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隨世界的不斷變化而持續更新

看點 一個國家要引領自己的教育面向社會、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為孩子儲備未來生活、學習、工作的能力,手中需要有一張「地圖」。在芬蘭,這張「地圖」就是國家課程大綱。隨著時代的變化,這張「地圖」在芬蘭教育者手中不斷更新,賦能每個孩子的發展。

文 | 錢文丹

芬蘭目前擁有全球一流的公立學校體制,但它還在不斷更新課改。這是源於幾十年課改歷程形成的共識:要教育孩子面對未知的未來,設計一張引領他們前進的「地圖」,需要不斷思考並定義「學習」是什麼,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想要怎樣的未來。

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課改中心主任Irmeli Halinen接受採訪時被問到:「芬蘭教育已經世界頂尖,為什麼你們還要改革?」Irmeli回應:「在我看來,因為世界一直在變化。我們必須要思考和重新思考有關學校的一切事物,我們還必須認識到社會和工作中需要的能力已經發生了改變。我們永遠都在探討:怎樣可以做得更好?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自20世紀70年代的基礎教育改革以來,芬蘭教育一直以開放的心態,每十年進行一次課改,以面對不斷變化的世界需求,為孩子儲備面對未來的能力。

芬蘭教育核心特質的形成:

20 世紀 70 年代的基礎教育改革

══

許多研究者認為,芬蘭教育強國強民的秘密之一,是它20世紀70年代進行的基礎教育改革。七十年代之前的芬蘭教育體制,是強化社會分層的。學生在11周歲時就會被分流,75%的學生小學畢業後,進入公民學校(公立為主),學習2-3年後則申請進入職業技術院校,學習應用知識和職業技能,成為體力勞動者;另外25%的學生完成小學教育後進入文法學校(私立為主),學習理論知識和多語言訓練,這樣的學校一般設在大城市並收取學費,只有社會背景優越的家庭才有能力把孩子送進文法學校,而這是當時唯一通往高等教育的途徑,賦予他們從事高收入的管理工作。

20 世紀 70 年代,芬蘭進行了顛覆性的基礎教育改革,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舉措:

一、奠定教育公平的基礎價值觀

二、建立九年義務教育的綜合學校

三、雙向流通的教育體系

四、高素養的師範教育

我們逐一來看。

第一,將原先以分流和培養精英為主的雙軌制教育轉變為基於教育公平和全納教育理念的現代基礎教育體系。

這意味著,在芬蘭,所有學生無論社會經濟背景、性別、資質、種族和生活的地理位置,都能接受同等質量的九年基礎教育,之後學生可以繼續享受免費的高中或職業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具體表現是:

一是在芬蘭,不管你生活在城市或農村,你享受到的教育資源都是等同的。政府保證教育資源的配置、師資隊伍的質量是一樣的。甚至,在一些偏遠地區,政府會安排車輛接送去附近的城鎮就學,而這一切,幾乎都是免費的。在這樣的公平教育政策下,沒有擇校現象,學生不挑學校,教師也不挑學校,每一個學生,不論社會經濟背景,都享受著高質量的教育。這樣一來,原本在其他國家可能因為貧窮、偏遠、能力等因素導致的所受教育質量下降的現象都不存在,反倒是持續的高質量教育彌補了貧窮、偏遠、能力的劣勢。

二是不管你是資優生,還是學困生,都在同一班級上課,沒有奧數班、實驗班,更沒有差生班。教師會在班級內部實施分層教學、小組教學及個性化輔導,以保障每個孩子因自己的「特質」被平等對待

三是不管你是芬蘭本地學生,還是外來移民群體,都同樣享受免費的基礎教育和高中教育。多元化族群,卻很少的不平等。其他多元化族群的國家,如德國、奧地利、美國,學校間的成績差異巨大,但芬蘭,OECD的數據顯示,是所有國家中最少的,這也是基於全納教育的理念。全納教育反對歧視和排斥,主張所有人都有在一起接受平等教育的權利,注重合作,反對競爭。孩子的受教育權,不因社會經濟背景的差異、地區差異、學生資質差異、種族差異等而有不同。相反,去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的需求,這才是芬蘭教育真正厲害之處。

