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婚姻最重要的事情是「獨立自主」

最好先獨立,後成家。

或者準備成家之前就開始規劃好自己要有獨立的意識並與配偶達成一致,為之努力。

一對獨立的小兩口,對小家庭、兩邊的父母兩個家庭的幸福生活都有好處。

這種獨立既包括經濟上的,也包括思想上的,進而影響到在小兩口的家庭里做的決策。

從我自己的例子說起

我結婚8年,我太太曾經跟我說過一句由衷的感慨:「父母之所以很尊重我們的意見和想法,正是因為我們自己夠獨立」。我非常認可她說的這點,我們的經歷就是如此,從生活方式、消費觀、子女教育等方面,雙方父母都是配合和建議,其他的時候樂得看我們自己過得很好。兩邊父母的家庭生活和我們的生活相對獨立,在經濟上也是如此,平時我們跟父母還有一些「客情」在。

這個所謂的客情,例如逢年過節父母生日、父母就醫、父母出去旅遊等等時候我們都會給予一些經濟上的禮數,這是做子女應該的,父母並不需要我們的錢,但這種孝心使人雙方都非常愉悅,而且這個更多的讓父母對我們的情況很放心。同時雙方父母也會給孫輩壓歲錢、上學獎勵等等,這些饋贈同樣是一種善意而非義務。我們跟父母沒有太多經濟上的難題,當然我和太太結婚的時候屬於晚婚兩個人也不是一點財務基礎都沒有,不過雙方父母的確在當初幫過我們很多,雖然我們後來也給了父母一些作為子女的回饋,但必須非常感謝雙方父母對我從小到大付出的恩情。尤其是在我剛畢業且單身的時候,父母給購置的房子都是重大的經濟支持,但在後來再買房,我們小家庭的買車、換車、兩個孩子的支出等家庭全部的財務方面,我們完全自己搞定,同時要孝敬父母。

再一個例子就是,雙方父母每年都會有階段性跟我們同住,時間可長可短,親情的陪伴是無法替代的,很多時候我們也把孩子放在父母那裡讓他們相處那種隔輩親的感情,我們夫妻也替代不了。其他大多數時候各自生活,彼此不太干涉對方。但所有這些在父母和我們之間,都是把義務放在自己這裡,而不是對對方的要求,都充分尊重彼此的獨立。我們不會認為父母幫助我們是理所應當,父母也不認為他們該過多介入我們的生活。

無論是岳父岳母,還是我的父母,在對我們倆的小家庭的時候,包括大家在一起的時候,都非常尊重我和我太太的決定,跟他們有關的事情,我們會徵求意見,他們會提出建議,反之也一樣。即使住在一起的時候,誰都不覺得指手畫腳是應該。而且我們去父母家也好,父母到我們這裡也好,會尊重彼此的生活習慣,例如飲食習慣,我吃不慣海鮮,我太太從小在海邊長大,但從不妨礙我在岳父母那裡吃的很好,同時岳父岳母在我家的時候,也一定不是只按照我們的口味來,而是兼具大家的口味。

再舉個例子,我和太太平時各自開車,我工作比較忙,太太在家時間相對寬裕一點,我父母平時偶爾交通不太方便的時候,自己不好解決,例如去火車站但是預定不到網約車的時候,去醫院的時候,會給我太太打電話,商量,我太太一般也是早就知道他們的出行需求會主動給給他們說約好去接送。我父母總會說家裡讓我太太照顧,還有小孩子,總去接送他們太辛苦,平時不用他們自己能安排好。你看雙方都有該有的客氣和親情的關愛以及理解,我父母總是說我對家照顧的不夠,兒媳婦不但做得很好,而且兩個小孩子已經夠辛苦的了,他們老兩口出門盡量不麻煩她。

我們雙方父母都給我們小兩口做了表率,親情最好的維度不是綁架、不是越俎代庖。我不否認我們有這樣的良好關係跟父母的價值觀、經濟情況關聯很大,我們雙方的父母在這方面做的都非常好,是我們的表率。我和太太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這也降低了我們去解決小家庭和原生家庭協調的難題。但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我太太說的那句話:「父母之所以很尊重我們的意見和想法,正是因為我們自己夠獨立」。

在結婚最初雙方父母不是沒有過分的關係和擔心的表現的,畢竟兩邊對自己的兒媳、女婿沒有像自己孩子那麼熟悉,對兩個年輕人相處的世俗性的擔心也不可能沒有,那是人之常情。但後來我們自己過得好,他們自然樂得回歸他們獨立的生活。避免跟原生家庭和兩邊老兩口的不分你我,而是滿足親情所需,是婚姻一種很好的狀態,然而我知道很多小兩口都面臨大量的來自原生家庭的問題,兩邊父母和家庭的衝突,太多的人在抱怨這是婚姻感情的一大殺手,我們不能僅僅指責對方,大家得一快解決。

