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苦集滅道(十四)

從六處開始,到形成念頭為止,這個完整的過程被稱為思;思是原子性的。所謂原子性就是不可分割,也就是說,不可能存在「半個念頭」這種概念;一切思的總稱,是行蘊。

一切的存在,本質上就是一段又一段的思形成後滅去。用通俗的語言描述,就是念念相繼;用簡潔準確的語言描述,就是諸行無常。

對於修行者而言,首先要能清晰的分辨出來思,也就是說,要能夠清晰的了知每一念,最終做到如同看著一塊一塊魚豆腐一樣,清晰而完整的辨識出完整的每一念。這個需要通過憶念和觀察經常性的練習。對於一般人而言,往往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所以往往看不清楚自己的念頭,基本上就是一團混沌;而對於一些平時生活簡單的人而言,往往稍加練習就能夠洞察到每一個念頭。這裡的差別,很大程度上在於專註度以及慾望的高低:越專註,慾念越少的人,能夠準確洞察的可能性高。因此如果你立志要修行佛法,那麼盡量做到生活簡單的同時,多多的如理作意,相信會有結果的。

當能夠成功的分辨出每一段思以後,我們就可以繼續往下進行了,即:我們要進一步觀察思的集滅。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先要明確一下,為什麼要觀察思的集滅。在前文我提到過,有三種方式可以切入解脫,即: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和空解脫門。這三種解脫門歸根結底是消滅渴愛,比如前文中無願解脫門,是通過洞察沉迷於樂味最終必然會導致上癮而形成苦的事實,從而不會產生任何欲而解脫;而對集滅的觀察,可以切入無相解脫門和空解脫門。我們這裡先說空解脫門。

所有思的形成都是有充分條件的。簡單的說,你的每個念頭都是在充分原因下的一個結果,並非你說產生就產生的。

觀察這個結論,可以從上文的思的兩種分類上入手。首先是被動形成的思,例如一聲巨響形成「打雷了」這個念頭的形成,並不取決於你是否願意,而是純粹的一種反應而已。所有被動形成的思,本質上都是這種自然反應,是因緣具足後的一個現象而已。

其次是看似主動形成的尋和伺。這兩個是有迷惑性的思,因為大部分「我想要XX」的觀點,都是尋;而這類觀點相對於被動形成的思,稍微有點難度,但也僅僅是稍微有點難度而已。觀察的過程與之前並沒有區別,仍然是查找尋和伺形成的原因,最終必然能找到一個原因促使當下的尋和伺形成;而如果沒有這個原因,那麼不會有當下的尋和伺形成。

其實,如果你仔細的讀完本系列的文字,在正確的觀察框架下觀察,那麼只要經常如理作意,這個結論還是很好通過觀察而證明的。實際上,如果能隨時隨地不停的憶念:「這個念頭是因為什麼形成的」,終有一天你會「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當下的頓悟什麼是所謂的「無我」——但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是,一定,一定,一定要在十二處是一切的思路下觀察,否則就會陷入到諸如「板凳和汽車都是零件拼成的,所以是緣起性空的」這種似是而非的不如法的結論中。

當能夠成功的觀察到諸行的集起是「此有故彼有」的緣起現象後,並不需要額外在進行什麼思考,當下的會了知無我;了知無我的當下,意味著切入了空解脫門。這種體驗是不能用語言描述的,即使描述了,對於一個從未體驗過的人而言也是無法真正體會的,不再贅述。

在了知無我的當下,一切的渴愛都徹底的沒有了集起的根源,也就是說並沒有任何的理由產生任何慾望,一切的念到此為止就終止了。這個時候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在非禪定、非睡眠,清醒的日常狀態中現觀緣起,這個情況下,思不會停止,還是會有被動的思產生;第二種情況是在四禪定或者睡眠中,由於身體不再會形成思,所以在現觀緣起的當下,思就此暫時斬斷,但是當身體恢復知覺後,思又會因此形成;第三種情況是臨死或者決意捨棄壽命時,現觀緣起會直接導致無餘涅槃,不受後有,究竟解脫。


推薦閱讀: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