第二,是將原先並列的公民學校和初中,合併成為9年義務教育的綜合學校。

這意味著無論學生的社會經濟背景和生活的地理位置,都能接受同等質量的9年制免費基礎教育。芬蘭自1970年代起,年滿7歲的兒童即可進入綜合學校學習,一般為9年制,如果一個學生學習遲緩或者需要特殊教育,也可以有十年級。根據芬蘭法律規定,長期在芬蘭居住的兒童,包括非芬蘭籍兒童,都必須完成義務教育課程,且對外籍免費

目前,芬蘭約有3000多所綜合學校,共有學生55萬。前6年的小學教育,由一名老師教授所有的科目,並從1年級帶到6年級;後3年的初中教育,有不同的科目老師任教。所有義務教育階段的老師,都必須具備碩士及以上學歷,並獲得芬蘭教師資格證書,以此保障教師質量的全國「均衡」。PISA研究發現,在所有參與國中,芬蘭各個學校之間的差距是最小的。芬蘭家長基本採取的就近入學的策略,沒有學區房、擇校難題。

綜合學校不僅有多門必修課,包括:母語與文學、第二官方語言、英語、數學、環境與自然、生物與地理、物理與化學、健康教育、宗教與倫理、歷史與社會研究、音樂、視覺藝術、手工、體能教育、家庭經濟學、教育與職業輔導、環保、藝術及實踐。還有選修課,如語言類,法語、德語、俄語等。

芬蘭綜合學校的課程

第三,將原先初、高中結合的文法學校分離,建立雙向流通的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從此學生在11歲分流的傳統被打破。

在芬蘭,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同中國學生一樣有兩條道路:去普通高中就讀、考大學,成為學術型人才;或去職業高中就讀,成為技術型人才。職業高中畢業的芬蘭學生,仍然可以正常的升學,接受高等教育(或去綜合大學、應用技術大學),獲得本科、碩士學位。

芬蘭這一制度安排乍看起來跟我國現行的教育制度類似,但他們有著不同的「內核」——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同等地位的。據芬蘭統計局數據:95%的基礎教育畢業生會繼續升學,約有一半的學生選擇就讀普通高中,另一半同齡學生則進入職業高中。為什麼在芬蘭,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能夠獲得同等地位?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 第一,芬蘭高等教育法,強調應用技術大學和綜合型大學的同等地位。
  • 第二,芬蘭人的工資水平,與畢業學校關係不大,更主要是學歷和工作年限起作用。這就讓芬蘭學生選擇職業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個人興趣和職業認同,而且芬蘭家長不存在職業歧視和院校歧視,會尊重小孩自己的選擇。所以在芬蘭,幾乎沒有人是因為「分數不夠,上不了普通高中」而被迫選擇職業教育。
  • 第三,大部分(80%以上)的芬蘭職業高中畢業生會先去就業,積累了幾年工作經驗、有了自己的求知需求後,才會去申請進入高等學校深造。在芬蘭,很多畢業生一畢業即參加工作,並不是因為他們無法進一步求學,而是因為他們更加註重實際工作經驗。事實上,芬蘭大學招生處一直以來也把學生的工作經驗也作為重點考查的項目之一。

芬蘭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這兩個軌道之間是互通的。它給每一個求學者轉換人生方向的可能性,不局限於一條道路走到底。甚至,如果你沒想好自己的職業方向,可以同時讀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

就讀于韋斯屈萊大學IT系的Matias接受了採訪,講述自己的高中經歷:「我拿的是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的『雙學位』,我在職高學IT和商務,同時我還去上了普通高中的課程。這樣,我畢業時既拿到職業基礎學位,也拿到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于韋斯屈萊大學IT系招生處的工作人員表示:「讀職業高中,還是普通高中,不是衡量學生能否被大學錄取的標準,高中成績只佔大學錄取的一定比例,我們更看重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是否能通過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維。職業高中畢業,一樣能上綜合大學;普通高中畢業,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一樣能去應用技術大學繼續深造。」

這樣的「雙軌制」,沒有死胡同,保證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終身學習者。

第四,師範教育全部由研究型大學提供,小學及以上教師必須具備碩士學位,所有教師都需要接受至少五年的教育理念學習、教學法學習和教學實踐。

如此高質量的師資,贏得的是全社會對教師隊伍的高度信任,市政教育局信任學校的管理能力、校長信任教師的教學領導力、家長信任教師的教書育人能力。于韋斯屈萊大學教育領導研究院院長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這種信任能最大化促進合作,並最大程度激發人的潛能和經驗,尤其是教師自身的潛能和能力得到最大施展。 」