父母需要更獨立的空間

80、90後的父母其實也比之前再早一輩的父母要具備新思想,這一點我們往往會忽略;

我們總是覺得自己需要自由的空間,其實我們的父母作為50、60後也不是守著老黃曆的人了,他們在父母這一屆也是比較新潮和獨立的。他們也不想天天被照顧子女和孫輩佔用了全部的生活,他們在退休後也喜歡做自己愛做的事情,旅遊、聚會、愛好以及休閑,尤其是還要開始注意身體,這個年紀往往身體也開始多多少少各種小毛病,去醫院的次數多了,對健康的關注更細緻了。

大家往往有個誤解,好像80、90後是要掙脫束縛的,跟父母糾纏不開,似乎父母就願意跟我們糾纏著,其實不是,很多情況下除了沒辦法不得已,他們更願意自己的生活不跟兒女過分重疊在一起。

當然享受天倫之樂,偶爾幫忙照顧一下,其他時候各過各的最輕鬆。別忘了父母也是一對小兩口啊,大家都希望自己生活輕鬆,又有親情的撫慰和良好的關係。

子女越獨立,實際上父母就更樂得少操心,你越是事事無主見,父母對你小家庭參與度就越高。

經濟獨立是基礎

年輕人總體收入預期是上升的,結了婚更要努力先承擔起責任。當然可能買房需要耗費兩邊或者一邊父母的積蓄,但小兩口最好在日後起碼自己負擔得起自己的家庭,能給父母一些經濟上的回饋更好。

有些小兩口孩子都上學了,你還得找自己爹媽幫襯著來解決家庭財務支出,幫著照顧孩子,甚至管教孩子,同時又想讓父母少插嘴、少管你們,權利義務不對等嘛。很多家庭瑣事大家上網來吐槽是各執一詞,其實很多都是自己找的,出錢多了難免習慣過分參與,這又是人之常情。

無論你的小家庭經濟情況優劣,避免巨嬰心態,都成家了要擔當,讓自己的支出跟收入匹配,盡量少給父母伸手,說實話大部分普通家庭,父母多給你一點他們自己就緊張點,倒不至於怎麼樣,父母也很無私,但是盡量不要那樣。

說個常見例子,這事從彩禮嫁妝上就開始了,讓雙方父母都少些經濟負擔(當然年輕人大多數剛結婚父母給些資助也正常,畢竟年少就經濟寬裕的少),小兩口自己對未來量力而行,你指望把父母剝奪乾淨來充實自己的小家庭,那你養父母么?

小家庭決策夫妻要有主心骨

結婚是兩個人自己過的,雖然傳統上我國有父母子女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自己的事情要有自己獨立的決斷。

還是說我們自己的例子,在兩個孩子的教育上,我跟太太商量,並且在自己不夠了解的時候聽她的,因為她參與孩子上學、參加培訓班更多。我會去找機會參與家長會、學校活動、了解培訓班上孩子的體會,否則我就沒有發言權瞎指揮不行。除此之外,雙方父母特別疼孩子,但從不替我們做決定,只是孩子去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家會寵愛一點,零食多吃一點,動畫片多看幾集而已。如果孩子假期在父母那裡短住,父母會按照我太太的要求(這塊學校的學習作業這些安排她跟老師溝通的比較多)督導孩子們做作業,並不會打折扣,也不會不跟我們商量去縱容孩子的要求。

再比如我們後來買什麼樣的房子,我們兩人先後換車換什麼樣的,由於照顧家很辛苦我太太結婚後不上班了,她自己業餘生活學習畫畫、瑜伽、健身、攀岩,都是婚後才有的,包括我們休假去哪裡玩,有時候我們自己,有時候邀請父母一塊。上述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跟太太商量我們自己拿主意。會告訴父母一聲,雙方父母只有一個態度:很好,你們開心就好,需要我們幫助隨時說。尤其是我工作忙有時候一大家子一塊出去玩我都沒參與,就是我太太主導,大家商量好。

寫到這裡又想起一件事,我們結婚婚房裝修,父母是贊助了一些的,但是裝修和家居家電全憑我們自己的意見(主要是我太太的意見),他們不參與,但是幫忙去跑過裝飾公司因為那時候我們忙不過來。

反過來一樣,我們也不干涉雙方父母的生活,有時候父母有自己的安排和事情,即使自己忙,孩子也不會丟給他們照看。這樣還有個好處,父母身心壓力小,年紀都大了不適合經常累著。

婚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注意,但我覺得80%的大矛盾,都是因為小夫妻自己不夠獨立造成的,而且這個事情的難度在於,你們中的一方成熟獨立效果不明顯,必須你們兩個人都在這方面清晰,結婚前一定多找時間溝通這方面,這不是一回兩回能說清楚的。

當然,在尋找另一半的時候就能對自己和對方這個方面有所判斷就更重要了。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我的以下專欄,當然我主要不是寫情感專欄的。

情感三觀論?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婚姻 | 婚姻價值觀 | 結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