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儒家思想在兩千多年間沒有重大的更新和補充?
自漢京以來,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學凡六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都六變了還叫沒有更新與補充?
事實上儒家一直是一種包容而具有時代性的學派,在秦漢、魏晉六朝、唐末五代、熙寧、宋末等等時刻,都是廣泛吸收各家精要,並對社會現實提供新的考量。只是其太久面對一個波瀾不大的社,因此當近現代科技高速發展帶來的社會情況日新月異的情況下,儒學一時被甩開了。但有哪個學說沒有被這樣的甩開呢?
儒學會追上時代步伐的,很慶幸現在老一輩的學者一直在做著存續的工作,年青一代的學者也在庚續並不斷拓展。儒家會做為一支重要補充力量融入世界文化主體。
當然有,除了先秦儒學之外,常說的有兩大儒學體系,分別是宋明理學和現代新儒家。宋明理學吸收了很多佛學理論。現代新儒家吸收了很多西方哲學,比如馮友蘭吸收了新實在論,牟宗三吸收了康德哲學,賀麟吸收了斯賓諾莎和黑格爾。
更新了,內核已經和原來很不同了,很多詞語,斷句,包括解釋,都已經很不一樣了。咋沒補充,越補越亂,越補糟粕越多。
宋朝的時候,在儒生滿朝的情況下,居然還能同意「法家」提出的三從四德,這麼說,儒生一直都在跪著法家?不是跪孔孟?
先了解,再提問。
這個其實挺好回答的,儒家思想是幹嘛用的?是統治階級為了穩固統治的一種思想控制手段,古代君主為了標榜自己身為最高統治者的合法性,就忽悠大家說自己受命於天,代天掌權,他給自己找了一個大大的靠山。
儒家思想是一套社會價值觀體系,是一種道德規範體系,總的來說就是用來約束人的行為和思想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讓大家都做順民。統治者發現儒家思想的好處後,就推廣它,乃至獨尊儒術,當然這樣還不夠,就像封建君主說自己受命於天一樣,儒家思想也需要戴個高帽。於是孔子變成了聖人,儒家思想的正統性和權威性就出來了。
聖人是幹嘛的?他就是完美的人,他就是最高標準,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孔子就是真神,是不可超越的,大家都只能學習孔子,都在扯著孔子的大旗吶喊,反正孔子就是一個天花板,後面的其他人都得屈居其下,不然這個體系就崩潰了。
像儒家思想這樣的思想體系,它本身存在著天然的枷鎖,你要進入其中,首先就得把自己枷起來。這和宗教體系是差不多的,因為他們都設置了一個最高標準,裡面的人永遠走不出他們的思想牢籠。
不管是思想還是其他什麼,想要得到不斷的發展和更新,就不能給它設定最高這樣一個障礙,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才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才是一個能不斷突破瓶頸的系統。我們需要更開放的東西,像如家思想這樣的,它的出發點就決定了它不能成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