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路上很火的一篇報道《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她寫的「感謝貧窮」看哭了所有人》,淚點比較低的櫻桃姐姐整篇讀下來,早上精心化的睫毛膏都暈成了熊貓眼。文章里的這位樣貌普通笑容淳樸的女生,使我們讀者的心靈海闊天空,同時給了班上那幾個總嘲笑她磨壞的鞋子、老氣的衣服、奇怪的搭配的同學最正面的教育,能夠順利考上北大更是對那些校園冷暴力最有力的回擊。
為什麼感謝貧窮?看著這題目櫻桃姐姐剛開始似懂非懂。跟著文章進入到王心儀的世界,眼前彷彿看到了她生活的現狀,破瓦房、體弱多病的母親和一輛送他和弟弟上學的二八自行車。她在文中寫到「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你讓我和玩具、零食和遊戲徹底絕緣,卻同時讓我擁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動畫片,但我可以和媽媽一起去捉蟲子回來餵雞,等著第二天美味的雞蛋;我的世界可能沒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郁的麥田,在大人澆地時偷偷玩水;我的閑暇時光少了零食的陪伴,但我可以和弟弟做伴,爬上屋後高高的桑葚樹,摘下紫紅色的果子,倚在樹枝上滿足地品嘗。謝謝你,貧窮,你讓我能夠零距離地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享受這上天的恩惠與祝福。我是土地的兒女,也深深地愛戀著腳下堅實而質樸的黃土地;我從卑微處走來,亦從卑微之處汲取生命的養分。」在這平凡而有力的文字中,我深深的感受到這個女孩的樂觀。
動畫片、芭比娃娃、零食對於我們城裡的孩子來說唾手可得,卻與王心儀的童年絕緣。這使我聯想起上周六的「智慧媽媽茶言會」上,芳姐就說到自己3歲的兒子,最近令她超頭疼的問題「沉迷看動畫片,不讓看動畫片就大哭大鬧」家人用了所有能想到的招數,拉鉤啦、預定規定時間啦、連父母最不舍的方法都用了(暴力)可是樂樂哭完過後想起來還是哭!這讓一家人都苦惱不已。
在粉絲群里還有一位寶媽,也說到孩子沉迷動畫片的階段,經常睡到半夜哭天喊地滿地打滾的要看《小豬佩奇》好在這位李姐的寶寶只是暫時性的沉迷動畫片,過了一段時間後就逐漸的轉移了注意力。
孩子之所以哭鬧,無非是想達到能夠看動畫片的目的,這時,如果家長因無法招架或是心疼孩子而放棄堅持,縱容孩子的話,孩子就會認為「哭鬧」可以達到目的,那麼,下次孩子一定會繼續「哭鬧」。其實我們可以這樣應對孩子的哭鬧。
1、「相互尊重」的回應方式。經過考慮後,當孩子越是哭鬧的時候,越是要保持冷靜,不要動搖。忽略孩子的哭鬧,該做什麼繼續做什麼,孩子的任何哭鬧對父母根本不起作用,父母簡簡單單地說過「不行」之後,就不再深入地討論為什麼不能看動畫片的問題了。這就要求父母學會控制自己,而不是控制孩子。這時,你可以繼續做你原本計劃要做的任何事。這個過程中,孩子一定會向你哭訴,而你一定要拒絕向孩子的要求妥協。也就是說,不要讓情緒來左右你自己。
2、當家長實施了策略之後,如果孩子的哭鬧升級了,應該用中立的態度回應他。這裡的中立態度並不意味著要表現出消極的一面。相反,這是家長主動決定的結果,什麼也不說,因為你不需要做任何解釋。孩子自己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正在體驗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後果,你只需要順其自然就好了。(寶寶為什麼非常喜歡看動畫片?)
3、另一個策略,那就是直接告訴孩子,因為他為看動畫片而哭鬧了,那麼在接下來的幾天,他都不能看動畫片。事實上,當孩子經歷了幾次這種特別的後果之後,他們便會漸漸認識到:在跟父母談論是否可以看動畫片時,只要哭哭啼啼了,就會失去看動畫片的機會。相信通過這種改變,孩子自然會慢慢放棄那些不合作的行為。(我想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每一次哭鬧都是彼此受教育和成長的機會,不僅對孩子,對父母也是一樣。而抓住每一個機會實現成功的前提就是逐步提高父母的自控能力。總之,父母必須學著去控制自己,而不是想著去控制孩子
孩子就是家庭教育最好的寫照,你給孩子帶來了書本,他就回饋你識字;你給孩子帶了拼圖,他就回饋你耐心;你給孩子帶來了運動,他就回饋你健康。你過早地給孩子帶來了電子產品,他就回饋你遊戲和動畫片。孩子的童年可以有動畫片相伴,但家長一定要合理規劃怎麼看動畫片!
定好規矩,孩子比你更信守承諾
孩子之所以沉迷於電視,是因為他們大多不懂得收斂,不知道好壞,沒有規矩。家長們這個時候就要跟孩子約法三章,共同立一個看電視的規則。
比如,周一至周五,孩子每天可以看一集動畫片(20分鐘左右),時間段可以自由選擇;周末則可以放鬆一些,給孩子1個小時的自由安排時間。給孩子獎懲,周一至周五如果做到了,可以獎勵周末多看一集,但是沒有做到,我們也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周末就不可以看了哦。
當然也有孩子耍賴的,如果家長擔心孩子不遵守約定,也可以讓老師幫忙。最重要的是,平時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不要總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打遊戲,孩子比你更信守承諾。
不要讓孩子一個人看電視
生活中,爸媽往往有自己的事情,孩子有時候會纏著爸媽,這樣, 很多家長的做法就是,「去,自己看電視去」,或者「玩IPad」。長期這樣下去,孩子是會上癮的,對電視的依賴性越來越大,看電視時間也就越來越長。所以當爸媽開始介入不讓看電視就不容易了。
因此,孩子小,沒有自制力,家長就應該加以引導。比如,有時間陪著孩子一起看,培養孩子看電視習慣,如不要看太長時間,不要看太近,不要開太大聲,亮度適中,坐姿端正,不要邊看邊吃東西,給孩子挑選健康適宜的電視節目。
家長要幫助兒童「過濾」動畫片
鑒賞能力其實都是家長刻意培養出來的,如果你一直都觀看畫面精美、內容高質量的動畫。兒童自然會對粗製濫造的動畫比較抵觸,現在電視平台上一些電視里動畫種類較多但並非都是高質量的。比如《喜**》《*出沒》等動畫片就不適合較小年齡的孩子觀看。選擇動畫片的時候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考慮:
1.適不適合寶寶這個年齡段觀看,能不能從中學習到啟蒙知識;
2.片中是否有恐怖和暴力等不適宜的情節,是否有勾心鬥角等負能量內容;
3.不能因為幽默和好玩就忽略了表達幽默的方式和過程是否恰當;
4.小孩子最愛的就是模仿,想像一下孩子如果模仿了這個動畫片的動作有沒有不利的後果;
5.對於那些天馬行空的動畫片,小孩子還是少看為好,因為他們還沒有分辨能力。
親愛的寶爸寶媽:
與其把我們的孩子交給沒有感情的機器,讓它無形吞噬我們的未來。
不如拿出刷抖音、翻朋友圈的時間,陪孩子做一些真正對他們成長有利的事情。
不要讓我們的孩子迷失在動畫片里,這個世界有更廣闊的天空等他去探索、去發現。
?????
推薦閱讀:
TAG:兒童教育 | 孩子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