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演義】鯢皇

再一次放上這張二疊紀淡水生態系統的食物網:

圖片來源自[1]。

裡面的大部分動物在之前的回目里依次介紹過了:甲殼動物(參見第二百二十二回 蝦啊,真蝦,真是蝦,是真蝦……);棘魚和輻鰭魚(參見第二百二十七回 錦鱗記6:金魚池畔草蒙茸);鯊魚(參見第二百二十五回 鮫騰記4:輪)。現在,井蛙要把最後的坑填上——本回的主角是巨大的古兩棲動物:離片椎類。

得益於堅硬的鈣化骨骼,比起一身脆骨的鯊魚,棘魚和輻鰭魚,二疊紀的離片椎類留下了豐富的化石資料。井蛙上回吐槽巴西巴拉那盆地的魚類化石稀少破碎,但這裡卻發現了許多身體龐大,長相怪異的離片椎類,一次又一次刷新人們對這些遠古怪物的認識。

目前研究者已經發現了數百種石炭紀到二疊紀的離片椎類,然後為它們之間的演化關係爭論不休。這個譜系圖是眾多理論之一。井蛙當然不可能把每個類群都介紹一遍,下面主要說說比較重要和有代表性的Eryopidae(引螈科),Dissorophoidea超科,Dvinosauria亞目,Rhinesuchidae科,還有Archegosauroidea超科(有譯作「始鯢超科」的)。圖片來源自[2]。

石炭紀末的雨林崩潰事件給巨型節肢動物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但似乎離片椎類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許多原始的屬種,比如引螈(Eryops)和帆螈(Platyhystrix)化石,同時出現在石炭-二疊邊界兩側的地層中。不知道當它們趴在河畔小憩的時候,會不會懷念那些逝去的巨蟲老鄰居:巨脈蜻蜓,肺蠍,蛛鱟,希伯特鱟,還有節胸蜈蚣(參見第一百七十一回 真·蟲の森;第一百九十一回 Fish to Beast)。

新墨西哥州Ca?on del Cobre發現的晚石炭世引螈(未定名)頭骨化石。扁額,闊口,尖牙,小眼睛,引螈的腦袋看上去像一隻凶霸霸的大蛤蟆。圖片來源自[3] 。

早二疊世引螈Eryops grandis頭骨化石。左,右圖標本產地:新墨西哥州Arroyo del Agua;中圖標本產地:猶他州眾神谷(Valley of the Gods)。圖片來源自[3] 。

正在捕食幼年異棘鯊的引螈。它們都是在石炭紀到二疊紀的淡水湖沼里稱霸一方的諸侯。成年異棘鯊(3米長)和成年引螈(2米長,但更粗壯有力)相遇時,應該會本能地避免兩敗俱傷的衝突。但是碰到對方的幼體,那是一定不會客氣的。你吃我的蝌蚪,我就吃你的魚苗,大概就是這樣的關係吧。圖片作者:Matt Celeskey。

然而蕨類雨林的急劇萎縮,讓離片椎類失去了大片水陸之間的過渡地帶。與此同時,羊膜類蓬勃發展,各種龐大兇猛的合弓獸在乾旱的泛古陸四處遊盪。由於身體結構的原始,特別是繁殖和早期發育對水的依賴,大多數離片椎類只好終生呆在水裡。只有少數小型種類在完成變態發育後,離開水體,到缺失植被遮蔽的內陸闖蕩。這些陸棲種類大多屬於「Dissorophoidea超科」,許多研究者認為這個超科和現代兩棲動物關係密切——後面介紹滑體兩棲類的時候再詳細介紹。

巨頭螈(Cacops)是Dissorophoidea超科下的一屬,生活在早二疊世,體長不超過半米,腦袋的長度大約佔到三分之一。它的成體是完全陸棲的。上圖是俄克拉荷馬州發現的莫氏巨頭螈 Cacops morrisi頭骨化石,a為成體,b為壓成體。圖片來源自[4] ,標尺長度1厘米。

阿氏巨頭螈Cacops aspidephorus復原圖。圖片作者:Dmitry Bogdanov。巨頭螈的外形有點像縮水乾癟的引螈,背上披掛著堅硬厚重的骨板和鱗片,既減少水分流失,也防禦天敵——主要是各種肉食合弓獸——攻擊。

阿氏巨頭螈的脊柱和骨板。這些骨板分成幾層,有的覆蓋在背上(e),有的埋在皮下(i)。圖片來源自[5]。

Dissorophoidea下的另一個屬:Pasawioops,目前只發現了P. mayi 一種。上圖展示了P. mayi上齶板,內側布滿了鋒利的細齒,而且全部朝向喉嚨。許多離片椎類都演化出這樣的齶齒,被它們咬住的獵物會被死死釘住,絕難逃脫。圖片來源自[6]。

