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之旅
不知不覺,接觸佛法也有些年頭了。
從沒有人教,也沒有人指導。
這些年,無論我學什麼,都是如此。
貌似我是個很沒有福報的人。
一直以來,唯有自己跟著書本,苦苦摸索。
一路風吹雨打,跌跌撞撞地走過來,
個中艱辛,實在不足與外人道,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最初接觸的是「大乘」佛法,
先是看了幾本市面流行的禪宗書籍,
瞬間感覺無比的高大上,然後開始熱衷於紙上談兵,
但完了之後,總覺得自己彷彿飄在空中,沒著沒落......
後來接觸凈土,
《了凡四訓》,《安士全書》,《地藏法門》,再到助念......
各種的看,各種的盲修瞎練。
彷彿有了一點佛弟子的「莊嚴感」,
但卻覺得整個人好像進入了另一種狀態,
這回不再是飄在空中,
而是陷入了一種無言的麻木與沉重中......
最後碰到唯識,
才覺得很合自己的胃口,
於是開始進入相對較為系統且深入的研究,
這回似乎是聞到「智慧」的味道了,
但最後卻發現,
自己彷彿落在「知識的海洋」中,
皓首窮經,卻不接地氣。
覺得自己似乎快要成為一個「研究僧」了,
然於現實人生,卻無所助益,
反而陷入了哲學思辨的泥潭,
成天糾結於某些宇宙人生的本來面目、終極實相,
卻發現,這當中,
根本沒有一個定論。
因為,
當你在這裡,找到一個權威,
但你總能在那裡,找到另一個截然相反的權威。
學了半天,
知道了很多,
卻忽然變得迷惘了!
自以為懂了很多「真理」,
最後卻發現自己一無所知......
這些年,
為著找尋宇宙人生的真諦,
我帶著一顆虔誠的心,
兩手空空,一路向西,遇廟拜佛,
憑著一顆初心、一腔熱忱,
不懈地找尋著心中那神聖的佛法。
然而,
每當我找到一個處所,
以為這便是可以依託終身的港灣,
但過了不久,
卻覺得非是如此、非我所欲!
然後又開始新的旅途,繼續前行......
不斷地建立起一個認知,
以為這便是終極的真理,
以為這便是通往彼岸之橋,
但過了不久,
卻又覺得非是如此、非我所欲!
不斷艱難建立,
卻又不斷親手打破,
如此輪迴不息,
似乎永無盡頭......
個中彷徨與艱辛,
真的難與人言!
有時候心力憔悴得不行了,
真的想隨便找個地方把自己「埋」了,
又或隨便找個「人」把自己「嫁」了,
怎麼也比這樣懸在空中,
上不著天,
下不著地的飄著,
要強一萬倍。
但沒辦法,
我就這般頑劣的心性,
不甘心,也不服氣,
寧可就這樣折騰著,也不願意去將就!
就這樣,
一路虔誠地探尋著佛法的真諦,
學了很多,
但內心深處,
卻總感覺不相應,
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總覺得少點什麼......
在坊間,
所聞所見所學的主流佛法,
要麼就是求神拜佛、消災祈福式的迷信;
要麼就是片面強調宗教式的信仰,
一味地強調老實聽話,不允許獨立思考,不可以有不同聲音,
信者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獄;
再或者,就是陷入玄虛的哲學思辨的迷宮中......
但當時,
卻從未敢去懷疑所學的,也許並非佛陀真正所說的法,
或者,至少,不是佛陀所說的法的全部。
直到後來接觸到南傳佛法,
才忽然發現,
原來佛法還可以是這樣的?!
一片全新的天地出現在我的面前!
然後便是狂熱地跳進去,
從阿毗達摩的研究,
再到內觀禪法,
從馬哈希尊者的體系,
到雪烏敏尊者的體系,
到焦諦卡禪師的體系,
到德加尼亞尊者的體系,
到帕奧尊者的體系,
最後到隆波帕默尊者的體系......
從中,受益良多!
我以為這已經是佛法的終極面貌了,
雖然已經覺得非常好了,
但心中隱隱還是覺得彷彿缺了點什麼......
直到後來,
我無意間看到朱倍賢老師和Thanissaro尊者的文章!
我很難形容第一次接觸到兩位善知識的文章時,那種來電的感覺,
真的有種「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朱老師和Thanissaro尊者所講的佛法,
與我心中一直想要,但卻說不清、道不明的那種感覺,完全相應。
我覺得這才是我一直以來想要尋找的佛法:
一點也不迷信,
一點也不複雜,
一點也不故弄玄虛,
一點也不違背人性!
佛法的修行,原來可以是:
那麼的科學,
那麼的嚴謹,
那麼的具體,
那麼的簡潔,
那麼的樸實,
那麼的人性化,
那麼的有操作性!
之前我所接觸到的"大乘"佛法中所存在的一些人事現象,
例如那種過度強調的「絕對無私為人的菩提心」,
一昧地壓抑自我,
一味地泯除是非善惡的差別,
一味地強調圓融方便......
我認為那些都有點過於唱高調,
違反了真實的人性,
也違反了科學與常識。
菩提心,無私為人,
這些都沒有錯,都是非常高尚的品質,也可以成為修行的增上緣。
但問題是,
在缺乏「明理」與「真實」的前提下,
在教條主義的填鴨式灌輸下,
一旦把這些觀念導向極端,那就成問題了!