也就是說,這種信任文化賦予教師高度自主權。既然找來了高質量、最合適的人來當教師,又給了他們充分的培訓和準備(至少5年的教師教育學習),那當他們邁上工作崗位後,就給予他們足夠的職業自主權,教什麼、怎麼教、用什麼教科書,教師自己做出教學判斷和決定,他們知道如何運用手中的自由去開發課程、基於研究思維去解決各種問題。

Vuoreksen koulu小學的全科老師接受訪談時鄭重介紹:「我作為班級老師,要教8門課,比如芬蘭語、英語、數學、音樂、手工課等,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都是我自己把控。至於用什麼教學方法,我可以因情況而定。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甚至是上午上課,還是下午上課,都會影響我採用哪種方式教學。如果,今天天氣好,我可能會帶著學生戶外教學。不同教師各有各的方法,各的路線,為什麼要把自己固定在一種教學模式中?我們相信等到學生畢業時,他們會在大致的高度相遇。」

如此高的自主權,不僅最大化激發教師的潛能,也讓教師對自己的職業有深度的認同,他們覺得自己就是教學的專業人才,並且在從教生涯中獲得幸福感及個人價值實現。此外,教師職業的高度被尊重,不斷地吸引最優秀的學生前來,從而也更進一步保持著芬蘭教育的高質量。畢竟,當你在學校,接觸的都是這個國家最優秀的一批人,你所能獲得的,就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本身了。

一言以蔽之,這次改革,奠定了芬蘭教育延續至今的四大核心特質:公平、全納的教育價值觀,九年義務教育的綜合學校模式,雙向互通的教育體系,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20世界70年代之前的芬蘭教育體制

══

那麼1970s以前,芬蘭教育什麼樣?上面提到它是強化社會分層的:

學生在11周歲小學畢業時就會被分流,75%的學生進入公民學校(公立為主),學習2-3年後則申請進入職業技術院校,學習應用知識和職業技能,成為體力勞動者

另外25%的學生完成小學教育後進入文法學校(私立為主),學習理論知識和多語言訓練,這樣的學校一般設在大城市並收取學費,只有社會背景優越的家庭才有能力把孩子送進文法學校,而這是當時唯一通往高等教育的途徑,賦予他們從事高收入的管理工作

這一教育體制可追溯到20世紀初,當時芬蘭絕大部分城市都設立了小學。特別是1917年之後,芬蘭從俄國獨立出來,強大的民族意識覺醒,國家需要高素質、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需要形成一種有素養的文化。於是,1921年生效的《義務教育法》要求所有兒童必須至少接受4年的小學教育。

為了保障每個孩子在校生活、學習的質量,1948年開始,芬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提供免費學校午餐的國家,並把學校餐食標準寫入教育法,至今已有七十年歷史,當時規定各地市政府必須為在校學生提供一周六頓(當時一周七天只有周日休息)免費午餐。如今,對免費午餐的規定包含在了全國教學大綱內,由市政府負責檢測和評估學校的餐飲質量,確保學校午餐的安全性與高營養搭配。午飯通常由1/2的蔬菜,主食和肉類各佔1/4,再加上麵包和牛奶,這樣的午餐搭配,既保障學生的營養又培養他們良好的飲食習慣。人人可享受免費的午餐,從中可看出芬蘭教育對「公平」和「平等」的重視。

20世紀五六十年代,芬蘭的小學教育由四年增加到六年,但小學畢業即被分流的制度仍然存在。來自中上層家庭的「尖子生」選擇文法學校,將來上大學,成為精英階層;大部分來自社會底層家庭的學生進入公民學校,畢業之後上職業學校,成為藍領工人。

到了20世紀70年代,小學和文法學校成為歷史,綜合學校的時代開啟,義務教育被延長為9年。

芬蘭教育發展的「地圖」:

持續更新的國家課程大綱

══

一個國家要引領自己的教育面向社會、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為孩子儲備未來生活、學習、工作的能力,手中需要一張地圖。在芬蘭,這張地圖就是——國家核心課程大綱。隨著時代的變化,這張地圖在芬蘭教育者手中,不斷更新,賦能每個孩子的發展

芬蘭第一部國家課程大綱,始於1970年,當時集權管制的思維也比較嚴重。這部大綱不僅詳細規定了教學的內容和行政的管理標準,同時國家教育部門還經常指導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如何實施國家課程大綱。而接下來,每十年一次的課改歷程,概括來說,芬蘭沿襲著一條從集權到分權、從標準化到個性化的改革之路。

