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看老」竟不是誇張?研究證實性格、智商基本都定在3歲

文 | Sharon

上一輩常說,3歲看老。我之前以為3是虛數,意思是小時候的表現能看出長大後的為人秉性。似乎有點道理,但還是覺得太誇張,我們不都遇到過和小時候性情、學業表現大不一樣的人嘛!

直到我最近看到《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有這樣的說法:

科學研究顯示,一個孩子3歲之前的生長發育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變化;性格:孩子成年後的性格基本在3歲之前就已經定型,3歲之後基本不變;智商:兒童的腦細胞組織在3歲之前就已經定型,3歲之後基本不變;3歲之前是兒童在感知覺、記憶、思維行程中最為敏感的時期,3歲之後的學習活動將事倍功半。

這樣說來,性格、智商、學習能力,都決定於3歲?這難道不是早教機構的杜撰?

困惑不止的我又查了很多資料,仔細研究後發現,「三歲看老」竟不是危言聳聽,它真的有科學依據!

☆01☆

1980年,倫敦的Casspi教授和其他學者們做了一個開創性的實驗。他們調查分析了1000名3歲幼兒,把他們分為了5類氣質類型:低自制力型(Undercontrolled)、自信型(Confident)、拘謹型(Inhibited)、害羞型(Reserved)和 適應良好型(Well-adjusted)。

23年後,這些3歲小朋友都長成了26歲的成人。研究者們找到了當年兒童的96%,再次面談、測試,走訪了他們的朋友和親戚。用多種綜合人格評估的方法,重新審視了他們的性格特徵。

結果,Caspi驚訝了。這些3歲幼童的言行竟然準確預示了他們成年後的性格!

比如,3歲時行為消極的小朋友,長大後在「負面情緒」一欄仍然得分最高;

自信型的小朋友,26歲時也自制力較好,不受拘束;

拘謹型的小孩,Plus版的他們依舊錶現出成人最高的自制力,並在「積極情緒」中得分較低。

Caspi帶著這份報告發表了演說,在國際育兒學術界引起了巨大轟動。

Casspi指出,「一個人對3歲之前所經歷的事情會像海綿一樣吸收。這意味著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3歲之前,這個階段的孩子跟隨什麼樣的人,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就將會形成相應的性格。」

看到這裡,我深深地吸了口氣。我知道很多爸爸媽媽和老師們,都希望寶貝的羞怯或調皮,只是目前這個階段的表現。這一鎚子敲得,不知多少大人們會緊張起來。

☆02☆

要讓新手爸媽們緊張的,不僅有性格,還有智力。

智力的不同,歸根結底是大腦的差異。足月兒出生時腦體積約為350 cm3,突飛猛長至2歲,腦體積已經是成人體積的3/4,4歲與成人基本接近。研究表明,及時獲得豐富環境刺激的寶寶,大腦重量可能會比缺乏的寶寶多20%。

更重要的是他們大腦中的神經元突觸。出生時還像稀疏小樹,2歲時已經枝繁葉茂,密度達到頂峰。10歲以後就開始裁剪篩選,只保留那些由經驗改造過的突觸。

這些突觸的發育和成熟,會讓信號轉達更快更有效。但它們「用進廢退」,沒有良好的刺激,就無法成長並建立迴路,今後對小朋友的身體、認知和情感都有影響。

所以我們常說的「敏感期」,很多都在3歲以內。小鵝要是沒有在出生後1、2天追活動的東西,以後就很難學會了。人也是這樣。比如語言學習敏感期就在0-3歲。假如這段時間沒接觸語言,這一潛能就會消失,像「野孩」一樣。學習能力也明顯降低,數數、遵守行為規範,都變得極其困難。

有一項長達35年的追蹤實驗,證明了3歲內大腦破壞對於一生的影響。

有科學家追蹤了1037名從3歲到38歲的紐西蘭人的成長曆程。他們在3歲時接受腦能力測試,評估語言、社交及處理極端情緒的能力。

在測試中得分最低的22%的人中,他們38歲時會佔刑事罪行數量的81%、製造了77%的單親家庭、領取了66%的福利,佔用了78%的醫療資源。

不知道這項研究的人,可能會認為這些人是些懶惰的小人,他們是在用納稅人的錢買單。但讓我們回到他們的童年,會發現這22%的人,很小就開始有大腦功能和大腦健康的輕微問題。這個研究改變了知情者們的看法,它會讓你對這些人有一種同情的感覺,而不是一味責備。

☆03☆

那麼,這些研究難道在告訴我們,3歲之後的教育,都無法撼動3歲前給孩子定的基調?難道一對養父母領養了一個3歲時表現不佳的孤兒,就不能對未來抱有希望?

並不是這樣。它們不是讓我們以寶貝3歲時一個小行為定義他們的人生。而是提醒我們,教育的影響在3歲前更明顯而迅速,務必要重視前三年的教育。萬一有什麼偏倚,儘早去干預,試著改變軌跡。

美國心理協會的 Rena Subotnik 也說了,「這些都是可以控制和改進的特徵。能在幼兒中識別出來這些特徵,對整個社會都是一件禮物。」

假如一個小朋友不去特意調整內心狀態,旁人不特意改變環境,並且他此後不經歷對心理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是可以從小時候看到長大後的性格特徵。但「Becoming a person is a social endeavor.」後天環境會在人的內心,產生非常明顯的化合反應。

從心理學角度上說,所有人遇到的社會心理問題,本源都來自家庭。而3歲之前,主要的互動都在家庭中進行。只要我們不斷學習,了解他們的內心,就可以幫他們及時調整心態,更靠近陽光。

而另一邊,人的大腦也一直在發展,一直在變化。腦的可塑性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它的神經迴路是可以改變的。

美國加州大學博士洪蘭曾記錄下一個重度自閉症兒童的故事。這個小朋友很小就被醫生診斷為永遠不能說話。他媽媽決定辭掉工作,自己回家帶孩子。別人教孩子說話都是以「次」為單位,而這位媽媽以「萬次」為單位。最終,這位媽媽成功了,孩子能開口說話了。

這個奇蹟是怎麼創造的呢?洪蘭在給這個孩子做腦掃描檢查時找到了答案:由於媽媽不懈地努力,孩子的大腦發生了發展和改變,部分功能得以遷移,最終促使孩子開口說話。

英國也有一位小兒科醫生,追蹤了500名水腦症兒童的智力發展,直到他們30歲。他發現只要損壞是漸進式的,對智力都沒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孩子都能在社會上立足,自己養活自己。其中兩個孩子很特別,一個智商達到130,另一個畢業於經濟系。

這些情況特殊的小朋友都能克服巨大困難,成為站得筆直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身心健康的孩子們,又怎麼可能無法戰勝那些小問題?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百米賽跑。起跑線偏一點,遠一點,說明找方向要更費勁,跑得要更勤力而已。人是到了生命的終點才能定論的。要看他一生的表現,而不是3歲沒讓一顆梨,就永遠給他貼上「自私」的標籤。

更值得成人思考的是,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好的人生開端。每一個小人兒,都需要父母、家人、乃至社會,更多更科學的關懷和幫助。

(本文配圖來自James Curran)

作者簡介

我是Sharon,兩個混血寶貝的媽媽。海外留學生活多年,畢業於常青藤盟校。曾任職於跨國投行,後投身母嬰行業十多年。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和你一起發現更多育兒驚喜。

weibo @SharonSharonK

wechat SharonSharon

歡迎大家添加Sharon的小助手wechat i30416,解答媽媽們的帶娃疑惑,更有超多福利不定期大放送~~

推薦閱讀:

TAG:智力 | 性格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