正在捕食大鼻龍的巨頭螈(參見第二百四回 蛀牙,斷尾巴)。巨頭螈頜骨上長有迷齒和巨大的獠牙,加上布滿上齶的齶齒,幾乎就是一架小型鋼鐵處女了。圖片來源見水印。

Dissorophoidea處在二疊紀陸地生態系統的邊緣,它們頂多欺負欺負蜥形綱的小角色,不可能與如日中天的合弓綱一較雄長。倒是那些水棲的離片椎類日益繁盛。它們把四足形肉鰭魚(比如根齒魚)追殺殆盡,全面接收了二疊紀的江河湖沼,佔據著今天螈鯢,龜鱉和鱷類的生態位。

體型較小的有Dvinosauria(注意不是恐龍Dinosauria)。這是一些小型的離片椎類,體長不超過1米,樣子大概是這樣的:

某種Dvinosauria復原圖。它們的腦袋比引螈短得多,眼睛靠近吻端,和鼻孔差不多擠在一起。圖片來源自網路。

Trimerorhachis 是Dvinosauria 下的一個屬。這是三種早二疊世Trimerorhachis 的頭骨化石。上:T. insignis,發現地:德克薩斯州威奇托盆地(Wichita Basin)。中:T. greggi,發現地:德克薩斯州克拉多克化石群(Craddock Bonebed)。下:T. mesops,發現地:德克薩斯州西咖啡溪(West Coffee Creek)。根據頭骨上的側線痕迹,可以知道這些動物高度水棲,很可能終生都保留外鰓。圖片來源自[7]。

大一些的Rhinesuchidae最長能長到3米。從它們的化石上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演化路線:外形逐漸從「螈鯢」過渡到「鱷魚」。來看看4種晚二疊世Rhinesuchidae類:Uranocentrodon senekalensisRhineceps nyasaensisRhinesuchoides capensisRhinesuchoides tenuiceps,感受一下這種改變:

Uranocentrodon senekalensis頭骨化石,發現地:南非自由邦省(Free State Province)。形狀和引螈類似,一張標準的蝦蟆臉。圖片來源自[8],標尺長度10厘米。

從形態特徵和生存年代來看,BBC紀錄片《Walking with Monsters》里那條被困在泥塘里,絕望地攻擊麗齒獸的巨型兩棲動物「迷龍」,應該就是U. senekalensis,或者它的近親圖片來源自網路。

Rhineceps nyasaensis化石,發現地:馬拉維Chiweta化石群。和上面的U. senekalensis相比,它的嘴開始拉長變尖,從「蝦蟆臉」向「鱷魚臉」過渡。圖片來源自[8],標尺長度10厘米。

Rhinesuchoides capensis化石,發現地:南非東開普省(Eastern Cape Province)。雖然破碎不全,但仍然能看出它的腦袋拉得更長,基本上算是半個「鱷魚臉」了。圖片來源自[8],標尺長度10厘米。

Rhinesuchoides tenuiceps化石,發現地:南非西開普省(Western Cape Province)。很明顯,這種動物長著一副短吻鱷的嘴臉。圖片來源自[8],標尺長度5厘米。

它們的發育過程也體現了這種特化。研究者先後在南非發現了一些Rhinesuchidae的化石,最初認定為三個不同的物種,定名為:Rhinesuchus broomianusRhinesuchus beaufortensisMuchocephalus muchos。後來經過仔細對比,確定它們其實是同一種動物: Rhinesuchus whaitsi不同階段的幼體。

上:「Rhinesuchus broomianus」頭骨,標尺長度5厘米。中:「Rhinesuchus beaufortensis」頭骨,標尺長度5厘米。下:「Muchocephalus muchos」頭骨,標尺長度10厘米。現在研究者把它們全部歸為Rhinesuchus whaitsi。頭骨形態的差異其實展示了隨著R. whaitsi的成長,小圓臉逐漸拉成大長臉。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還沒有發現R. whaitsi成體的完整頭骨。包括最下面的「Muchocephalus muchos」也沒有完全長成。它的嘴臉應該還可以拉得更長。圖片來源自[8]。

頭骨形狀的演化也許反映出二疊紀陸地生態系統的改變:陸生羊膜動物的種類越來越多,體型越來越大(肉越來越多)。它們免不了到岸邊喝水,或者游泳渡河。這為隱伏在河湖中的離片椎類創造了更多的獵食機會。扁平的頭顱更方便在淺水隱蔽,延伸的長嘴和鋒利的牙齒更容易咬住獵物,只要把受害者拖到深水溺斃,就可以從容享用。大型離片椎類很可能是第一批「河畔殺手」,在離片椎類之後,這個生態位又在蜥形綱和合弓綱之間幾次流轉。

幾種現代鱷類的口鼻結構。在2.5億年前,它們的生態位被一群巨大的兩棲動物佔據著。二者完全沒有關係,但同樣的生存環境和生存策略把它們塑造得異常相似。圖片來源自網路。

和所有成功的動物類群一樣,離片椎類也不可避免地走向特化。它們的體型越來越龐大,模樣也越來越怪異,最後被鎖死在特定的生態位上。

沒錯,Archegosauroidea(始鯢超科),說的就是你!