?? 20世紀80年代賦予地方自主權並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

1985年時,因為基礎教育開始由地方政府提供,芬蘭由此進行了第一次全國性的課程改革。在這次改革後,國家課程大綱被定位為一份綱領性文件而不是一份指導手冊。也正是這份課程大綱,「學生為中心」的思想被明確提出來。同時,賦予了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更多的自主權,允許他們進行本地課程大綱的研發。國家教育部門的職能也從政策指導和監督變為政策引領。自此,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體系建立起來。分別是:

  • 教育部頒布的《芬蘭基礎教育國家課程大綱》引領學校管理、指導教育方向和規劃課時設計;國家大綱只是粗略地規定了學科目標、內容和評價標準。
  • 各個城市有當地教育部門的「地方課程標準」,是芬蘭教育教學的操舵環節,通過對國家課程大綱進行詳細解讀和補充,把地方特色融入進去,形成可操作的具體方案,指引每個學校的日常教學。例如,結合當地的人口結構特徵、經濟發展水平、歷史文化底蘊,有針對性的制定出符合當地學生的福利保障方案、特色課程、文化認同教育。
  • 每個學校由校級、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制定的「校級課程標準」,尤其是教師參與到課程設計之中,並享有高度的實施自主權。

由於《芬蘭基礎教育國家課程大綱》只起到引領作用,真正進行課程開發的是地方教育部門、學校和老師,以此實現課程的本地化、實施的自主權和個性化教學。于韋斯屈萊大學教育領導研究院院長認為,這樣的三級體系體現的是教育管理中的系統化思維。有意思的是,當我打開《芬蘭基礎教育國家課程大綱》,第一章竟然是「地方課程標準的重要性」。國家用這樣的政策和方式,支持各地方教育部門開發自己的課程,真正踐行教育權力的下放、分權。這裡以2016年芬蘭新大綱為例,早在2012年,國家教育部就開始了新一輪的課程大綱改革,各地方的教育官員、大學教授、校長代表等都被邀請商討新一輪大綱的制定,直到2014年出台國家課程大綱。接下來兩年,各地方教育部門要把國家大綱本地化,進行可操作性的課程開發,最終在2016年全國範圍內實施。

與此同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在這一時期在全國範圍內明確提出。80年代之前,芬蘭教育也是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待兒童,認為兒童成長的目標,就是長大成成人,學習的目的就是為過渡到成人世界做準備,因此之前的教育也非常以成人為中心。但80年代受到「以兒童為中心」的新思潮影響,認為兒童本身、兒童的社會關係,以及兒童與文化環境的互動,也值得研究。這一理念被落實在方方面面:1)尊重兒童的人權,兒童對教育需求的聲音需要被重視;2)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3)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輔助學生獨立、自主學習;4)學習過程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採用多樣化的學習活動,調動學生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等等。

?? 20世紀90年代強化教育權利下放和個性化教學 ??

1994年出台的課程大綱則進一步強化了教育權利下放和個性化教學的理念和實踐。落實到學校,即給學生選擇課程的自由,給教師教學教法的自主權,給學校管理層自主權。

芬蘭學校自初中開始,就設有選修課。到了高中,更是徹底打破固定的班級制,採取的是「不分年級」的選課制,學分修完即可畢業,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主動學習能力。這種「不分年級」的教學模式,給了高中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安排學習計劃、選修科目及學習進度,在校時間非常有彈性,一般是3年畢業,但學習進度快、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2年畢業,學習進度較慢或興趣廣泛的學生,也可以4、5年高中畢業。這種模式,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最大限度地尊重學生的意願和興趣,最大化踐行因材施教。

70年代起高質量的師資隊伍,被賦予教學法的自主權。同時,芬蘭自上而下弱化教育中的外部監督。教育局不會過問學校在幹什麼,校長也不插手教師如何開展教學,甚至,沒有對教師的考評、評比制度。在這種信任、安全、愉悅的校園環境里,教師會安心致力於教學研究,教師不急,有時間讓學生試錯;學生勇於探索,也不會害怕犯錯,他能感受到被教師支持,這樣才能激發出更多的創新能力。久而久之,教師和學生都在校園裡,獲得很大的歸屬感,構成共同促進學習的合力。

