阿黴素+甲氨喋呤到現今的氟脲嘧啶+表阿黴素+順鉑方案。多西他賽+順鉑+氟脲嘧啶較單葯氟脲嘧啶改善生存,但毒性更大,適合PS評分和器官功能良好患者,該方案以及含表阿黴素的方案有多種改良,均不影響結果。
研究顯示奧沙利鉑可以代替順鉑,卡培他濱可以代替氟脲嘧啶,S1在亞洲應用很廣泛。依立替康對轉移性胃癌有治療作用,但不優於氟脲嘧啶和順鉑,與多西他賽、順鉑、氟脲嘧啶聯合不優於含順鉑三藥方案。
常見標準一線化療是氟脲嘧啶+鉑劑,含多西他賽的三藥方案更適用於狀態較好、腫瘤負荷較高患者。二線化療只輕微改善生存,有效藥物包括多西他賽、紫杉醇和依立替康。通常亞洲患者總生存優於發達國家,可能是東亞患者接受更多後線治療,也可能是診斷較早腫瘤負荷較低,分子特徵也可能與差別有關。
靶向治療也用於進展期胃癌,20%胃癌過表達HER2受體,ToGA研究中接受曲妥珠單抗治療患者中位生存13.8個月,單純化療組11.1個月,高HER2過表達者受益最多,中位生存16.0個月。因此曲妥珠單抗+順鉑+氟脲嘧啶成為進展期HER2陽性胃癌和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的一線治療,尚無曲妥珠單抗二線治療證據。
REGARD研究證實靶向VEGFR-2的雷莫蘆單抗單葯二線治療進展期胃癌有效,RAINBOW研究證實與紫杉醇聯合可進一步提高生存。其它抗HER2治療、抗EGFR治療、抗血管生成治療以及依維莫司均無生存獲益;HGF及其受體cMET、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CD274(PD1L1)和PDCD1LG2(PD1L2)也可能成為治療靶點。
結語
胃癌的發病機制、分子生物學及治療選擇和模式不斷進展,未來重點應進一步對胃癌分類、細化治療策略,而且進展期胃癌需要更多新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