始鯢超科中包括了離片椎類中最巨大,最兇猛,最著名的物種。上圖是一些主要屬種的頭骨外形。A:Melosaurus;B:始鯢Archegosaurus;C:Collidosuchus;D:Platyoposaurus stuckenbergi;E:Platyoposaurus watsoni;F:鋸齒螈Prionosuchus。它們都有像雀鱔或者恆河鱷一樣誇張的長嘴。圖片來源自[9]。

始鯢類的祖先很可能是類似Rhinesuchidae的中型離片椎類,但是對頭骨的改造更加極端。有研究者主張把擁有類似結構的Australerpeton cosgriffi(一種Rhinesuchidae)也歸入始鯢超科。

A. cosgriffi頭骨化石,發現地:巴西巴拉納盆地。請注意這個標本只有頭骨的後半部分的一半,斷掉的長嘴沒有找到。圖片來源自[8],標尺長度5厘米。

另一塊A. cosgriffi化石,是一側的下顎,剛好可以和上面的頭骨相補充。圖片來源自[10],標尺長度10厘米。

幸運的是,A. cosgriffi留下了許多散碎的頭骨,頜骨,脊柱和肢骨,七拼八湊的,再經過左右鏡像對稱,居然基本上找全了所有的骨骼,所以對這種動物的了解也特別深入。許多「長嘴」始鯢類的復原,比如大名鼎鼎的鋸齒螈,都參考了它的身體比例。

A. cosgriffi的骨骼結構圖。可以看到,除了後腳掌和尾巴,人們基本上找全了其他所有部分的骨骼。圖片來源自[10]。

另一種保存特別完好的始鯢是在德國多倫盆地(D?hlen Basin)發現的Archegosaurus decheni。更難得的是,它的幼體和成體都有完好的標本。

A. decheni幼體(A,標尺長度1厘米)和成體(B,標尺長度10厘米)化石。可以明顯觀察到發育過程中頭骨從「Rhinesuchidae形」延伸,最後變成「始鯢形」;同時發生的還有脊柱和肋骨的生長骨化。圖片來源自[11]。

巴西是出產這種「長嘴」古兩棲類化石的寶地。推薦一個網站paleozoobr.com/temnospn,裡面有這些動物的詳細介紹。上圖標註了兩個重要的二疊紀化石發現地:上方的陰影是巴納伊巴(Parnaíba)盆地,下方的陰影是巴拉那(Paraná)盆地。這兩處的魚類化石很差勁,但是發現的巨型離片椎類刷新了人們對古兩棲動物的認識。圖片來源自[12]。

巴拉那盆地發現的晚二疊世始鯢類Bageherpeton longignathus化石,就是一段長滿尖牙的下齶。 圖片來源自[13]。

B. longignathus的下顎(B)和俄羅斯發現的另一種始鯢類Platyoposaurus stuckenbergi(A)比較。B. longignathus的嘴更加細長,表明它們在特化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圖片來源自[12]。

最後,有請最著名的二疊紀河中巨怪——普氏鋸齒螈Prionosuchus plummeri登場:

巴納伊巴盆地發現的普氏鋸齒螈模式標本,也是一段破碎的長嘴。圖片來源自[9]。

參考A. cosgriffi頭部比例得到的普氏鋸齒螈的頭骨復原圖。圖片來源自[12]。

普氏鋸齒螈的化石太過稀少零碎,拼不出整個身體的樣子。但是有幾塊碎片大得出奇,如果套用A. cosgriffi的比例,那麼這個怪物生前可能足有9米長,體重達到2噸。遠遠超過最大的現代鱷類。

最大的普氏鋸齒螈的體型。當完全長成後,再沒有什麼動物可以威脅到它。圖片來源見水印。

如此巨大的身形,讓成年鋸齒螈成為二疊紀淡水世界的皇者。無論弓鮫,異棘鯊或者其他離片椎類都不可能與之抗衡。我相信,在那個時代,即使是異齒龍這樣的陸地霸主,或者基龍這樣的草包肉山,靠近水邊時也必須小心翼翼。因為在渾濁的水下,潛伏著一隻飢餓的怪獸,隨時可能向自己撲來,一旦落入它的巨顎,必死無疑。