多少罪惡與暴行,也是假正義之名而行!
多少虛偽和自私,也是藏在那份「高尚」的背後!
而且,基於中國文字的「模糊性」和「多義性」,
在缺乏「法次法向」的基礎前提下,
某些原本是證量之下的概念,
例如「不二、無分別、圓融、方便」,
對於那些缺乏證量、甚至不明教理的初學者,
很容易造成誤導,並導致嚴重的扭曲和偏差,
所謂狂禪是也,
所謂佛油子是也,
所謂佛獃子是也。
而且,身邊接觸到的一些學「大乘」的人,
其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言行,
與其標榜的口號,
卻往往有著巨大的反差,
其心性德行,
往往讓人很失望,
非但不像佛弟子,
甚至都不如一些不懂佛法,但卻善良而有教養的普通人。
在他們高唱的菩提心背後,
我看到的,
不是慈悲和包容,
卻是狂妄自大、自私狹隘、尖酸刻薄、冷漠無情。
渾身的的「佛氣」,
但缺少點人味。
我曾經效仿古人,寫過一首打油詩,來形容這些佛油子們。
前半段是古人之作,後半段是我東施效顰:
本是後山人,
偶作前堂客,
醉舞經閣半卷書,
坐井說天闊。
大願度眾生,
海斗量菩提,
論到明台塵埃處,
怒指他人錯。
當今社會,
真正的佛法日益衰微,
相似佛法遍地開花,
又有別有用心的名利之徒,混跡佛門,以逞己私。
有太多的學佛人,
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人力物力,
付出虔誠的真心,
但卻不知佛法為何物!!!
可嘆可嘆!!!
PS:
以上,是我兩年前,與友人在書信中,提及的我個人接觸佛法的一點心路歷程,摘取出來,做了點潤色和補充,分享給大家,以供各位學人作為參考,拋磚引玉。
其中所包含的觀點,包括對於北傳南傳原始佛法的看法,純屬個人經驗,不代表真理,諸位可以參考,但不可盲從。
至於我當前對於朱老師和Thanissaro尊者的認可,那也僅僅只是基於我當下認知極限下的個人偏好,不代表那就一定適合所有人,或是絕對的真理。
所以,還是那句話,我的文章,大家可以參考借鑒,但切勿引為標準,我也從來不想用我的標準去綁架他人的人生!
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去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因為那通往真理的道路,往往是一條獨行之道。這當中,雖然充滿坎坷與艱辛,但對於一位有著"自由之思想與獨立之人格"的求真者而言,卻是值得的!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度過的人生。"
我覺得,比起隨波逐流的安逸,
這逆風飛揚的過程,其中也自有一份酣暢淋漓的快樂,
比起當一隻快樂的豬,我寧肯做一個痛苦的人!
這兩年,我的經歷與認知,也發生了許多改變,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基於我個人的經歷與所見所聞,
我原先對於「大乘」佛法,
特別是其中很流行的某個宗派,
有著很深的負面看法,甚至是「反感」。
但後來,我遇見了兩位「大乘」行者,
其中一位,心性德性,讓我非常的敬佩。
其中一位,修為智慧,也非常令人讚歎。
通過和他們的接觸與交流,
我發現,
我之前對於「大乘」佛法的認知,
其實還是流於表面,非常淺薄的。
佛法和其他領域有個相同之處,就是:傳承!
真正佛法的修學,其實也是非常講究傳承的!
如果沒有真正過來人的指點,
一般情況下,僅憑自學,其實是很難得其門而入的!
一不小心,反而容易落入盲修瞎練而不自知,
更嚴重的是:
猶如盲人摸象,落入盲區之下的成見與偏見,
從而導致錯誤的批判和無謂的爭論!
而且,在我所遇見的一些學習某個主流"大乘"宗派的人們,
其中,雖然也有一些我不認可的人,
但同樣也有一些非常善良淳樸的人。
這世間的人和事,是不能那麼簡單粗暴地一概而論的!
現在的我,努力去做到:
放下所有的宗派之見,
放下所有的個人成見,
保持一份開放性,
保持一份批判性思維,
保持一份自省與自我批判。
因為,我越來越深刻地明白:
在自己真正證得終極境界之前,
人,在每個階段,
總是會存在當下這個階段,自身的認知盲區與主觀成見,
如果不能保持開放性,
那就永遠只能固步自封、畫地為牢!
修行路上,
真正重要的是:
既要認識到自我的無限性,
也要認識到自我的有限性。
在自強不息、日日而新中,
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中,
在浮沉起伏中,
踏浪而行!
雖小道,
必有可觀者焉,
致遠恐泥,
是以君子不為也。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道並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
大的敦化。
現在的我,
對於任何基於善的宗派和文化,
我都懷著一份敬意!
存在即是合理!
不同的眾生,不同的根器,不同的經驗,不同的需求,
所以存在不同的法門,
各度有緣人,何必分高下!
不爭是非,不論高低,惟道是從!
相逢是緣,
合者,莫逆一笑,不妨攜手同行。
悖者,合掌祝福,何不相忘於江湖。
且行且珍惜!
推薦閱讀:
TAG:佛法 |