20世紀90年代芬蘭課改的第二大舉措,即全面落實「個性化教學」。具體的操作手段是,在班級內部實施分層教學、小組教學及個性化輔導。為此,芬蘭中小學校配有特教老師,與班級老師、科目老師一起為學生量身定製符合他們個性的學習計劃。

坦佩雷市Vuoreksen koulu小學的特教老師接受了對這一問題的訪談,她介紹:「在芬蘭,全納教育不止是專門針對弱勢人群的特殊教育,而是有質量的全民教育,不管是smart learner(資優生),還是slower learner(學困生)、甚至任何一個孩子在某個時期都需要特殊輔導。我們教師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助全部的學習者學習成功,獲得幸福生活。」另外,「我們主張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和其他學生一樣進入綜合學校學習(類似於中國的隨班就讀),而不是去特殊學校,孩子本身並不會覺得自己是受特殊關照的,因為所有人都會受到特殊教育。」可以看出,在芬蘭,教育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特殊的是每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能夠根據孩子的個性化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勢必是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

?? 20世紀初:推行全面的過程性評價體系 ??

由於芬蘭在20世紀90年代取消了針對學校和教材的外部督導制度,高中畢業考成為唯一的全國統一標準化測試。但這並不是說芬蘭中小學沒有考核,2004年國家課程大綱就把重點放在了教育評估體系上,特別是第一次提出了評價學生的國家標準,規定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應該在學科測驗成績之外,還需包括全面的、描述性的、過程性的評價。從而反映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的參與度、活躍度、及其進步或變化。同時,學生的自我評價也是整個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旨在把學習自主權放在孩子手中。

芬蘭小學老師接受訪談時解釋:「雖然我們沒有標準化考試(test),但是我們有多樣化的評估手段,主要是通過抽樣測試、教師給學生反饋和學生自我評價的方法進行。通常採用敘述性語言描述,具體闡述學生的個體情況,可以是——

  • 根據學生小組討論情況,教師給出反饋;
  • 讓學生用presentation呈現學習成果,讓同伴互評,或自評;
  • 交學習報告時,教師給出定性的評估;
  • 同伴反饋;
  • 家長反饋等。

這位老師補充道:「我們評價學生的目的,不為排名、不為擇優,而在於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以實現國家課程大綱提出的『學會學習』目標。」

到了2014年新版《芬蘭基礎教育國家課程大綱》對評價學生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 第一,要提升學生的自評、互評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要對自己的掌握程度、學習能力有所把控;也要學會觀察、反思他人的學習行為,給出反饋意見,培養學生同伴互評的能力。另外,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度,他們還被邀請參加教學和學習的各個環節,例如對學習環境提建設性的意見、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參與教學活動的設計,以及參加校級課程的開發。
  • 第二,把學生的學習體驗,作為評價內容之一。教師給學生的反饋意見,不僅要指出學習過程中的進步、成就;還要讓學生懂得失敗和犯錯也是學習體驗過程的一部分。
  • 第三,評價方式要更加多樣化。由於芬蘭教育發生的場所,不局限於固定的教室,還可以是廚房、手工房、木工房、車間房、VR環境下的學習,以及森林、博物館、社區等,如此多樣化的學習場所,要求評價方式必須更加靈活、多樣,如學生的團隊領導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處理信息技術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

說到底,從教師評估,到學生的自評、同伴互評,其實是把學習自主權慢慢移交到學生自己手上。一方面,在自評的過程中,更好地認識自我,有利於人與自我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終身學習者;另一方面,在互評的過程,實現自己與他人的可持續發展,在團隊協作中成為優秀的合作者。

?? 2014年新大綱強調橫貫能力和跨學科學習 ??

最新的2014年版課程大綱(2016年8月實施),芬蘭繼續沿著權利下放和個性化教學的道路往下走。以最大程度地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參與度、學會學習、個性化發展及構建良好師生互動的學校文化,並強調「橫貫能力」向傳統分科教學的滲入。

這一輪課改的目標,首先是引導芬蘭孩子「學會」學習,在掌握重要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學會為自己制定學習目標,在大框架中學會評估自己的學習進步;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在未來繼續做一個強有力的人——一個既根植於芬蘭,也具有國際化思維。其次,此次改革也是為了讓學校氛圍更好地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注重給孩子提供更多機會在教室外學習,去戶外,去博物館,去企業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場景。在現代社會當中,科技已經在學習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一些遊戲和虛擬場景也應該被視為很好的學習方式。