不可一世的異棘鯊在鋸齒螈面前不過是一條小泥鰍。圖片來源自網路。

離片椎類的淡水王朝,和合弓獸的陸地帝國,看似堅不可摧,誰知不久之後,它們就被二疊紀末的天地異變打得粉碎。曾經不起眼的蜥形綱把陸地和淡水,甚至海洋和天空全部納入治下。合弓綱蜷縮在洞穴中瑟瑟發抖,而離片椎類則被驅趕到世界的盡頭,黯然渡過最後的歲月。它們的故事,等到中生代的章回再詳細介紹。

地球名片

生物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四足形類-離片椎類-始鯢超科

存在時間:二疊紀早期 至 二疊紀末期

現存種類:無

化石種類:不明

生活環境:淡水

代表特徵:體型巨大,吻部特化成長嘴

包含屬種:Melosaurus,始鯢屬,CollidosuchusPlatyoposaurus,鋸齒螈屬

參考文獻:

[1] Jürgen Kriwet, Florian Witzmann, Stefanie Klug, et al., First direct evidence of a vertebrate three-level trophic chain in the fossil record. Proc. R. Soc. B (2008) 275, 181–186, doi:10.1098/rspb.2007.1170

[2] Marcello Ruta1, Davide Pisani, Graeme T. Lloyd, et al., A supertree of Temnospondyli: cladogenetic patterns in the most species-rich group of early tetrapods. Proc. R. Soc. B (2007) 274, 3087–3095, doi:10.1098/rspb.2007.1250

[3] RALF WERNEBURG, SPENCER G. LUCAS, J?RG W. SCHNEIDER, et al., FIRST PENNSYLVANIAN ERYOPS (TEMNOSPONDYLI) AND ITS PERMIAN RECORD FROM NEW MEXICO. Lucas et al., eds., 2010, Carb-Permian transition in Ca?on del Cobre,.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49

[4] Robert R. Reisz, Rainer R. Schoch, Jason S. Anderson, The armoured dissorophid Cacops from the Early Permian of Oklahoma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terrestrial realm by amphibians. Naturwissenschaften, DOI 10.1007/s00114-009-0533-x

[5] DAVID W. DILKES, COMPARISON AND BIOMECHAN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VERTEBRAE AND OSTEODERMS OF CACOPS ASPIDEPHORUS AND DISSOROPHUS MULTICINCTUS (TEMNOSPONDYLI, DISSOROPHIDAE).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9(4): 1013-1021, 2009

[6] Bryan M. Gee, Yara Haridy, Robert R. Reisz, Hist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denticulate palatal plates in an Early Permian dissorophoid. PeerJ, DOI 10.7717/peerj.3727

[7] Andrew R. Milner, Rainer R. Schoch, Trimerorhachis (Amphibia: Temnospondyli) from the Lower Permian of Texas and New Mexico: cranial osteology, taxonomy and biostratigraphy. N. Jb. Geol. Pal?ont. Abh., 270/1 (2013), 91–128

[8] CLAUDIA A. MARSICANO, ELIZABETH LATIMER, BRUCE RUBIDGE, et al., The Rhinesuchidae and early history of the Stereospondyli (Amphibia: Temnospondyli) at the end of the Palaeozoic.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7, XX, 1-28

[9] C. Barry Cox, P. Hutchinson, Fishes and Amphibians from the late Permian Pedra de fogo Formation of Northern Brazil. Palaeontology, Vol. 34, Part 3, 1991, pp. 561-573

[10] Estevan Eltink & Max C. Langer (2014) A new specimen of the temnospondyl Australerpeton cosgriffi from the late Permian of Brazil (Rio do Rasto Formation, Paraná Basin): comparative anatom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4:3, 524-538, DOI: 10.1080/02724634.2013.826667

[11] FLORIAN WITZMANN, RAINER R. SCHOCH, THE POSTCRANIUM OF ARCHEGOSAURUS DECHENI, AND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EMNOSPONDYL POSTCRANIA. Palaeontology, Vol. 49, Part 6, 2006, pp. 1211–1235

[12] ESTEVAN ELTINK, ELISEU VIEIRA DIAS, Temnosp?ndilos do Brasil: uma breve revis?o e aspectos paleobiogeográficos. Paleontologia de Vertebrados: Rela??es entre América do Sul e áfrica, p. 69-98

[13] ELISEU V. DIAS, MARIO C. BARBERENA, A Temnospondyl Amphibian from the Rio do Rasto Formation, Upper Permian of Southern Brazil. An. Acad. Bras. Ci., (2001) 73 (1)

感興趣的話,不妨關注我的公眾號「攀緣的井蛙」,每天琢磨點新東西。

weixin.qq.com/r/r0MgOE-(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生物 | 古生物學 | 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