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的飲食結構傾向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而西方則是以蛋白質為主,這是由什麼決定的?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在土澳呆了2年多了,第一年在本地白人家裡生活同吃同住,加上學的專業的學生基本都是本地人,也算是對他們的飲食有一定了解。
澳洲人的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其實是很高的
我運氣很不錯,剛到澳洲的時候學校把我安排到了一個中產家庭白人家裡,由於房東夫婦的乾兒子是中國人,所以他們對我非常好,我的三餐都是和他們一起吃的。房東夫人是醫生,恰好又對營養學很了解,但是她本人還是被肥胖所困擾。我問過她相關的問題,為什麼澳洲胖子很多?她說是因為他們戒不掉甜食,當時她的原話是「 澳大利亞人對糖上癮」 糖並不是僅僅指糖果,還指各種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物品。所以說你可能誤解了某方面,其實他們對甜點的崇尚度是非常高的,食用的碳水化合物一點也不少。
謝邀。
由人口和資源數量決定的。
只有農耕,水稻小麥這樣的高產穀物,才能養活如此眾多數量的人口,換成魚肉蛋奶為主,能養活1/10就不錯了。
看到過老外吃東西,但沒有跟老外一起生活過。
其實老外也並不是說以肉為主,是相對的來說吃的肉比我要多一些,可能各位有吃肉比例也很高的,我個人吃肉較少。
這個比例上來說卻是老外吃的肉比例要比我要高一些,但人家也是有主食的呀,人家也吃麵包也吃意麵,並不是上了一個肘子,啃完了就走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唄,連宗教禁忌都和自然環境有關,不是誰拍腦門子想出來的。
並沒有覺得西方以蛋白質為主,他們的主食比如各種義大利面,pizza,米飯,漢堡三明治麵包卷餅等等都是碳水啊 沒人拿牛排當主食,偶爾吃一吃還好。
大概是……大概阿……
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差別導致的。
中國大部分地區(只是大部分,不是全部哦!)是以農耕為主要生存方式的。
農耕嘛,種點糧食,種點兒菜,以農田裡長出來的農作物為生,所以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偶爾能抓到個小動物,就算改善伙食了。(有人會說了,那不還有靠打獵為生的么?人們更趨向於食物更有保障的生活,相比於拼了小命兒去打有的沒的的獵物,種田收穫是更有保障的)
游牧嘛,趕著羊群牛群追著水草走,食物來源當然就是動物性食物,高蛋白了,游牧民族如果想吃點碳水化合物也挺困難,總不能讓人和牛羊一起吃草吧,也不好吃
在科技還沒有如此發達的時代,游牧和農耕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決定了人們的食物的結構,一直延續到今天。
具體的歷史時段不太清楚,也懶得去查了,大概就這麼個意思,湊活著理解一下吧
另,補一個關於游牧和農耕的另外一說法,不知真假,也沒有考證,全當聽個樂呵:
據說,幾個人一起吃飯付賬時「一個人請客」和「AA制」兩種不同的方式,也是源於農耕和游牧的區別。
農耕民族的人們習慣於「今兒我請,明兒你請,後兒他請」的付錢方式,因為大家居住固定,大家基本從小到老都在一起,不會有遠距離的遷徙,所以互相請客長年累月下來,誰也不會吃虧。
游牧民族的人們習慣於「平分平分,每個人出自己的一份錢」,可能這次吃完,下次幾個人再聚到一起就要幾年之後了,輪流請客的方式不適用,所以就平分吧,下次見面不知道什麼時候呢!
碳水化合物,是面,是吧。
蛋白質,是雞蛋,是吧。
在我們國家的膳食中主、副食劃分明顯,主食以澱粉類為主,如五穀雜糧、米、面等;肉、蔬為輔做菜肴。這是因為我們國家在相當長的歷史中生產力發展水平落後,經濟條件有限,人民溫飽存在困難,食物不夠豐富等原因造成的,那個無法滿足溫飽 什麼都要憑票供應的年代,許多家庭的輔助類菜肴很少,只能通過主食獲取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