改革的第三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橫貫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s)。這既著眼於當下芬蘭教育問題的解決,又前瞻性的指向教育的未來。尤其是後一點,為了指向教育的未來,課程大綱明確提出要在所有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七大橫貫能力,具體是:

圖芬蘭基礎教育注重培養學生這七大橫貫能力

——C1思考與學會學習的能力:該素養重在培養學生從環境中主動學習的意識和態度,發展他們觀察、探究、評估、整理、生產並分享信息和想法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涉及創新思維、探究、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問題解決、溝通能力等多個方面。

——C2文化感知、互動溝通與自我表達能力:該素養旨在培養學生適應多元環境、尊重人權、尊重多元文化,並以尊重為前提,在多元環境中溝通和表達自己的素養。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這一素養與母語和其他語言學科的學習有著天然聯繫,同數學、美術、音樂等學科也聯繫緊密,對這些內容的了解都有利於文化的交流和溝通。

——C3自我照顧和日常生活技能:該項素養涉及與生活相關的健康、安全、與他人關係、交通、應對新信息技術環境、烹飪、理財等多個方面,旨在培養對上述方面的組織和管理能力,更要培養學生面對未來複雜生活的積極心態。

——C4多元識讀(Multi-literacy):該素養指能夠獲取、整合、修飾、闡釋、生產、呈現並且評估不同類型的文本,學習理解文化交流的不同類型,並形成自我認同。不同文本包括文字、語言、圖像、聲音、數字以及視覺符號等多種類型。從結果上看,多元素養有助於學生理解文化的多樣性並解釋周圍世界,有益於增進學生對道德和審美相關問題的思考,同時也有助於學生批判性思維和自學能力的發展。

——C5信息技術能力(ICT competence):信息素養是新時代公民必備的素養。ICT既是學習的目標也是學習的工具。芬蘭並不設置單獨的計算機課程,而是將ICT的學習和應用滲透到各個學科的學習或學校的各項活動之中。該素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內容:(1)了解ICT使用的基本原則、運行的基本原則以及核心概念;(2)ICT的安全性問題;(3)ICT的應用包括信息管理、信息挖掘和創造性工作;(4)ICT的實踐操作能力。

——C6職業技能與創業精神:該素養指能夠理解工作和企業的價值與潛在價值,了解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責任,以及具有面對職業和未來生活的積極態度。隨著技術發展和經濟全球化,工作、職業和工作的性質都在不斷變化,芬蘭認為在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對未來工作和生活的積極態度十分重要。通過項目活動,幫助學生積累未來工作的相關知識、學習創業的運行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能力對自身職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C7參與、影響並構建可持續性未來的能力:該素養旨在培養學生參加公共事務的能力,形成作為社會公民的責任意識。新課程認為,基礎教育有責任培養學生使用民主權利和自由權利的能力,為他們成為積极參与公共事務的未來公民打下基礎。新課程還指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獲得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形成對未來負責的態度。學校應為這些實踐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每一個學生參與。

總而言之,橫貫能力是相對於傳統的學科能力而言,指貫穿於不同學科和領域需要具備的通用能力。這種能力跨越學科界限,需要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整合起來,以保證學生未來能夠面對個人發展、學習、工作和參與公共事務的各種需求。

錢文丹

80後上海教師,現留學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教育系,芬蘭教育創新組織HundrED大使,學習芬蘭教育模式致力於中國教育創新。文丹走訪學校、訪談教育者、對話芬蘭家長,通過這些理論學習和實證研究,讓中國讀者看見芬蘭教育、養育的細節。作者是《上海教育》雜誌專欄作者,本文原刊於《上海教育》2018年5月刊。

Get Smart on Finnish Education——

芬蘭中小學課程: 全才來自全面發展的課程設置

芬蘭如何設計教室,以滿足21世紀核心素養的需要

全球熱捧的芬蘭"現象式教學"大起底

芬蘭幼教的「教"與"養"

我在芬蘭「幼小銜接」課堂

芬蘭小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橫貫能力?

芬蘭幼兒園開學,家校用這「三步」幫家長和孩子一起適應

芬蘭父母的教養目標是?20000名芬蘭爸媽這樣回答

零歲開始,芬蘭兒童的閱讀生態

weixin.qq.com/r/MUnP1zD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留學 | 芬蘭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