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患慢性萎縮性胃炎你必須要知道的知識

在日常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一些患者拿著醫院的胃鏡檢查報告單憂心忡忡前來諮詢:醫生,我的胃鏡檢查結果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聽別人說萎縮性胃炎會發展成胃癌,是真的嗎?

受各種致病因素長期刺激,胃黏膜慢性炎症經久不愈,胃腺體被破壞、萎縮,數量減少或消失,黏膜變薄,稱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當胃黏膜發生炎症破壞及萎縮後,人體將自動進行修復,但修復過程中可能出現差錯,形成所謂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可分為輕、中、重三度,只有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才被認為是與胃癌發生有關的癌前病變。值得注意的是,萎縮性胃炎及不典型增生在臨床上沒有特異性的癥狀,只有在胃鏡檢查的同時取胃黏膜組織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才能做正確的診斷。

根據科學家推算,正常胃黏膜經歷慢性炎症、萎縮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到癌變可能需16~24年。在這漫長過程中,所處的生活環境及生活習慣對病情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高鹽飲食、喜吃腌制及煙熏類食物、食物中缺乏維生素等,是對患者不利的因素。事實上,只有少數慢性胃炎患者發展為萎縮性胃炎,而只有約1%未做治療的萎縮性胃炎,可能發展為胃癌。因此,過分擔心慢性萎縮性胃炎會變成胃癌是不必要的,也沒有科學的依據。

那麼如何正確對待慢性萎縮性胃炎呢?

首先要注意避免可以引起胃黏膜損傷的因素,如辛辣、過鹹食物,少吃腌制及煙熏類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對明確有慢性萎縮性胃炎改變且有幽門螺桿菌(HP)的感染者,特別是有胃癌家族史或來自胃癌高發區的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行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療程一周,通常需要三種或四種藥物一起服用才能有效殺滅幽門螺桿菌。根除幽門螺桿菌後,胃黏膜慢性炎症可以慢慢消退,從而阻止病變的進一步發展,但對於已經出現萎縮的黏膜,則逆轉的可能性較小。

伴有腸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進行定期的胃鏡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可能出現的早期胃癌,及早進行治療。

慢性萎縮性胃炎能不能行外科手術治療呢?對於絕大多數患者來說,手術是沒有必要的。只有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與胃癌無法鑒別時,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患慢性胃炎的五大誘因: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最常見的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和隱痛、噯氣、泛酸、噁心、嘔吐等。病程緩慢,反覆發作而難愈。

推薦閱讀:

TAG: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